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乌丙安]灾害民俗学新课题:面对洪水、干旱、地震等大灾大难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30 | 点击数:7873
 

  学者们还认为:在中国可能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导致了特殊的气候格局,常年洪水频发,已经不是躲过一次洪灾就能解决的问题了,所以才有了大禹治水的民俗故事。世界历史考古也做出推断认为:中国上古时代部落几乎都生活在地势高的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而不是肥沃平坦的中原地区;而且就在同一时期的上古文明的埃及、波斯、巴比伦以及中国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个纬度,大概就和更为远古的冰川融化与大洪水频发有关。可见从那个时代以后洪水灾害及人们的受灾、禳灾、治水、防灾和救灾等等,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历史民俗文化生存经历。

  说罢了大洪水之灾,还不得不转到大旱之灾以及由旱灾引发的多种虫灾,比如蝗虫之灾等等。在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中,旱魃是与洪水神话相对应的厉鬼神话传说的主角。说到旱灾,民俗学者都会用古代“后羿射日”的神话做例来说明古人与旱灾做斗争的理想。羿射日神话的表述很具有为民除害救灾的意味。“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万民皆喜。”古代的文献记载如下:《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仅记载了大旱灾情严重,还记载了大旱后果带来的虫灾。《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所之国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应龙,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论述大旱和久雨时说:“阴阳相混,旱湛相报。”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祭旱求雨的信仰仪式,《公羊传•桓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左转》里也记载初夏之时求雨之祭称雩,在《春秋•谷梁传》里记载:“人力尽,是月不雨,则无及矣;是年不艾,则无食矣。”“天子雩上帝,诸侯雩上公。”历朝历代多是天子诸侯亲临南郊,躬身自责行祭,令童男女几人,手持雉羽而舞,吁嗟求雨。在《周礼•地官舞师》中还有关于旱祭求雨舞蹈“舞雩”的记载。早在周代就有在大旱之年各地清除“旱母”的巫术,或在山野林间寻觅挖掘怪兽凶尸,处以极刑,禳灾祈雨。甚至有的诬陷妇女为“旱母”,血腥残害,用作牺牲求雨。史书列传也有记载。如《梁书•安城康王秀传》附记有:南浦侯“出为戎昭将军,吴郡太守。所临必赤地大旱,吴人号‘旱母’焉。”难怪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七月三日》诗中记载:“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直到今天,山东、山西乃至中国西北、东北各地都还有关于旱魃或消除旱魃的种种民俗文化记忆的传承。

  在水旱两大灾难面前,做为农耕文明古国的中国民俗传统,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事象。其中,千百年来遍布城乡的龙王庙的建制正是最大的特征。龙王庙会的香火,除了特定地域的洪灾年份祈求制止洪涝灾害的祭祀外,更多的频繁不断的祭祀香火,几乎都是为久旱无雨的大旱灾举办的。多少世纪以来,在古老的官方民俗志从书里,都有民众求雨传统习俗的记载和描绘,包括“文求雨”(又称“善求雨”)和“武求雨”(又称“恶求雨”)的详细程序和民众靠天吃饭与和天斗争的被逼无奈。一句谐趣自嘲的俗语“大水冲了龙王庙”,道出了众百姓生灵在无情大灾临头时的叹息。以至于由水旱灾害引发的蝗虫灾、瘟疫灾的扩大蔓延形成的民间六月六祭虫王;自南宋以来各地都有当地祭祀“驱蝗神”的大型迎神赛会活动,明清两代在开封一带流行有正月十三祭“驱蝗神”刘猛将军庙的习俗,会期间当日夜晚,民众齐集庙前,鸣锣击鼓,架木柴成井字形,举火点燃,烈焰冲天,名曰“烧蝗”,随后众人持火把呼啸而去,或奔向田亩,显示灭蝗。此外,各地各民族风行的送瘟神、驱疫鬼习俗等等都是民俗学面对的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灾后抚慰灾民心理创伤等重大课题。

