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
  作者:张怀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8 | 点击数:18177
 

  口头语言中多用“以数为纪”是人们脱离文稿讲话时,为了整顿思绪、条理内容、精炼语言、方便记忆而自觉选择的程式,促使人们选择这个程式的原因,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赵伯雄先生说:“‘以数为纪’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对事物的分析、综合的过程。人类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认知的对象变得复杂了,分类思想也就随之产生。分类,是人们认识深化的表现。但分类的结果,又会使人们产生概括的要求。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实际上就是一种概括方法。”[3]对于赵先生的话,我们要作一个小小的修正,即“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实际上是一种分析与概括的方法。”总起来说,赵先生的辨析非常深透,他将“以数为纪”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的阶段,二是概括的阶段。从分析到概括是“以数为纪”产生的思维过程。

  “以数为纪”虽然是口头语言的显著特征,但不是所有口头语言都必须运用“以数为纪”,“以数为纪”主要出现在“经验”、“教训”式的口头语言中。再仔细划分,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政治经验。《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叔向的话说:

  取国有五难:有宠而无人,一也;有人而无主,二也;有主而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子干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从,不闻达者,可谓无人。族尽亲叛,可谓无主。无釁而动,可谓无谋。为羁终世,可谓无民。亡无爱征,可谓无德。王虐而不忌,楚君子干,涉五难以弑旧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城外属焉。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有五利以去五宠,谁能害之?

  叔向的话针对的是楚公子比(子干)自晋返楚一事所作的评论。叔向首先从五个方面——“五难”——论证子干即使返回楚国也做不成国君,然后又从五个方面——“五利”——论证楚公子弃疾(后来的楚平王)必将有楚国。叔向说的话虽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但有普遍的政治理论意义,应当是从历代王朝兴衰,尤其是从春秋以来诸侯国内围绕君位废立而进行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政治经验。作为政治经验,它关注的不是一般的政治技巧,而是为政之道,甚至包括政治哲学,要素有:宠信、贤臣(人)、内应(主)、民、德、神、习惯法(常)等。对于这些要素,叔向根据其重要程度,经过条理,最后以“以数为纪”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职业经验。《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晋平公有病,请来秦国的医和为其医治。医和在为晋平公治病的同时,讲了一通医学理论。他说: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这些话的中心内容是讲天时与疾病的感应关系,是中医理论的先声。其中对天时、疾病的表述都用“以数为纪”,既相互对应,又环环相扣,很类似于口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原因在于它是多年治病救人、观察疾病与天时气候关系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可能是医和自己的体会,也可能是来自世代相传的心得。便于记忆,便于传授,便于应用是它的特点。

  三是兵法要诀。如《荀子·议兵》记载荀子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兵。

  请问为将。孙卿子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亡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夫是之谓“五权”。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圹,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荀子的军事主张,有的学者认为出于传统的司马军法。[4]荀子是学者,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所以此处他讲的“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的为将之道,很可能来源于先辈的战争经验。用“以数为纪”的方式对战争经验进行表述有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优势,对于记诵、传授与应用也非常方便。

  四是教训嘱咐。《尚书·立政》记载周公的话说:

  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又说: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关于《立政》篇的主旨,杨筠如先生说:“此篇追叙文王立民长伯之事,以为成王取法,故名之曰立正也。”[5]周公强调成汤、文王、武王能依“三宅”、“三俊”做事,从而赢得上帝之命,目的是为了训导嘱咐新继位的成王要以先王为榜样,努力勤勉政事。既然是教训嘱咐,讲话者在讲话前就要对所讲内容反复权衡,精心提炼;既然是教训嘱咐,就希望听讲者能牢记在心,并能努力践行,因此“以数为纪”无论对教训者,还是被教训者,都是最好的表达与接受的方式。

  “以数为纪”虽然是经验教训类口头语言程式,但书面语言也可以使用。比如:《墨子》之《非攻中》、《节葬下》与《鲁问》中的“九夷”、“三晋”,《孟子·尽心上》中的“三乐”,《庄子·天运》中的“六经”,《韩非子》篇题中的“六反”、“八说”、“八经”等。“以数为纪”在两种语言形式间的通用,基础是二者的思维方式有共通之处。所不同的是,口头语言中用的多,而且相当繁复,这都是为了记忆的需要;书面语言中用得较少,因为文字本身就有帮助人们记忆的功能。

  “以数为纪”在书面语言中失去了帮助记忆的功能,反而显现了它的另外一个价值,即语言精炼、简洁,节奏明快,富有美感,诸子文章中频繁使用较为简单的“以数为纪”,原因就在于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3-11 15:24

上一条: ·[叶舒宪]“学而时习之”新释
下一条: ·[朝戈金]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程梦稷]是谁作此预言签:民间文学视野中的古代谶语歌谣·[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蒋雪秘]表演中的创作:浅析程式与表演的双向建构
·[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赵学清 孙鸿亮]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
·[巴莫曲布嫫]约翰·迈尔斯·弗里·[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1]
·艾伯特·贝茨·洛德百年诞辰·艾伯特·贝茨·洛德生平简介
·[刘文江]西北民间祭祀歌中的神话范型、典型场景与主题·朝戈金:创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学派”
·朝戈金会长在哈佛大学发表学术演讲:“帕里─洛德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朱刚]从传统到个人:石龙白曲的传承机制及诗学法则探析
·[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万建中]论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范式
·[朝戈金]谁在倾听民间的歌:《故事的歌手》漫议·[朝戈金]“口头程式理论”与史诗“创编”问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