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3 宗教是一个有用的跨文化概念吗?
魏乐博(Robert P.Weller)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中国的土地上,精神之花蓬勃绽放,各种宗教活动多姿多彩。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既包括一年一度对乡村神灵庆典的重建(其中一些活动再次吸引着数千万人参与),也包括信仰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制度性宗教人数的剧增。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复兴的儒教(如果它也可以被称作宗教的话),再次被人们讨论。这些变化已经影响到亿万人。
如果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借鉴,那么经济的增长可能会继续推动这个数字的增长。当然,世界各地的实际经验使我们反对一种观点,那就是现代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世俗化。我们需要接受另一个观点:高水平的宗教信仰与政治健康、经济成功并行不悖。
要理解这些变化,我们面对的困难之一,就是“宗教”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曾经根基于西方初期的现代化。在此之前,拉丁语religio的前身,仅仅是指一个特殊的僧侣传统规范。例如,“本笃会”(或译为本尼迪克特教团,天主教隐修会之一。创始人是意大利人Benedictines)作为一个宗教团体,普通的农民是不参与的。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其中包括像祷告、听布道这类的活动,这些已经是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宗教的一部分。仅仅是在宗教改革后,“宗教”这个词才获得了它的现代形式,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信仰形式,伴随着神职人员和神圣教义进入了志愿性的教会。
宗教是一个有用的跨文化的概念吗?在中国亦是如此吗?
类似的争论不一而足。例如儒教是不是一种宗教?这个问题的提出,仅仅是因为宗教是一个来自不同时空的范畴。这些问题对于地方性的神庙崇拜是重要的,因为宗教这个范畴并不能简单地适应这些崇拜现象。
对于中世纪的欧洲农民来说,地方性的崇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与此相反,中华民国初年试图把一些信仰实践活动强行列入宗教的范畴,就已经给当时的宗教政策制定带来了困难。
因此,李向平教授在这本书中的研究方法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他从实践的机制把宗教问题与宗教的信仰分开,在学术界和政策领域中提出了不同于固有观点的见解,从而为中国宗教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李向平认为,与其聚焦于信仰是否有意义的问题,还不如集中讨论人们如何信仰的社会后果,并对此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给予了新的诠释。例如,各种各样的中国信仰传统如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们将构成怎么样的社会结构?良政善治的结果将会如何?中国为什么有如此众多而不同的信仰?她们将走向何方?
李向平教授作为方兴未艾的中国宗教研究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对于这些问题做出了探讨,值得人们予以深切的关注。
2010年1月于美国波士顿大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