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利群]民间文艺制度的构成及其建构
  作者:张利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8 | 点击数:7405
 

  三、民间文艺的自身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及民间文艺制度构件

  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发展除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及其制度的保护和保障外,更重要的是民间文艺在发展的历史中建立起自我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及制度,也就是不仅建立起民间文艺的外部制度,而且建立起民间文艺的内部制度。民间文艺自身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机制及制度包括民间文艺的生产、传播、接受制度;民间文艺的保护、开发、利用制度;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创新制度;民间文艺的教育、调查、收集、出版、研究制度;民间文艺的学科建设制度,等等。就中国当前的民间文艺发展现状而言,从著名作家冯骥才大声呼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艺以来,已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一方面加大了文艺立法的力度,从立法建设角度建立起民间文艺的保护和保障制度、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民间文艺的发展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建立和建设民间文艺保护区和保护工程,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普查和广泛收集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资料,加强民间文艺活动的引导和管理等等,旨在建立起民间文艺正常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建构和建设民间文艺制度,力图改变民间文艺的自生自灭、无序、自发的生存状态和困境。因此,全国各地都兴起过不同程度的民间文艺热。如广西举办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试图通过现代节庆及其时尚与传统接轨的方式实现民歌的现代转换以解决民歌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注入现代气息和凸现时代特征。这些措施和制度固然行之有效,也确实引起民间文艺热以及引起社会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在观念和思维上有了很大转变。但毕竟是从外部推动和拉动,或者说是在外部制度建设上着眼,是将民间文艺纳入到社会综合发展轨道中来建立机制和制度的思路,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民间文艺长效永久的发展机制和制度,还必须从其内部入手,还须考虑民间文艺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建设问题。

  (一)应遵循民间文艺自身发展规律建立民间文艺传承制度。民间文艺确实具有自发性、原发性、自主性的特征,表面上的无序发展实质是有规律可循,也就是说在无序中蕴含有序。民间文艺在发展中受阻有多种可能性和复杂性,一是在民间传播中也有选择和淘汰,一些弱势、劣势的民间文艺形态被自然淘汰;二是被历代统治者压抑、否定、禁忌,如民歌中的情歌,从先秦时期始就被孔子儒家斥之为“郑声淫”的“淫诗”、“邪声”;历代统治者都曾“禁歌”,认为“歌圩”是“风流歌圩”,有伤风化,从而禁歌。这也会导致民间文艺受损;三是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转型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民间文艺形式不能“与时俱进”从而被时代淘汰;四是民间文艺在传承中要创新发展,新替代旧是历史必然;五是因为面临大工业和科技发展、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普及以及“全球化”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一些民间文艺形式濒临消亡,艺者衰老,技艺失传;六是因为战争或者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文革”对民间文艺的摧残也致使某些形式的消亡,等等。因此,一方面应该尊重民间文艺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民间文艺的自我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机制。民间文艺长期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生存,这说明它有旺盛和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首先,这就取决于它的群众性、民间性、生活化的基础和特征,并以此作为民间文艺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也就是说,只要有群众、有民间、有生活,就会有民间文艺。因此,将民间文艺还回群众中、民间中、生活中,民间文艺发展就具有动力。其次,这取决于民间文艺的相对稳定性而构成的模式化、类型化的形式特征和形式美规律,从而使这一类型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式和形式的优势和特征,并且这一优势和特征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再次,这取决于民间文艺的丰富多彩和极其贴近生活的内容,其题材、主题、故事、情节、人物、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最后,这取决于民间文艺的特定的话语形式及其语言表达方式,口语化、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的特征与民间立场和民间价值取向的结合形式,使其建立起创作与接受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机制,从而也形成保护和保障民间文艺发展的不成文的规矩和制度,形成民间文艺有序发展的秩序。

  (二)利用民间节庆庆典建立文艺平台制度。民间文艺发展也需要以活动空间、时间、场所、环境、条件作为载体和平台,也就是说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机会和表现形式。原始社会的文艺往往是在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原始祭祀仪式上找到表达形式和载体。后来民间文艺发展也寻找到礼仪、民俗、宗教、文化、教育等表现形式和展示平台。但更重要的是民间文艺应有属于自己的表达形式和平台载体。如民歌的传承、保护、传播的发展,往往就在闲暇时间和节庆中寻找到载体和平台。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为民歌专门设置“歌节”、“歌圩”、“歌堂”、“歌会”等形式,如壮族有“三月三”歌节,回族有“花儿会”歌节,京族有“唱吟节”,苗族有“坡会”,侗族有“赶歌场”,仫佬族有“走坡会”,瑶族有“耍歌堂”等专门用于表现民歌的歌节。广西“歌圩”不仅具有歌节的特征,而且具有赶圩的特征,将民间经贸活动与民歌节庆活动结合起来,赶“歌圩”就比之节庆更频繁,但不失节庆的热闹和红火,成为一种民间社会综合活动,也成为民间文化交流沟通的一种形式。因此,广西素称“歌海之乡”,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广西民歌就依托在歌圩、歌节、歌会、歌堂等形式而保存、传承、传播和发展。以节庆形式唱山歌、对山歌、赛山歌成为一种习俗惯例,也就形成了一种唱山歌的制度,山歌制度保护和保障了山歌的发展。当然,除歌节这种节庆形式外,其他节庆形式,如春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以及少数民族的一些特定节庆,也是载歌载舞的民间文艺表现的最佳时间和机会。这些传统节庆,顾名思义也就要表现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传统礼仪、服饰、饮食、游戏、表演、民俗、工艺等均在节庆中大显身手。因此节庆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制度形式,也是一种文艺制度形式。

