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郭淑云]“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
  作者:郭淑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 点击数:11475
 

 

内容提要:“萨满”一词的词源和词义问题,是萨满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歧义。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各种说法的基础上,对“萨满”词源和词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萨满;词源;词义;满—通古斯语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558(2007)01—0158—06

用语言学的方法,对萨满教术语进行词源学分析,对于揭示萨满教起源问题、历史问题与实质问题,均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萨满教研究中,对于“萨满”一词词源的界定和词义的阐释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萨满”一词首次以书面语出现,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17世纪下半叶,在艾瓦库牟大主教一行人的西伯利亚旅行中,指挥官十分渴望知道此次远征的运气,便请附近的通古斯萨满预测。艾瓦库牟大主教却将萨满视为对手,通过祈祷阻碍萨满的预测,与其展开竞争。结果萨满预测天气失准,大主教获得了胜利。在大主教所写的报道中,首次提到萨满,并指出了萨满的宗教作用。从此,在游记、俄国文献和传教士的活动中,“萨满”用以指称发现于西伯利亚社会的宗教职能者。西方了解这一名称则是一个世纪以后的事了,主要得益于一些旅行家的游记。
 “萨满”一词最早是由到西伯利亚的旅行探险者引入学术界的。17世纪后半叶后,俄国和欧洲的旅行家、探险家和民族学家纷至西伯利亚旅行和考察,发现当地通古斯人的宗教信仰萨满教及其宗教巫师萨满迥别于西方的宗教体系,难以用已有的宗教术语来表述他们的宗教形态,只好因袭其传统,仍称其宗教巫师为“萨满”,并依此称其宗教信仰为“萨满教”。在此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旅行家、探险家、民族学家和宗教学家们先后在北美、南美、北欧、北极、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大洋洲等地发现了在类型与功能上与通古斯萨满教相似的宗教现象,遂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宗教现象统称为“萨满教”,“萨满”也由原来通古斯人的民俗用语上升为学术用语。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萨满”一词所具有的双重含义始终并行不悖:在通古斯语族社会,人们使用它仍仅指本民族的宗教巫师;在学术界,“萨满”一词则成为意义广泛的学术用语。
 “萨满”这样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名词,在萨满教早期研究史上,就备受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两种颇具倾向性的观点,即“萨满”词源外来说和土著说。早期研究东方学的西方学者多持外来说,主张“萨满”一词是自古以来就进入通古斯和蒙古的一个外来语,认为“萨满”一词源于印度巴利语的Samana,即梵文Snamana,意即“乞丐之僧”转讹而来。① G. J. 拉姆斯登(G. J. Ramsfedt)和史禄国(S. M. Shirokogoroff)根据语言学和民族学、历史学资料,再次肯定了“萨满”源于印度语的观点。前者在《阿尔泰语言与其他民族语言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中亚古民族吐火罗经(Tokharian)中的“和尚”一词是Samane,粟特语(Sogdian)的Smn一词可能与通古斯语的Saman划等号。后者则在《Sramana与萨满》(1924年)一文中指出:Saman一词似不属通古斯语中的原生词,而是源于印度。东方语言学家波普也同意此说,断言必须把萨满和沙门这两者联系起来。② 由于持外来说者不乏通古斯专家史禄国和东方语言学家波普等权威人士,其从“沙门”和“萨满”语音相近、宗教内涵相近的角度论证“萨满”来源于“沙门”③ 似有合理之处,因而,此说在萨满教研究史上曾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20世纪初,J.尼米赫(J.Nemeeh)和B.劳弗(B.laufer)分别对“萨满”词源印度说提出质疑。他们在分别著述的《伊斯兰世界中“萨满”的含义》(1914年)和《“萨满”词源》(1917年)二文中指出:由于通古斯语saman与突厥—蒙古语系一些语言的对应词的首辅音字母发音相同(如突厥语的K、雅库特语的X、蒙古语的TS或C等),推断该词源于突厥—蒙古语系。
  И.Э.费舍尔最早提出“萨满”词源通古斯语说,为“萨满”词源土著说开启了先河。19世纪上半叶,东方学家兼汉学家Н.Я.比丘林依据中亚萨满教资料,也得出“萨满”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的推论。④布里亚特学者邦萨洛夫则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证,认为“萨满”一词由满语Saman而来。Saman之词的词根Sam常见于满蒙二民族语言中。⑤20世纪以来,“萨满”词源通古斯语的看法普遍为学术界所接受,当代许多萨满教专家均持这种观点,由匈牙利杰出的萨满教学者维尔莫什·迪欧塞吉(Vilmos Dioszegi)撰写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80年版)、由米尔奇·埃利亚德撰写的《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和由美国人类学家伊丽莎白·培根(Elizabeth E.Bacon)撰写的《美国百科全书》(1978年版)均从此说。美国萨满教基金会主席迈克尔·哈纳也指出:“萨满,来自西伯利亚通古斯民族的语言,并广泛地被人类学家所接受。”⑥
应该说,国外学者主要基于西伯利亚通古斯语族民族语言志资料得出的“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的见解是确当的。然而,由于西伯利亚通古斯语族的一些民族多无本民族文字,其中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中国的古代民族,所以,很难在中国之外寻找到有关“萨满”一词的历史语言学资料,包括其历史起源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等。而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献中的有关历史语言学资料不仅为此说提供了支持,而且提供了可据以追溯其历史源流的有力证据。
我国素有治史传统,官修史书和各种历史文献浩如烟海。这些历史文献对我国北方民族萨满和萨满教的记载不仅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为中国学者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关于“萨满”词源,早在12世纪,南宋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中就有记载:“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这则世界上最早记载萨满事迹的史料明确地说明,“萨满”(即珊蛮,满—通古斯语Saman不同的汉语音译)一词是女真语,意为年长的女巫。《奉天通志》载:“《柳略》所云病重跳神,盖即巫医,满语所谓‘萨满’,今俗所称‘叉马’也……”⑦ 可见Saman一词从女真语到满语的一脉相承性。近现代我国通古斯语族的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民族语言学资料也表明,萨满是这些民族宗教巫师的共同称谓。由此我们认为,“萨满”一词源于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女真人所操女真语,由女真人后裔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所世代因袭,其语音和语义的传承均相当稳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贾晞儒]试论青海民族语地名之研究
下一条: ·[何俊芳]也论我国民族的语言转用问题
   相关链接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敬文沙龙|色音:中国萨满信仰研究百年历程
·[于洋]萨满文化的疾病观念与仪式治疗·[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叶舒宪]创世鸟神话“激活”良渚神徽与帝鸿
·[曲枫]两种语境中的萨满概念分析与萨满概念重建·[高荷红]傅英仁讲述的神与神话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宋娟 尹丽娜]黑龙江省宁安市镶黄旗尼玛察(杨)氏鹰神祭的传承
·[乌丙安]萨满世界的“真神”——萨满·[于洋]“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
·[徐琦琦]宁古塔地区满族萨满祭祀变化初探·[施立学]长白山满族医药文化
·[色音]蒙古族萨满文化:变容与保护 ·[唐卉]“史诗”词源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