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
  作者:钟敬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3-20 | 点击数:18125
 

  二、建立学派的可能性

  ⒈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看

  提倡中国民俗学自己的学派,还要考察它已往的基础,分析它的现代科学史,加上两千年的史前史,看看它本身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自己发展的途径?我想,这个看来是很显著的。

  首先,从先秦到近代,中国人对民俗的理性认识,就很有自己的特点。在历史上,各个时代、各类学者之间的看法也有差异,比如司马迁就不同于班固。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很明显:那就是象班固这样的历史学家,他们对待民俗,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评价和议论的,他们所发表的有关观风知政的言论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俗观的一个方面。

  其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民俗记录的历史文献看,很多都是从回忆的角度来记录的。大家想想看,许多古代的民俗志著作,例如象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宋代《梦粱录》,和现代的《杭俗遗风》等,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反复地看,发现它们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历了太平盛世的生活,后来社会变迁了,朝代更替了,本人的人生境遇也发生了转折,这时,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最容易引起的思想反映,就是对原有民俗的亲切回忆和依恋感。他们在强烈对照的刺激下,回忆过去习惯了生活,还特别容易发现其中的民俗特点。例如,《荆楚岁时记》的作者宗懔,就从南朝被弄到北朝去,离开了南方,离开了他的故国,在北朝里面生活,这在他是很不习惯的。他在这种身处异乡的感受中,在通过新朝看旧朝的不同经验中,撰写《荆楚岁时记》,这是什么意思啊?这不分明是一种回想式的描述和审视吗?《梦粱录》和《杭俗遗风》的撰写,也都是这个样子。从主观上讲,它们表达了作者的文人情思;从客观上讲,它们又传达了一种在社会历史急剧变动时期对安定的民俗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以及通过叙述民俗社会抒发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想象。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一些。

  我没有仔细去对比国外的著作,但不管怎么讲,这类特点,在世界民俗学史上,恐怕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吧。至少,它能证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在记录、编纂民俗资料的勤奋上,在考察民俗现象的方式上,乃至在叙述民俗文化的态度上,都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性格。中国的民俗学,从来都是中国人用自己的眼睛、心灵、情感、人生经历和学理知识来创造的学问,是中国人自己在描述自己的民俗志。这样的文化遗产,难道不值得我们后人珍惜吗?

  固然,五四,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时代。那时,中国人眼见西方文明的进步,觉得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因此,一时什么学问都向西方学习。仅以民俗学来讲,当时受影响最多的就是英国人类学派。他们的观点和方法,在早期中国民俗学者的故事和神话等研究方面都留下了痕迹。但是,平心而论,即使在这个描红格子的时期,中国民俗学依然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比如,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和民间文学运动史上最有份量的文章之一,是顾颉刚先生写于1924年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但它不是抄人类学的、或其它学派的什么东西,而是中国学者自己的创造。在这篇论文中,顾先生第一次使用了历史地理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理论。顾颉刚的学术观点,自然是五四思潮的产物,但是在民俗学的学术上,他搞的是本土的学问。他的民俗学著述是民族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能够奠定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基础。他的《孟姜女研究》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个鲜明的优点,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70年来,一直是压卷之作。

  再如江绍原先生,他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他虽然应用了英国弗雷泽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民俗现象,但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结论还都是中国的。他做的还是中国学问,而不是替英国人搞学术批发。总之,我的意思是说,即便在早期描红格子的时候,中国民俗学者也是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的。

  ⒉从学科发展的当前形势看

  那么,我们过去在学术意识不大自觉的时候,都这么走过来了,虽然有的时候,步子不那么坚决、不那么踏实,但还是在走自己的路。到了现在,就更应该加强这种独立性了。因为,我们已经成人了,更何况,我们现在是在自觉地从事中国民俗学的建设呢?

  当前的形势也是比较好的。解放后,尽管有一个时期,作为整体的民俗学被打入了冷宫,但上面提到的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救了我们的学科,还使我们的学科活了起来,也使我个人活得更加有意义。假设没有这八个字,中国民俗学就不可能有当前这么好的形势。象国家规定在大学里面开设民俗学的课程,还陆续授予了民俗学硕士、博士等各种学位,这在从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这20年来,在解放后建立的民间文学机构的基础上,很多省、市又成立了新的民俗学机构,队伍还相当壮大。各地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的搜集整理活动,投入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参加了中国十套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这是新时期上马的一项浩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工程,现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这项工程中,各省市完成了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的工作,相关的省卷本也在陆续出版。一些地方在新修地方志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方言民俗部分的调查和写作,有的省市还出版了民俗志,并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象《河南民俗志》和《江苏民间文学志》等。另外,还出版了不少专业理论书刊,它们比起过去这方面的著作,一般在资料上要搞得多一些,在理论上也挖得深一些,这些就是我们在学术上的进步。

  但我们不能停在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前进。要前进,就要加强我们的学科意识,加强我们的计划性。为此,我们就要建立自己的学派,以促进中国民俗学下一步的发展。

  ⒊从兄弟学科的发展趋势看

  最后一点是旁证。谈谈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学、民族学等,都是民俗学的兄弟学科。但前者是世界性的,只有民俗学是一国性的。例如,英国人类学,是以研究英国以外的异文化为主的;德国民族学,是以研究德国以外的异民族为主的,等等。现在虽然他们也在反思和改变,但其主要研究对象还是别国,至少不限于本国。不象民俗学,一直守着本国的阵地。

  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怎样呢。它们在本世纪初传入我国,经历了大革命、抗战……,后来基本都同在外国的发展不一样了。他们的学者,大都是搞我国的东西。象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一开始就研究中国的乡村,而不是象外国人那样,研究国外的原住民。中国的民族学,也一向研究国内的民族,而不是去研究南洋土人、非洲原住民、或印地安人;特别是解放后,他们主要从事了国内的民族问题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近两年,一些中国的青年人类学者还提出了学术“本土化”口号,其实,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一直都是本土的。不管怎么讲,这两个学科,在国际上,都是研究世界各民族的,但在中国,都本土化了,因此,他们的成就,就自然要成为一种中国学派,和外国人的研究不一样的。这就成为一个旁证,即他们的走向可以供中国民俗学者参考:这些原来研究异文化的学科,到了中国都本土化了,这至少说明中国本身的东西已经够多了。

  民俗学本来就是一国的学问。所以,中国民俗学必须在学术上形成中国特色。这不仅是一种大道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意识到它,并去发展它。现在的条件好了,学术积累增加了,相邻学科的民族化走向也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不能再东依西靠,要建设自己独立的学问,做出自己的成绩,以丰富世界文化的宝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民俗学的叛徒
下一条: ·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