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翁玲玲 徐杰舜]人类学释放我的灵魂
——台湾佛光大学翁玲玲博士访谈录
  作者:翁玲玲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4 | 点击数:15838
 
徐:你是比较喜欢开放自由环境了?
翁:是的。我们的督教要求严格,可是给我们的思想空间却很大。后来我也享受到严格要求的好处。它是从生活上要求起。比如,宿舍的管理,各种要求规定清清楚楚,虽然多,但是没有什么矛盾而让人无所适从的地方。学校也提供很好的设备,所以实行起来也没有什么碍难之处。我们辅仁那个时候是4个人一间房,这在当时是很宽敞舒适的,台大当时是十几二十个人一间。每个人进学校的时候就购买一套统一的日用品,像床单被套枕头套这些东西,所以整个房间的色彩是很协调的。学校规定我们人不在床上的时候,就得把床铺理整齐,虽然不规定我们一定要叠成“豆腐干”,但是都得铺叠好。我们有衣柜、鞋柜、食品柜,当人不在宿舍的时候,书桌只能剩下书,其他的杂物都应该放在该放的地方。不像其他学校的宿舍,被服用品都是自己带,颜色各不相同,学校也没有提供存放衣物的设备,脸盆、拖鞋、毛巾到处乱放,一进门五颜六色非常杂乱,学校也都不管。我们是修女每天来检查,要是被她们发现房间不整洁,物品乱放,就倒大霉了,被找去训诫不说,还得记点,会影响下一年申请宿舍的权益。我们就这样逐渐养成了随手保持整洁的习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训练不仅是把房间整理干净而已,还能建立起一个起码的生活美学观,比较容易培养情绪上的宁定。我想您也了解,情绪上宁定了,心灵思想才有可能高远。
徐:辅仁的图书馆专业你读了多少时间?对你有什么好处?
翁:4年。好处方面,我想首先是搜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强一点。这项能力是图书馆专业培训学生的一个重点,所以能够学到比较有效率的方法及信息,这个对作研究来讲是蛮有帮助的。还有就是我的思想组织能力。图书馆的管理非常强调组织,因为有一个好的组织系统,才能让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要的资料。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培养了一些组织能力。我几位指导教授都跟我提过,我写的东西基本上层次分明,逻辑的关系也算清楚。这个跟我当时在图书馆系的4年训练还是有关系的。
徐:我从你《台北妇女身体观念》这篇文章里面已经领教了你的风采了。那你读图书馆学怎么又进了清华大学读人类学呢?
翁:大学毕业以后,我没有进图书馆工作。因为我们系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寒暑假都得去图书馆实习。当时图书馆经营的概念还不是很现代化,透过这个经验,我觉得图书馆是个很沉闷的地方,很多制度不合理,也不太受得了进去就等退休这种感觉。到毕业的时候,因为课业成绩不错,就留在系上当了助教,这个经验让我发现教书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
后来有一个很巧的机会让我进了台大史丹福华语中心,这是专门教外国人说中国话的机构。我有个朋友在那里,他们当时需要人,请里头的老师们推荐。我那朋友跟我同是大学辩论队的代表,所以知道我普通话说得不错,口音很标准,就想推荐我。我听是给老外教中文就觉得非常有趣,而且是国际知名的学语言地方(在大陆开放之前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学中文的地方),所以就答应去试试。当时我们俩都没把握我能不能考得上,因为那个考试有点难,又是内举,等于已经刷了一次,所以去应考的人当中,大多是有教学经验的人。没想到我竟能通过考试。既然考上了,工资又高,自然就进去教书了。真是机缘吧,这个工作让我有机会认识很多有名的学者,包括 B. Pasternak James Watson等人类学家。他们来进修中文,我则从他们得知学术研究的乐趣。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我对人类学研究的兴趣,可以说是在这里,由这几位学者给启蒙的。这样看来,这个工作可说是我生命中一个很大的转折点。
徐:那个时代很多老外都到台湾去,因为大陆不能来就只能到台湾去。
翁: 是的。史丹福中心的学生,除了美国各大学的教授来进修外,大多是汉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来自名校,像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哈佛等等。这些学生非常优秀,又用功,中文的底子也算厚,只是语言表达不好。在教书的时候,他们常常问我有关中国文化的问题。开始因为我对人类学没有什么了解,只能给一些民俗式的回答。可是学生很优秀,民俗式的解答多半不能满足他们,所以他们会追问民俗背后,比较本质性的思想问题。这类问题,我多半都回答不了,我还记得当时那种窘况。可我又不愿意敷衍,所以就开始自己去找书找资料,想要满足学生,也满足自己。我从小就对文化性的、社会性的事情有兴趣,成长的过程中又因为常参加演讲、辩论以及作文之类的比赛,对这类的问题一直都有关怀,也有一些浅薄的思考。所以虽说动机是为了响应学生的问题去找答案,实质上我自己也很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就在这一来一往找书读书的过程中,察觉到人类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虽然也发现人类学在台湾是很冷门的学科,却反而激发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就这样一路从民俗性的介绍读到学术性的论文,主要是李亦园先生的文章,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因为直到这个时候,才觉得我此前对社会、对文化、对人的看法和思考在这个地方找到了焦点。对于我这是非常大的喜悦,因为一直以来,我思想上的渴求和对生命的探索都没有什么焦点,现在等于说是找到了一个着落。自己摸索着念了一段时间后,就想进学院了。我知道如果对一个学科想要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就得去考研究生。有这个想头的时候,离研究生考试的日期只有三个月,准备考试其实有点仓促。但是这个想上学的欲望太强烈了,推着我不顾一切的开始准备,那真是废寝忘食,一心一意的念哪。我家人都不相信我是玩真的,从没这么用功过。总算运气好,让我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就当了李亦园教授的学生。
徐:你跟李先生两年攻读硕士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翁:对学问的尊重,对人的关怀。
徐:你跟李先生两年的硕士学习,李先生很关怀你。不仅是过去,包括到今天吃饭的时候都表现出李先生大师的风范,你觉得李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哪里?
