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叶舒宪]“地方性知识”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10-09 | 点击数:13393
 

  由此可见,地方性知识的确认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和科学观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过去可以不加思考不用证明的“公理”,现在如果自上而下地强加在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现实之上,就难免有“虚妄”的嫌疑了。这种知识观的改变自然要求每一个研究者和学生首先学会容忍他者和差异,学会从交叉文化的立场去看待事物的那样一种通达的心态,不再盲从“用归纳法则探索原因这类社会物理学的老方法”(同上,第2页)。吉尔兹不无讽刺地把一元化知识时代的社会科学称作“社会物理学”,旨在警示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本来就不能像物理现象那样用机械的因果模式去处理。比如像“思想”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过去只在哲学课堂上加以抽象的处理,而现在,“我们至少被逼迫在实验室,在诊疗室,在贫民区,在电脑中心,或在非洲的村落,去仔细寻想我们到底是怎样思考‘思想’的”(同上,第200页)。每一特定地点和场合中关于“思想”的认识都具有彼时彼地的合理性,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补充。鉴于此,“我们富有逻辑,你们是糊涂的乡巴佬”一类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及其反应定式,已经成为进入“地方性知识”大门的潜在障碍,有待于从根本上加以放弃。

  这样看来,“地方性知识”命题的意义就不仅仅局限在文化人类学的知识观和方法论方面,由于它对正统学院式思维的解构作用同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判、后殖民主义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是相互呼应的,所以很自然地成为经历“后学”洗礼的知识分子所认同的一种立场和倾向,成为挣脱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的一种契机,成为反思自身的偏执与盲点的一种借镜。

  获得地方性知识的第一前提在前文中略有涉及,那就是传统心态与价值观的转变。人类学对此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叫做“文化相对主义”。吉尔兹对这个原则早已心领神会,并以此作为他所倡导的阐释人类学的起码条件。他在《地方性知识》绪言中写道:

  用别人的眼光看我们自己可启悟出很多瞠目的事实。承认他人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本性则是一种最起码的态度。但是,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的例子,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只有这样,宏阔的胸怀,不带自吹自擂的假冒的宽容的那种客观化的胸襟才会出观。如果阐释人类学家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有其位置的话,他就应该不断申述这稍纵即逝的真理(同上,第19页)。

  只有自觉地培育出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和心态,才能在面对“他者”时避免意识形态化的想像和偏见。《译释中的查知——论道德想像的社会史》一文举出西方人对巴厘岛的印象,来说明克服传统想像和偏见的必要性,不然的话,我们关于巴厘的认识就总会陷入理想化和妖魔化的两极模式:要么将它视为现存的伊甸乐园,“众神之岛”或“世界的清晨”;要么视为无情的可怕之地,地狱的所在。真实的巴厘岛怎样才能为我们所体察呢?这就要求观察者学会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查知外人难以理解的微妙精细之处。

  《地方性知识》第三章题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是正面讨论田野作业的认识方法的核心的一章,其中提到长久以来困扰人类学家们的一个方法论悖论:内部眼光和外部眼光、“贴近感知经验”和“遥距感知经验”的矛盾对立。前者虽然可以从文化的内里去进行体察,却容易流于琐细而忽略实质的东西;后者则容易囿于先入为主的概念术语而难以把握文化对象的要领。吉尔兹认为,人类学者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感知一个当地人所拥有的感知,而只能尽量地近似于那种感知。正如庄子所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关键似乎在于把地方性的知识非地方化。具体的做法是,人乎其内再出乎其外,把文化持有者的感知经验转换成理论家们所熟悉的概括和表现方式。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精微细致的工作。吉尔兹说到他自己的经验:既不以局外人自况,又不自视为当地人;而是勉力搜求和析验当地的语言、想像、社会制度、人的行为等这类有象征意味的形式,从中去把握一个社会中人们如何在他们自己人之间表现自己,以及他们如何向外人表现自己。这种研究工作本身同文学批评家分析文本的方式相似,所以阐释人类学也同解释学一样遵循着“阐释循环”的原则。

  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出发,用阐释人类学的方法去接近“地方性知识”,这种新的倾向在人类学的内外都产生厂相当可观的反响。比如美国人类学界近来兴起的“人类学诗学”(anthropological Poetics)一派,提倡用文学和美学的手段(如撰写诗歌和小说)去传达田野工作者的实地观察和体验,避免过度依赖西方式的理论概念框架(参看拙文《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述评》,《文艺研究》,一九九六年第三——四期)。另一方面,地方性知识及其认识方法也招致了一些非议和批评。有人指责阐释人类学缺乏预见性、复现性、可证实性及形成规律的能力;也有人说它“公开地自由从事神秘活动”;还有人把它等同于主观主义和唯我论,或者是走过了头的相对主义(参看沃特森《重写文化》,见《重新把握人类学》,理查德·福克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第87—88页),等等。面对这些批评,人们也不免产生疑虑:“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究竟是人类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福音呢,还是其丧钟呢?

  我想,它至少可以看作是老式的社会科学范式的丧钟,甚至危及到“科学”本身的合法性;从人类学和社会科学走向更加具有人文性的“软”科学方向这一点看,它当然是一种诱人的福音。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诲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二000年三月版,24.80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叶舒宪]文明 / 野蛮
下一条: ·主位(emic)、客位(etic)
   相关链接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克利福德·格尔茨]通往一种关于现代思维的民族志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李牧]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邱国珍]区域民俗与地方性知识——《外婆门口是饶河》序
·[潘盛之]本土研究与“异文化”视野·[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