  (三)“以歌代言”建立起民间文艺话语制度。民间文艺的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化,它与生活的零距离,使其具有鲜明而直接的生活功用和意义。在广西少数民族及其一些僻远山区的村落,保持着朴素和纯洁的风俗民情。在他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山歌,在劳动时有劳动歌,在恋爱时有情歌,在饮食时有酒歌,在迎宾客时有敬酒歌,等等。因此民间广泛流传着“以歌代言”之说,从而也就立下了“以歌代言”的规矩和制度。民歌通过“代言”这一途径从而广泛地传承和传播,也通过“代言”这一形式而使民歌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情感内容,也更具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感染力,更易于接受、沟通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以歌代言”表现出一种特定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性和文化惯例。这种民俗惯例成为民歌传承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和制度,保障和保护了民歌的生活化和日常化存在和发展,使民歌表达成为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日常语言表达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文化及其话语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再没有像说话那样自然自在、自如自由地唱山歌,或者说像唱山歌那样的说话更能建立起长效永久的民歌制度形式的了。不仅民歌,其他民间文艺形式,如舞蹈、绘画、戏曲、剪纸等等,均因其与生活、与群众、与民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具有像民歌的“以歌代言”的习俗惯例。如民间舞蹈中最为流行的广场舞,不仅群体手舞足蹈的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而且更重要的是纵横排列变化的规范整齐的队列活动表演,以其肢体语言代说话,诉说着历史、生活、情感,表达团结、统一的意象,是其凝聚力、向心力表现的一种方式。

  (四)以确立民间文艺经典建立文艺评价制度。文艺经典的确立主要是通过文艺评价和社会综合评价的双重机制,从而优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范式精品。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的文学源头上树立起《诗经》和《离骚》经典,从而形成了“风骚”传统,一直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因而是否吻合“风骚”经典和传统不仅成为文艺评论的一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模式,而且也形成文艺评价的机制和文艺制度形式,成为一种文学的规范、规则、法则和秩序。民间文艺的发展也需要树立经典,也需要榜样和旗帜,更需要通过评价机制和淘汰机制建立文艺竞争和文艺发展的平台。诸如民间传说故事经典就有“梁祝”故事、“白蛇传”故事;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有“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传说故事、“阿诗玛”传说故事等。民歌要想更好地流传和传播,也需要有一个经典的传说故事作为载体和平台。例如广西民歌之所以称之为“民歌之乡”,是因为“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能广泛流传。一方面,在传说故事中,“刘三姐”被塑造成为歌祖、歌圣、歌仙,似乎是民歌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英雄崇拜的产物;另一方面“刘三姐”不仅通过民间文艺渠道广为传播,而且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尤其是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形式广为传播。电影《刘三姐》几乎家喻户晓,甚至传到海外,享有盛誉。因此,广西民歌也随“刘三姐”传遍海内外,也才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盛况,从而使这一区域节庆形式成为国际民歌的节庆平台。从这一角度而言,广西民歌树立起“刘三姐”这一品牌形象,不仅使广西民歌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传播,而且也使广西民歌建立起“刘三姐”的品牌效应。广西的民歌发展的制度化形式,如歌节、歌圩、歌会、歌堂、歌台都为推出“刘三姐”建构了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形成了民歌制度和机制。诚如钟敬文指出的:“刘三姐为歌圩风俗的女儿。”[6] (P118)也就是说一方面“刘三姐”是作为民间文艺的集体创作的结果,是文化传统、民俗习性的结果;另一方面“刘三姐”是广西歌圩制度的产物,是广西民歌发展的产物。因而可以说,民间文艺经典是民间文艺发展而自然而然选择的产物,同时又是民间文艺制度的产物。当经典形成后又进一步强化了文艺制度,甚至成为一种标准和准则,成为一种模式和范式,由此也就构成文艺制度和文艺评价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民间文艺树立起经典,也就树立起样版,树立起标准,确立了方向,它对文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05-27 22:17:0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康丽]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
下一条: ·[彭兆荣]手工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洪陈方洁]“博头家”:身体、信仰与传统的动态建构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唐睿]圣王与孝子:帝舜图像谱系及其符号建构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胡玉福]我绣故我在:广绣爱好者自我认同的意义建构
·[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