翁:哎呀,这很多啊!“横看成岭侧成峰”,很难一言以蔽之啊!
徐:我跟李先生的认识跟你有一个非常相同的过程。我开始只是看李先生的书,知道李先生在台湾学术界非常的出名。在1995年,我们跟费孝通先生开始举办了一个座谈。1996年元月,他也来了。当时我们是有通讯联系,但是我没有见过他。我到北大,第二天早上去餐厅吃早饭。当时是乔先生坐在我对面,刚好看到了我,就跟李先生介绍我。我非常激动,立刻快速的走过去。因为他是我很想认识的大家。当李先生跟我握手并说“我终于见到你,我非常高兴见到你”之后,李先生对我们的关心一直就保持下来了。感觉相当于一个慈祥的父亲。我当时发言的题目是“汉民族研究的人类学意义”,我的评论人是乔先生和李先生。他们的评论对我有很大的鼓励。李先生说:“你所说我想用人类学的理论来作汉民族的研究,对我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但是,在鼓励的同时,他们两位也指出了我不到位的地方。
以后我每次去到台湾,他都邀请我到他家。我第一次去台湾,他请我去吃饭。他邀请我到台湾最好的餐厅,在世贸大楼第32层。而且他特地打电话告诉我不能穿牛仔服过去,必须穿西服。李先生叫庄先生等陪我去了32层。而且在我离开台湾的早上,他还叫他的司机送我到机场。这些都是生活上的关怀,我跟你同样的感觉。另外,李先生对我们学问上的关怀也是十分真诚和细致,包括我们这次召集论坛,李先生早就表示了他的关怀。我请他作顾问他就一口答应。这次他的演讲也准备得很充分。2002年我在台湾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说了,人类学家要关怀人类的生存。到现在关于这个课题,他起码已经考虑了两年。所以,我觉得大陆的很多学者都从他那里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是学问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是我的感受,可能我讲的多了一点,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翁:真是这样的。李先生他非常的慷慨,不是说花钱大方的慷慨,而是他很乐于助人,我们有什么需要去跟他说,只要是他可以做得到的,他都会帮忙。
徐:我到他家里很不客气,什么书我都想要。他都说我一定想办法帮你。他有一本书,自己也只有一本了。他就把他儿子手中的那本给我,所以在这一方面他真的是很慷慨。
翁:是啊,而且他也很细致,很细心。他外表看起来很阳刚的一个人,嗓门儿又大,以前身体好的时候,讲起话来中气十足,大都不需要麦克风。其实李先生非常温柔细致,就像刚才徐老师提到的,他会体贴人的需要,会使人免于尴尬和不舒服,不管什么人,他都是这样,很能替人设想。
徐:我们很多大陆去台湾的学者都是这样,到李先生那里去听李先生做一次演讲绝对有很大的收获。我听李先生好几次的演讲都有很大的收益。
翁:我完全同意。就像他今天演讲的一些概念,作为他的学生,我原来也都了解的,可是今天听他讲,我还是写了好几页的笔记,得到了好些启发。他的文章也是这样,每一次读,都能有不同的体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乔健 徐杰舜]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
下一条: ·[黄淑娉 徐杰舜]走向深处:中国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态势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陈捷]灵魂观念在国产恐怖游戏《纸嫁衣》中的叙事实践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陈金文]压抑与释放:论机智人物故事产生与流传的心理机制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