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冬梅]常新的生活与永续的时间
——浅析《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作者:张冬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4-26 | 点击数:6826
 

  “鸟瞰篇”对全年重要传统节日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具体如下(其中“~~”表示保存已经消逝的岁时风俗最多的时日;或者与日子不确定的节日最贴近或最流行的时间;除特殊说明外,所标示时间均为农历):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五;“社日”~~二月二;清明~~四月五日(公历);“浴佛会/拜菩萨”——四月初八;“端午”——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元”——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节气,日期不固定;“祀社”——腊月初八;“腊日”——大年三十。

  作者对每个节日的来历与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溯源,对节俗的外在表象特征(仪式等)和内在象征或纪念意义(禁忌等)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演变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和完整的描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每段分述结尾都简单介绍了当前人们度过该节日的情况,虽是寥寥数语,但其中表达了在时代巨变、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作者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倡导延续民族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立场。

  这部著作是著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成书之前,著者曾经有《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2000年6月)、《论传统社会平民礼俗的文化特征》(2001年5月)、《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2001年6月)、《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等多篇相关题材的论文,分别发表于各类专业期刊上,全书论点深刻,尤其是大量典籍材料旁征博引,增加了原著观点的可靠性,也为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鸟瞰篇”也是作者在《文史知识》专栏连载的结集编印。
  不过纵观全书,“溯源篇”可视为一部精深严谨的学术著作,表现出了作者的专业功力和水平。而“鸟瞰篇”则偏于民俗节庆的普及性介绍文字,更多类似于不涉及深刻理论和思考的随笔。这两种为文风格本身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部书的两个组成部分,未免有些割裂之感,从而造成了著作前后“落差”太大,所面向的读者定位比较模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众的时间观念与岁时节日风俗都在不断“改造”的基础上继承着已有的传统,原始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在现代文明身上打下具有民族特色的烙印,我们也在今天的衣食住行中感受着祖先的思想轨迹和思维方式。在民俗学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显学”的时候,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针对常新的民众生活与翻新的民间传统,针对不断更新的在永续的时间中寻求循环、制造间隔的观念,进行一种客观、缜密而创新的思考,这也正是此书于学术价值之外引人深思的重要启示。

  “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这一章节篇尾说:“民间社日的兴起与衰变正反映出人民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造及文化更新能力。”将这句话推而广之到所有民间节日的兴起与衰变也同样适用,正是由于人们不竭的文化创造与文化更新能力,不断地赋予传统的岁时节日以新的内容、新的意义。诚如作者的总结:“生活层面的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是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理念却很难改变。岁时节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人们在岁时节日中所表达的良好的生活愿望却贯彻始终,民俗节日因之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黎念青 温春娟]宗教研究范式转换的中国透视
下一条: ·[曹幸穗]犁与文化
   相关链接
·[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雷伟平]民俗叙事:岁时节令习俗中避瘟叙事及其价值研究·[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孙宇飞]民间信仰与防疫·[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