  从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也可以清楚地证明,水旱大灾在中国的频繁发生已经形成常态化。也可以说中国的几千年农耕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灾害苦难的历史。据国内外研究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权威学者们的一致看法认为:在所有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中,诸如地震、山崩、台风、海啸、火山喷发、洪水以及急性传染病等爆发性的灾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类似于旱灾这样的渐进性灾害,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纵观中国历史,旱灾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苦难,给中华文明造成的破坏,要远比其他灾害严重得多。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在其关于中国人口历史的研究中即曾断言:“旱灾是最厉害的天灾。”距今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伊洛竭而夏亡”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大旱灾记录。这些学者查阅了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史志书上的民间辑录,做出了接近确实的统计数字。据查《邓拓文集》第二卷《中国救荒史》的统计结果: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旱灾共1074次,平均约每3年4个月便有1次;水灾共1058次,平均3年5个月1次。旱灾发生的频率总体上大于水灾,不得不令人深思。同时,就历代各地民俗歌谣考察,对应历史上的统计后果,可以发现,旱灾引发重大饥荒的频次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死亡规模,更非其他灾害所可比拟。单就中国历代二十五史官史的资料统计可见:自汉代以来,因各类自然灾害导致求生性的人食人事件经常周期性地发生,而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由旱灾引起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共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221次,其中水灾65次,飓风53次,瘟疫46次,旱灾22次,地震21次,但各灾型的死亡人数并不与其发生的次数成正比,尤其是旱灾,为数仅居第四,死亡人数却处于诸灾之首,共计30393186人,占全部死亡人数(42737008)的71%。而且从明代,经过清代,直到民国时期更加严重,愈演愈烈。其中1876—1879年的三年华北大旱灾,山西、河南、陕西、直隶等受灾各省共饿死病死人口950万至1300万,最高估计多达两千余万人;1892—1894年晋北大旱,死亡100万人;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河南1省死亡人口约300万人;1943年广东大饥荒,死亡50万人(一说300万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由旱而荒并因之导致大规模人口死亡的事件,仅仅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次,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中国灾情报告:1949—1995》公布的数字,即已造成千万人以上的人口损失,可见旱灾危害之巨大。至于特大荒旱惨烈的灾情,在民间谣谚、民间小调、民间小戏、民间大量的口头传说和口述史中、地方志的记载中广泛流传,影向、响深广。例如,。明万历43年至44年,山东全省连续两年遭遇大旱,饥民“咽糠粃,咽树皮,咽草束、咽豆萁”,大多数人最终都难免一死,“或僵而置之路隅,或委而掷之沟壑,鸱鸟啄之,狼犬饲之,而饥民亦且操刀执筐以随其后,携归烹饫,视为故常”。众多家庭纷纷卖妻鬻女,以求渡过难关,故而各地广泛流传着“添粮不敌减口”,“卖一口,救十口”等民谣在《古谣谚》中多有记载。崇祯后期持续七年之久的全国性大旱,更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南北各地普遍出现人吃人的惨剧。许多并非传说的真情实录多被文人收集辑录,像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等古籍,都有令人怵目惊心的记述。这些触及民俗生活底层、触及民俗信仰心灵并触及民众生命极限的大灾大难,却多年来没有引入民俗学的研究视野,这不能不引起民俗学人的思考和关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亓明曼]经济民俗学:探索认同性经济
下一条: ·[刘锡诚]时代特色与文化精神
   相关链接
·[陶子煜]当局者观·[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王晓葵]灾害应对与强韧性社会构建的民俗学视角·[刘佩川]灾害叙事视角下的祈雨习俗研究
·[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和利用·[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
·[山田仁史]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沈燕 王晓葵]灾害记忆何以传承·[杨利慧]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
·[杨利慧]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王晓葵 雷天来]“祭祀”与“纪念”之间·[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
·[卡尔·林达尔]卡特里娜飓风传说:有权犯错、幸存者对幸存者的故事讲述和疗伤·[李永祥]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神话与文化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