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端午时节唱龙秀
  作者:记者 马喜生 朱晋   摄影/图:记者 胡国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4 | 点击数:11318
 

  轶闻

  昨天,66岁的卢锦全持着龙舟说唱的道具,站在自家门口,向记者重现了当年民间艺人挨家挨户说唱的场景。

  龙舟说唱又称“唱龙舟”,主要分布在城区及水乡地区,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曲艺之一。每年端午节期间,龙舟说唱艺人便穿街走巷、挨家挨户演出,只为求得主人家一碗米或几分钱,他们因在端午期间表演,亦被人称为“龙舟佬”。

  中山大学民俗专家叶春生教授所著的《岭南俗文学简史》考据,龙舟说唱“产生于明代末年或更早”。龙舟说唱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内容既叙事又抒情,四句为一组,句末一字押韵。说唱内容不单单为龙舟,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说唱内容丰富驳杂,使它超越了只能在龙舟月里演唱的局限。据说东莞有些民间艺人每年春节也上门说唱,以贺喜为主。

  有一种说法是粤曲吸收了龙舟说唱的腔调和句式,并有专门的一类粤曲叫做龙舟说唱。如果这种说法准确,那么龙舟说唱便变成说唱时间上超越龙舟月、歌曲内容无所不包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

  艺人曾靠龙舟说唱谋生

  读者要了解龙舟说唱,必须先了解它曾作为民间艺人为求一碗米的谋生手段。

  昨天,66岁的卢锦全持着道具,站在自家门口,重现当年民间艺人挨家挨户说唱的场景。声腔短促、内容诙谐,伴着锣鼓声响起:“水滴滴,水流流,两朵红花在面头。阿姐有钱嫁得远,阿妹无钱嫁惠州……

  龙舟说唱的道具有一面小锣、一面小鼓、一支鼓槌、一只小龙舟、一面锦旗。锣鼓挂胸前,锦旗围小龙舟,旗上印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话,道具准备妥当后,艺人就左手拿小龙舟,右手拿鼓槌敲打锣鼓进行演唱。

  卢锦全是东莞石碣镇戏剧曲艺分会锦泉曲艺社负责人,在孩童时候,便尾随着这些民间艺人满街跑。可以想像,响亮的锣鼓声和通俗押韵的唱腔在艺术形式贫瘠的年代,颇能吸引小孩子的好奇心。

  众所周知,东莞端午划龙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持续半个月之久。每年一到端午节,这些称为“龙舟佬”的卖唱艺人,胸前挂着小锣小鼓,边唱边敲,挨家挨户卖唱。有不少民间艺人还是盲人,他们对报酬的要求不高,每家能施小半碗米便已满足。龙舟月一过,这些艺人恢复耕作。由于龙舟说唱能叙事能抒情,而且内容都以吉利话为主,于是有一些艺人便改变说唱内容,尝试在春节时候卖唱,也很受百姓们喜爱。

  粤曲唱腔融入说唱中

  中山大学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所著的《岭南俗文学简史》称龙舟说唱“产生于明代末年或更早,是粤方言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歌谣之一。”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顺德龙江一破落户子弟通过改变木鱼歌腔调始创而来;一种是由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时向龙王爷口唱消灾纳福、驱邪保境的颂词演变而来。珠江三角洲广大城乡曾分布有大量职业或半职业民间艺人,全为男性。

  据东莞老艺人口述,龙舟说唱的出现比粤曲还要早,与南音、木鱼歌、咸水歌等先后出现,是古代东莞流行广泛的民间歌曲。不过,也有资料认为粤曲出现的年代更早。虽然各种资料和说法在龙舟说唱和粤曲出现时间先后上互不相让,但粤曲生命力更为旺盛不容置疑,它的唱腔影响了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本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谋生的一种手段,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早期几乎没有成文的唱本,靠师父带徒弟口口相传,尽管它的腔调和节奏已经形成习惯,但在一些说法上也接受了唱腔优美的粤曲。

  这种说法得到卢锦全的认可,他从小学唱粤曲,演唱龙舟说唱时,处理曲中韵脚和过渡时,自然而然用上了粤曲的唱法技巧。

  目前,东莞能表演龙舟说唱的人,大多早期接受过粤曲熏陶和训练,从他们口中唱出的龙舟说唱更是有了粤曲的韵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腾讯-南方日报 2012年06月15日08:2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少数民族背带传承文化
下一条: ·杨柳青年画:不老的风景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