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作者:何瑞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15 | 点击数:9279
 

  记者:也有很多人提出,为什么不能在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前提下再增加法定节假日呢?

  蔡继明:果真能够如此,我又何乐而不为呢?问题在于,上述建议在政府那里很难通过。我的一位朋友,也是民进会员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从1988年起就多次提出将中国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但一直没有被采纳。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先后4次提议类似建议,但国务院以假日总量不宜扩大为由没有采纳。我们的方案之所以能够被国务院大部分采纳,恰恰在于我们是在拆散黄金周的基础上,把节省的法定假日分配给了传统节日,这样在假日总量只增加1天的情况下,增加了4个传统节假日。

  不仅如此,所谓黄金周拉动经济增长其实是一种幻觉。我们分析了这些年的旅游业收入数据,发现黄金周并没有带来旅游业收入的更快增长。因为旅游业收入的增长不能只看五一、十一黄金周,而要看全年的增长率。黄金周期间旅游行业自然是门庭若市,但黄金周过后则门可罗雀。而媒体的报道大都集中在黄金周期间的收益增加,而没有关注旅游业全年的收入变化。事实上,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集中消费必定是未来消费量的一种转移,一种提前透支,总体消费量并不会因为集中休假制度而增加,二者没有因果关系。相反,黄金周带来的负面效应却很多,比如大量游客同时出行会超过环境承载力,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造成破坏;黄金周还会使商家短期成本增加,使消费者受到的服务质量下降;同时政府公共管理费用也会相应增长,也不利于学校、金融、证券、进出口贸易等的开展。此外,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本义也被冲淡了,变成了旅游节、购物节。取消五一黄金周,将假期分散开来,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利大于弊。

  记者:为什么不能等带薪休假全面落实之后再取消黄金周,这样也可以避免很多人对您的误解。

  蔡继明:因为如果继续保留黄金周,带薪休假就永远落实不了,企业不会给员工那么多的假期。五一、十一黄金周就像一架独木桥,十几亿人挤在上面,如果不把独木桥拆掉,就不会促使政府下决心推行带薪休假。这就是所谓的倒逼机制吧。

  记者:取消了五一黄金周长假期,在外务工人员回家探亲的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的假日制度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蔡继明:五一长假期取消后,增加了4个传统节假日,而清明、中秋、端午和元旦等为期1天的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就形成了5个小长假,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短期旅行特别是城市周边游的需要。而要满足人们长途旅行和探亲的需要,最重要途径是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这样大家就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时间,形成自己的黄金周,而不是人为地限定在某一段时间,几亿人民全挤在五一、十一那几天集体出行。

  然而,带薪休假制度目前并没有完全落实,很多人怕得罪领导或下岗,不敢提带薪休假。要使广大劳动者知道,休息权是劳动者的权利,是我们的人权,应该增强维权意识。建议通过集体诉讼推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所谓集体诉讼,就是一个集体内部,只要有一个员工提出诉讼,其他员工都不反对,一旦胜诉,所有员工都将获得赔偿。有了集体诉讼,企业就会比较自觉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同时还可以发行旅游消费券,即设立全国带薪休假福利基金,资金来源于国家旅游税收收入,分成旅游消费券基金和企业奖励基金,前者发给带薪休假的职工,供其旅游,后者奖励执行带薪休假的企业,从而实现员工、企业、旅游业、社会的多赢。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我们的节假日总量也会相应增加,比如重阳节、元宵节可以增设为法定节假日。但是必须明确,任何休闲最终都是要由劳动者自己来买单的,休闲的机会成本就是工作创造的财富。我们现在还不能盲目攀比西方国家,我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欧美和日本的1/20,而我们的假日总量已经接近于他们的90%了。

  (蔡继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2008年的假日制度改革,大部分来自他领导的课题组的建议)

  背景链接·假日制度改革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现。在我国古代社会,官方规定的节日和老百姓的节日基本上是统一的。到辛亥革命发生很大变化,夏历被取消,改成公历,夏历的节日被当作封建旧事物铲除。夏历节日实际上非常合理,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研究小组的刘晓峰老师是位历史学家,他曾说过:中国古代历法中, 年分为阴阳,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上半年的节日比下半年的节日多且重要;月分阴阳,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奇数月的节日比偶数月节日多且重要。这些节日的安排充分体现了阴阳和谐、阴阳互补,非常值得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设定了一些政治性节日,比如三八、五一、六一、十一等,老百姓很难自觉自发地参与。传统节日中保留下来的就是除夕,这也造成了除夕的时候人们才有回家团聚的意识愈来愈重要。到1969年,中央政府突然颁布指令,说根据革命形势需要与百姓要求,取消春节不过了。抓革命,促生产,突出政治,当时有口号是“大年三十不停战,大年初一接着干”,都贴到了猪圈上。改革开放以后,1978到1998年20年间,春节等节假日恢复正常。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两则读者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算是一种舆论导向。次年发布了有关假日制度的法令文件。199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单休日调整为双休日,这样52天的休息日变成了104天。但是这并不是从公民休息权考虑的,而是着眼于经济角度,由于经济由短缺经济向剩余经济转化,为了节省原材料,才多休息一天。1999年,为了刺激消费,尤其是通过旅游来刺激消费,五一、十一假期由1天变成3天,人们又自发把假期跟周末凑到一起,形成“黄金周”。这个称呼实际上来自日本,日本每年4月底5月初的几个节日加在一起放假,旅游、购物都像井喷一样,似乎遍地黄金,故冠以黄金假期。这依旧是出于经济的考虑。

  2008年确定的假日制度改革,主要就是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将五一黄金周拆散,改回1天,从中“挤出”的2天平均分布开来,再加上此前除夕不放假,除夕再加1天,方便老百姓团聚。这样全年法定休息日从114天增加到115天。更为关键的是,不同于以往,这一改革方案的提出不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出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艺术报 2011年09月14日 19:5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
下一条: ·学术研究是自戴脚镣的体力活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