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沃尔夫刚·卡舒巴]面对历史转折的德国民俗学
  作者:沃尔夫刚·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   译者:吴秀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7 | 点击数:9911
 

 

在对传承与阐释等问题关注的同时,莫泽尔也引发了后来在民俗学界被称为“民俗主义的讨论”。他把对民间传承的批判性目光投向民俗学学科自身的传承,发现所谓的传统经常是“二手的民间文化”。他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以保存民俗为己任的民俗学的运作程序大多是,民俗学(者)自己首先去寻找和发现一些具有风俗特点和传统特征的内容,为它们贴上使用说明书,然后再以“民歌”和“风俗”的方式还回到“民众”当中。在民俗学者发现传统的同时,他们也部分地发明了传统,民俗学自身成了传统性的制造者。这一讨论当然动摇了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解,因为它一方面使“民间风俗”与“民俗学”的同谋关系昭然若揭;另一方面,民俗学倡导的风俗保护在纳粹时期达到了其辉煌的顶点这一事实,也不容置疑地被纳入民俗学的反思议事日程当中。此后,尽管莫泽尔也曾遭到过激烈的批评,但是,他对民俗学的批评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遏制:民俗学作坊场中的一扇窗户终于被打开了,清新的空气随之扑面而来。
“技术世界的民俗学”
对民俗学传统的另一反叛来自于60年代图宾根大学的民俗学研究所并与海尔曼·鲍辛格 (Hermann Bausinger) 这个名字密不可分。它的出现尽管晚于“慕尼黑学派”,但是它对德国民俗学影响的直接和深远程度则要超过前者。当时,鲍辛格刚刚获得该研究所的教授席位,出版他的教授论文、一部具有纲领性的著作:《技术世界的民俗学》。在书中,他表述了自己的主导思想:“如果我们不把民众世界理解为无时间性的内容和无法现实化的观念,而是理解为‘普通人’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民俗学就又回到了历史的领域。”(Hermann Bausinger,1961:117)就民俗的历史性而言,鲍辛格接受了莫泽尔关于将民俗“时间化”的思想,并更向前迈进一步:他把当代社会看做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这样一来,民俗学本身变成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它也必须面对当代社会的问题而做出响亮的回答。如果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执著于这一学科固有的研究对象,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才真正执著于民俗学应有的研究对象的话,那么民俗学就必须关涉到“小人物的真实世界”:在分析民众生活的社会环境时,不应该有任何神话性的和浪漫的声音。在历史的长路上,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地平线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从三方面追寻这一历史之路:我们从关注空间、时间和社会范围的改变入手。”(Hermann Bausinger,1961:52)
借助于“技术世界”这一图景,鲍辛格也试图使民俗学打破一如既往的静态地看待问题的角度,关注基本的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过程,即那些最终构成了“历史”的因素,那些由于这一专业对“关注承续性”的严格强调而到目前为止被忽略不计的内容。“民众”不仅仅生活在前现代的传统之中,生活在与技术遥遥相距的古代;“民众”也生活在社会当中,他们构成了社会本身,他们存在于全部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表述当中。这样一来,“民间文化”回到了历史之中,在失去了其作为民俗学标志性的特点的同时,却重新获得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在谈到狂欢节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必去考虑日耳曼人或者圣经时代的人们庆祝它的方式,更多需要考虑的则是传统的当代形式,群体文化,休闲文化;“民歌”成了通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从文化的实际情形出发,它们完全可以和流行歌曲或者其他当代的休闲音乐相提并论。只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它们才被分成“真的”(传承而来的)和“假的”(新出现的);如果我们谈到二战之后“被驱逐者的民俗”时,我们必须一方面关注它们的特殊形式,同时也必须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之中,即西德社会对难民群体的接纳整合过程。唯其如此,民俗学研究才有意义。
于是,民俗学被剥夺了处于历史的边缘、具有非时间性的小小的生存环境:它必须行进于历史当中,它必须面对当代,它不可以将自身的认识兴趣秘而不宣,而是将其置于现实的社会和政治当中。如果民俗学走这样的路,它就将自身置于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与科学理论的背景之下,那么,无论是从研究角度还是研究题目上看,它都成为一门从历史出发的当代科学。在这里,鲍辛格对民俗学的历史提出了特别的警告:如果对被遮掩的过去审视不足,民俗学的新定位注定要七零八落,残缺不全。“既然民俗学曾经是纳粹主义表达其思想意识最为强劲有力的阵地,那么,民俗学也必须成为发现和反思自身的意识形态的重镇,成为奠定和发展新的、有坚实基础的理论的重镇”(Hermann Bausinger,1965:177)。
在同行学者当中,鲍辛格对民俗学的设想,首先收获的是批评而不是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对自从威廉·里尔(Wilhelm Riehl) 以来人们已经长期习惯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对很多学者来说,这已经关涉到专业认同感。但是,民俗学领域注定要出现的转折,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不仅仅限于图宾根的调转船头的举动恰逢其时。毕竟,开始于1968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抗议运动从根本上点燃了关于学术与社会的讨论,关于大学制度的讨论,关于谁为谁从事怎样的学术研究等问题的讨论。对于这些问题,古老的民俗学尽管可以一如既往地提供“民间习惯”式的答案,但是在专业圈子之外,除了为数甚微的保守派政客和群体之外,这些想法已经既不被理解也不被接受了。现在,新情况摆在了民俗学面前:慕尼黑和图宾根的“学派”使德国民俗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批判式的重新清理和清算。与此同时,这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文化也因之而发生改变。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古迪]从口头到书面:故事讲述中的人类学突破
下一条: ·[森田真也]民俗学主义与观光
   相关链接
·[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
·[周星]乡村旅游与民俗主义·[吕树明]增福财神信仰的当代建构与反思
·[李莹]民俗主义、新媒介与类民俗·[胥志强]民俗学中本真性话语的根源、局限及超越
·[周星]“农家乐”与民俗主义·[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
·[孙明璐]舌尖上的象征:当代影视饮食文化与民俗主义·[柴书毓]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及民俗解释
·[周星]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王霄冰]中国民俗学:从民俗主义出发去往何方?
·[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蔡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