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李万鹏 张士闪:热爱生活能营造出浓郁的当代“年味”
  作者:记者 霍晓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06 | 点击数:8531
 

  “大年三十那碗饺子”的滋味

  过年摆饺子讲究由外往里转,象征着财往家里来。

  如今节假日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对“大年三十那碗饺子”的记忆也就淡漠了许多。然而,稍稍上了年纪的人们,在感慨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的同时,总是对当初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情形追念不已。

  李万鹏:吃穿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夕到,过年好;穿新衣,戴新帽。”特别是吃,从传统意义上看,饺子就是元宝,是财富的象征,吃饺子就象征今年可能发财。摆放饺子也有讲究,比如说往盖垫上放,讲究由外往里转,而不是由里往外转。由外往里转,象征着财往家里来。只有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摆放饺子才讲究由里往外转,家里人要外出“得财”、“转运”了。现在还有些人家喜欢在饺子里包点东西,比如枣、年糕、栗子、豆腐、花生、糖块、钱币等等,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图个热闹,带有点游戏性质,其中蕴含着一种美好祝愿。

  张士闪:小孩咬到包在饺子里的钱币,大家都会恭喜他来年得财。有些地方春节期间讲究包一部分素馅饺子,象征平安素净的意思。馅一般用白菜、萝卜、豆腐、粉条等,白菜意味着“白来财”,萝卜即“摞辈”,寓意辈辈相传、人丁兴旺,粉条意味着长长久久,豆腐意味“都有福”。

  李万鹏:年夜饭,里面包含的意思就是合家团圆。像山东黄县(龙口)一带,特别要做一张团圆饼。一锅做一个饼,一层一层的,很厚,最后上面蒸上花,做些凤凰、龙、刺猬之类的吉祥工艺造型等。团圆饭讲究的是全家人都能团聚,要给实在路远不能来的家庭成员留一个碗、一双筷子,留个位子。

  张士闪:再说穿,过去过年做身新衣服,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即便没钱做新衣服,也得拾掇得干干净净的,最少得做双新鞋、理理发。此外,过年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敬神,一是社会关系走动。

  李万鹏:到这个时候,家里不能骂人,邻里之间不会吵架,平时有过节的见面也要说几句吉利话。春节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敬神的名义调和现实中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我们没必要夸大其中的宗教因素,不过,在民众的心目中,热热闹闹的春节便象征着过日子的红火与生活社区的和谐美好,一旦抽离其中的民俗信仰成分,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过年”的。(来源:齐鲁晚报)

  (本网2010年2月10日发布,2016年3月6日提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9日 17: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汪晖 李欧梵]什么是文化研究?
下一条: ·陈连山:作客中国新闻网解读春节文化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