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11890
 

  

《书品》2002年第4期上的书评
于 涛

  时间是什么?对于习惯了每日里穿行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人们来说,时间似乎已经简化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所带来的昼夜交替,表盘上秒针、分针的机械运动。似乎人们已经永远忘却了树枝已经催生出的嫩绿的新芽,娇艳的花朵已经绽开的笑颜。
  这对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来说,时间的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了。可是,这种必然难道要以流失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代价吗?正是沿着这一思索的路径,萧放博士推出了他的最新力作《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该书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溯源篇包括三个部分,把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表述——岁时,置于民俗形态中,揭示了岁时观念的产生,考察了中国民众在时间感受、时间认知、时间操作上的宗教、政治色彩,指出了家族伦理与历史伦理构成了岁时节日的两大要素,岁时文化传统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凝聚民众情感,传承历史,延续和再造社会活力的深远意义。
  鸟瞰篇包括十四节,分别展现了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浴佛会、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朔、冬至、祀灶和腊日的由来、演变及其文化内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民众时间生活的画卷。
  作为一本历史民俗学著作,《岁时》在注重学理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恰如作者看到春节里大红的对联贴起来、震耳的爆竹响起来、翻腾的龙舞舞起来的时候,激荡的心情化作由衷的呼声:“我们是中国人就该过自己的节。”(见该书第114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山曼]《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
下一条: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