【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郭志超]田野调查和文本写作例评
  作者:郭志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29 | 点击数:11240
 



  三、别致的民族志:《中国人类学逸史》

  人类学田野的调查单位是社区,而社区实际上就是社群。作为这一概念的延伸,调查 一个分散性的文化群体,也可以是人类学田野的调查单位。《中国人类学逸史》[5]的 作者正是将中国人类学工作者作为他调研的群体。尽管作者并没有声称此书是民族志, 但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别致的中国人类学的民族志。

  作者顾定国(Gregoy E Guldin)先生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和人类学 系教授,他经过多年的努力,进入了调研中国人类学变迁的田野工作的适宜角色。从20 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就倾心于中华文化的逐渐浸润。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山大学人 类学系任教,后来又在广东进行过几个月的田野调查。他还会讲普通话和粤语。这些使 他在对中国人类学变迁史进行田野调查时便于参与观察,并在对中国的人类学同行的采 访中更易赢得认同。从“老外”到“老顾”这一称谓的变化,正是这种认同的标志。《 逸史》(简称)中大量的采访记录的引述,透露了受访人答述时心理的松弛和谈吐的直露 。采访的口述材料形成的转述和概述也很信实。田野的口访资料较之文献资料具有较强 的个性。书中可以经常读到受访人很有个性的陈述,这显示作者深谙民族志“传真”之 堂奥。凭借大量生动、真实的调访材料,《逸史》的叙述栩栩如生,并激活了基于文献 资料的冷硬叙述。这本关于中国人类学变迁的著作,因倚重于民族志口头资料而称为Saga,即大量不为人所知的轶事,Saga译为“逸史”,非常达雅。

  《逸史》对人类学采用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 这四个分支学科的框架来描述。这绝不是作者以其客位的学术背景来框范中国人类学, 而恰恰是如实地反映了对象的事实原貌和一定的主位心态。老一辈的人类学家不少兼通 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或其中的二三个,如:林耀华教授兼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 古人类学;费孝通教授赴英攻读社会人类学博士之前,做过体质人类学的调研;林惠祥 、梁钊韬教授都兼通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如果以单一分支学科来描述中国人 类学,那将会顾此失彼。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许多中国人类学者像游 鱼似的,从某一分支学科被“污名化”的河流遁入苟且生存的另一分科的河流,如果人 类学不涵盖四支分科,许多人类学家就会“失踪”于文本。《逸史》描述的中国人类学 四个分支学科及其综合研究,是已验证有效的学术传统。官方设定的学科分类与实际运 作的学科关系,不是因果的宿命,而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关系。

  梁钊韬教授学术活动编年是《逸史》的主线,作者因对梁先生进行“过多的叙述”而 有担心被误解的顾虑。其实,以民族志文本的角度而观之,恰恰是有梁先生的生活史、 学术史的聚焦,中国人类学变迁过程才是其一以贯之的典型表现。中国太大了,其人类 学史又如此庞杂,以点概面的研究必受质疑。然而,《逸史》把梁先生这一“叶”置于 中山大学人类学这一棵“树”上,再将中大人类学之“树”放在中国人类学之“林”里 ,这种多层次的“景深”既微且宏地展示了中国人类学变迁的全景长卷。处理“叶”与 “树”的叙述关系易,而处理“叶”与“林”的关系则难。为此,作者以叙述梁先生生 平片断的六个“焦点”的引子作为串联全书的佳构。《逸史》的副题为“从马林诺斯基 到莫斯科到毛泽东”,这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人类学变迁作三段划分的象征点 明,简约的象征使繁杂的学术史朗然。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开辟的河道塑造了中国人类学 的流相,把中国人类学放置于社会历史的大场景中,并揭示其关系,中国人类学的变迁 由此获得了历史的解释。书以1986年“梁先生七十寿辰”的场面开启,而后倒叙,末以 其“墓志铭”归于沉寂而隽永。人生易老,岁末叶凋,但中国人类学因其延绵的群体而 不绝如流。作者把对中国人类学历史河流的审视目光投向现状和未来。最后部分的“人 类学中国化”和“对中国及全球人类学的一些观察”这两章,既是对中国人类学变迁史 的参悟,也是对中国人类学未来发展的发凡,这一结尾是民族志文本形式中不可或缺的 分析性的总评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恒]传统赛社演出形态的变化
下一条: ·[刘锡诚]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之得失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朱刚]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康丽]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