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序言
  作者:[法]米歇尔·德赛图   译者:戴从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6 | 点击数:18491
 

  实践的形式结构

  这些运作形式众多且零散,受环境和细节影响,藏匿于设施之中并成为设施的一部分,构成设施的使用模式,因此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机构。可以假定,这些运作遵循着一定的规则。换句话说,这些实践必定是合乎某种逻辑的。我们由此再次回到那个古老的问题:艺术是什么,或"制作方式"是什么?从古希腊人到杜克海姆(Durkheim),人们一直试图精确地勾画出可以解释这些运作的复杂规则(绝非简单或"贫乏"的)。从这点看,"大众文化"和所有被称为"通俗"的著述倒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它们主要表现为这个东西或那个东西的"制作艺术",比如组合型的或使用型的消费。这些实践包含一定比例的"通俗"性,一种投资于行动方式的思考方式,一种与使用艺术密不可分的组合艺术。

  为了把握这些实践的形式结构,我用了两种研究方法。第一种更具有描述性,涉及的那些制作方式是根据是否对我的分析方法有用,以及是否包含区别明显的变化性而挑选出来的:读者的实践、与城市空间有关的实践、日常仪式的使用、通过"权威"重新使用或运用记忆──正是这使日常实践成为可能(或被允许),等等。此外,为描绘运作的复杂形式,我还尝试了两个相关的研究,一个专门讨论通过家庭活动对一个空间(里昂的棕十字区)的重组,另一个专门研究烹饪艺术的策略,烹饪把关系的网络、"加工"( bricolage) 的诗意方式和对市场结构的重新使用同时组织到一起。

  另外一组研究涉及科幻文学,它们也许为假想提供了材料,是这些假想使无意识思想中的逻辑得到认真对待。有三个领域引起了特别的兴趣。首先,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实际上历史学家(从考夫曼(E.Goffman)到布尔迪厄,从莫斯(Mauss)到代提昂(M.Detienne),从布瓦塞万(J.Boissevain)到劳曼(E.O.Laumann)建立起了关于这类实践──仪式与机变(修改)的混合、空间的使用、体系的操作者──的理论 。其次,在费什曼(J.Fishman)的著作的影响下,加芬克尔(H.Garfinkel)、拉波(W.Labov)、萨什(H.Sachs)、柴克洛夫(E.A.Schegloff)的人种方法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及其它研究,描述了日常相互作用的程序,这些作用与日常言说所特有的预期、协商和即兴结构有关 。最后,在对"习俗"的符号学和哲学研究(从杜克莱(O.Ducrot)到列维斯(D.lewis) 之外,我们必须研究分析哲学中的沉闷的形式逻辑及其延伸出来的领域,研究行为问题(封?赖特(G.H.vonWri咖)、丹图(A.C.Danto)、波恩斯坦(R,J.Berstein) 今时间问题(波里奥(A.N.Prior)、里舍(N.ReSCher)和尤古哈特(1.Utw) 和语态问题(尤格(G.E.Hwtes)、克莱斯威尔(M.J.CresSWell)、怀特(A.R.White) 。这些延伸领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机制,目的是把握普通语言里的细致的分层和弹性,及其对逻辑成分(行动的时间化、语态化、命令、判断等等)所做的近乎交响乐式的组合,这些逻辑成分的主要特性转而又受环境和形势需要的制约。像乔姆斯基对口语使用的研究一样,这一研究必须设法使日常实践重新获得逻辑和文化的合法性,至少在那些我们掌握了阐释所必需的武器的领域里──这些领域仍然相当有限。研究本身不断地使我们的逻辑陷人困境或混乱,我们的研究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其中的懊丧就像那位诗人感受到的,它也像他一样,与遗忘抗争:"我忘记了由环境造成的偶然感受,沉着或匆忙、骄阳或寒冷、黎明或黄昏、草毒的味道或离弃的滋味、半懂不懂的口信、报纸的首页、电话里的声音、最给我安慰的谈话、完全不知道名字的男人和女人,所有言说。喧哗、经过、轻触和直面的事情。"

  多数群体的边缘化这三项决定性的探索使我们对文化领域的研究成为可能,文化研究充满了探索性的盖然成分,并被更细致的追问打断,这些追问涉及到一些仍需证实的假设。这一类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运作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经济领域里消费的基本特征;同时,这类研究也要在那些挪用行为中寻找创造力的痕迹,在实践丧失了自己的语言的地方,创造繁盛起来。

  现在边缘化已不再限于少数群体,相反变成大规模的、扩散的了;这一没有生产者的文化的文化行为,是没有署名,无法解读,没有符号的行为,对购买支付那些花哨产品的人来说,却仍然是惟一可能的行为,正是通过它,创造性的经济显示自己。边缘化成了普遍现象。边缘群体现在成了沉默着的大多数。

  这不等于说这个群体是由同一类人构成的。使产品得以重复使用的程序被一种强制性的语言连接在一起,此外,它们的运作还受到社会条件和权力关系的制约。面对电视上的画面,移居来的劳动者并不具有和普通市民一样的批判或创造的自由空间。在相同的领域,他获得的各种信息,经济条件和补偿都更少,这增加了欺骗。幻想和嘲笑。类似的策略作用于不同的权力关系上时,产生的结果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产品体系在消费者领域里引发的"行动"或"战斗"(在军事意义上),以及在消费者实践他们"艺术"的环境里,留给消费者改造利用的各种空间。

  因此,程序与它所处的力量领域之间的联系,必然导致对文化进行战争学的分析。像法律一样(这是它的模式之一),文化包含了冲突,并依次地赋予优势力量合法性,以便取代它和控制它。文化在紧张的通常是暴力的环境下发展,为此它提供了象征性的平衡。和平与妥协的契约,不过这些多多少少是暂时性的。消费的策略。弱者利用强者的聪明方式,也因此给日常实践增添了一层政治的内涵。

  2.实践的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机制的关系这张划分得过于整齐的图表,根据三点考虑分成许多方面,这三点是:寻找一个能够表达所收集的材料的问题;描述一些数量有限但被认为至关重要的实践(阅读、交谈、行走、居住、烹任等等);把对这些日常活动的分析扩展到显然遵循另一种逻辑的科学领域。通过沿着这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失之过简的概括性陈述就能多少变得细致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实践与文本 2007-0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汪民安 冯珠娣 赖立里:身体,日常生活与政治
下一条: ·[范内格姆]生活的日常永久性
   相关链接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梁聪聪]转型时期农村老年人日常饮食实践研究·[王杰文]日常生活实践的“战术”——以北京“残街”的“占道经营”现象为个案
·[张多]阿迷车:一种哈尼族“民歌”的日常生活实践·[梁聪聪]公共食堂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博科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本文件》序言·[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陈岗龙]《民族曲艺大师毛依罕》专辑序言·[陶立璠]《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序言
·[萧放]《华北民俗文献》序言·[迈克尔·欧文·琼斯]《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原版序言
·[莎伦·谢尔曼]《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原版作者序言·[刘锡诚]《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
·[刘锡诚]杨建业《前门的传说》序言·[刘锡诚]杨建业《前门的传说》序言
·[陶立璠]《民俗学·再版序言》·[刘宗迪]中国古代神话谱·序言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概论·日译本序言》·[陶立璠]《陕西省志·民俗志》序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