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谢玉娥]人名·性别·文化
——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
  作者:谢玉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0-27 | 点击数:13012
 
2、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一种观念,一经人们约定俗成、 共同遵守,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承传性,文化尤其如此,非有巨大的变革难以突破和创新。以性别命名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和阶层表现的形态、程度虽有差异,但就我国人口用名的情况来看,至今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男名古今相同,人们有意继承;不少女名方圆数里重者甚多,相互模仿。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中的男女主人公,其名字尤为一些人们感兴趣。人名也有城乡之别、雅俗之分、层次不一,但“男人有男人名,女人有女人名”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心理。作为常理、常规,古来如此,大家如此,年深日久,相沿成习。人们只需“顺理成章”,一般不再去想它有什么不妥。
3、文字、词义的性别特征。人名的组成单位——字或词, 有许多从其开始产生时就被规定了性别。如,代表男女两性的常用字“男”与“女”,从其产生至今,最基本的字义:“男人”与“女人”,古今并无大的差别。不同的是,“男”字从最初的特指“用力于田的人”已变为泛指一切男人、男性的抽象的性别符号。“女”字由最初的女体象形字用来指女子、女人,成为泛指一切女性的性别称谓符号。由女组成的许多女部字,如“姣”、“娇”、“婷”等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好的,常被人们选作女用人名。“士”在古代常用来称读书人,也是男子的一个美称,多为男人名所用,今天的女子称“士”仍要在前边加上“女”字以标性别。文字、词语在社会的交往、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地要“染上”特定的性别文化色彩。比如“树”、“本”、“根”、“龙”与“花”、“枝”、“叶”、“凤”常以其比喻、象征之义,分别用在男人和女人名中,典型地体现了“男主女从”的社会性别关系。至于由字合词、以词为名或名与姓一体来表达思想、昭明志向、抒发性情、寄寓厚望的人名,其性别特征更能从所选用的字、词中显示出来。
4、命名者自身的性别倾向性。名由人起,无论是父母、 他人或自我取名,命名者自身的性别观念、性别意识都会直接地影响、作用于名字的定“性”。男孩起什么名?女孩起什么名?叫什么名字好?……具有传统性别观念者一般都会恪守成规——男人叫“男人名”,女人叫“女人名”。不太注重性别与人名之间的“对位”关系者则会倾向于个人意愿或选择“中性”的字眼。传统性别观念淡化、个性突出者,会有意地打破常规,体现自我。比如,当代有不少女性已把“铁”、“钢”、“刚”、“力”、“伟”、“峰”等字选入自己的名字中,开始实践人名文化的性别观念变革。
 
四 人名文化的“性别”发展趋向
 
人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具有承传性、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创新性。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人才观和性别观,可以从“人名”这一信息符号上显示出来。今试以《河南大学附中学生花名册》为例,作一简要分析。该名册共列在校学生初、高中六届2400余人,均为八十年代出生,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男略多于女。学生人名总的来看结构趋于简化,以单字为名者居多,约占2/3,其余为双字名。取名用字范围也较宽,并注意词义的创新,姓、名联合成词现象较多。但同名、同姓同名和叠字为名者也多。如果从性别的视角考察,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传统的性别命名习惯依然存在,但“成规”已被打破,“中性”人名增多。从取名用字来看,男生人名中用得较多的字是:鹏、伟、磊、博、飞、凯、龙、洋、威、杰、晨、亮、宇、超、峰、文、楠、鑫、帅、阳、旭、斌、强、明、冰、海等,女生人名中用的较多的字是:静、媛、倩、璐、丹、楠、婷、晶、娜、丽、芳、洋、娟、慧、姗、宁、颖、琳、yuè③、茜、华、文、博、婧、洁、阳、艳等。二者相比,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又有相互交叉,相同人名用字在男女生中所占位置有不同。有些字,长久以来男性人名用者极多,如“鹏”、“龙”;有些字如“静”、“媛”、“倩”、“婷”等女性人名用者一直居多数。另有一些字,如:杰、峰、志、洋、阳、文、博等,过去多为男性名字所用,现在女性名用者也较多。同样,过去多属女性名中出现的,如:“宁”、“慧”、“蕾”、“佳”等字,男性也开始使用。另外,还有不少传统“性别”色彩不太浓的字,男生、女生人名均有使用。人名“性别”的相互交融,使人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中性”人名增多,即单从名字难以再区分一个人的自然性别。如:晨、晶、扬、杨、阳、洋、志、新、华、恒、雨、畅、梦、迪、昂、爽、然、敏、萌、晓、林、聪、智、力、刚、文、博、欣、星、笑、欢、杰、楠、明、宁、鑫、翔、瑞、曦、思、冰、珂等。不分性别,谁都可以随意选择使用的人名用字将会越来越多,有可能成为人名文化的一个发展趋向。
2、注意词义新颖,性别意识淡化,具有个性和审美特征的人名增多。我国人名由于受姓氏制度、人名结构、用字范围、取名习惯等因素制约,同名现象很普遍。不囿于传统的性别成规,注重个性,则可能产生富有新意、较少雷同的人名。在河大附中学生人名中,或利用谐音,或注意字形,或突出色彩、读音,或采用成语词汇,或姓名联体构想,以表达思想、意愿、心情、旨趣。如以单字为名的:李想、陈思、陈默、袁泉、郭歌、荣誉、敖翔、钱坤、桑青、金梦、谷丰、田耕等;以双字为名的:汪一粟、于高瞻、尹路远、马也驰、祝超智、朱文蕾、齐笑颜、张翼飞、陈开屏、王晨音、林筱溪、徐高飞、刘越洋、张晚晴、李华夏、刘畅语、苑攀科、张博闻等。个性化、审美化为人名文化的创新带来了生机。
3、纠正传统性别偏见,出现新的“女性”人名。
代之以昔日的“盼弟”、“引弟”、“多妮”、“够妮”、“亚男”一类的传统女性人名,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性别观念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名字,如“胜男”、“冠楠”、“赛楠”、“超楠”、“盛楠”、“宜楠”、“倩男”等为女生所用,以“楠”字为人名用字的女同学很多。以叠字为名者,绝大多数也是女生。如:倩倩、晶晶、颖颖、丹丹、欢欢、婷婷、苗苗、娇娇、星星、京京等,体现了父母的爱怜之情。新的具有“女性”特色的人名的出现,也是特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们的心理所致。
人名,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我国人名文化犹如一条延续千年的长河,已化作人类历史的一股血脉常流不息。“女人名”、“男人名”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我们提供了考察人类社会性别史的一份实证,我们对它的关注才仅仅是开始。
 
参考文献:
《华夏姓名面面观》,王泉根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姓名文化》,宁业高、宁耘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期,第103~10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吴根友]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
下一条: ·[黄惠焜] “贝叶文化”十论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