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乌丙安]文化记忆、文化修复、文化主体
——端午节后的“非遗”所思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8377
 


  2010年端午节是自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于是,在同一个城市过同一个节日,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节会制式:一种是传统的民众自发的过节制式;另一种则是由政府主办、策划的“端午文化节”,组织若干专业表演团体,动员大批大中小学生参加各种所谓板块、乐章、场次或各个子项目的演出,调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等打造节会。

  民俗传统节日是谁在过?

  文化记忆是传承的基本机能

  文化记忆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得以沿袭、传承的内在心理机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也毫不例外地成为传承的最基本的机能。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记忆一旦遭受外力的强力干预而断裂或消失,就会造成文化历史的残缺、衰落或衰亡,必然阻断了该族群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在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传统的议论声中,学人们努力回顾和考察传统节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是,面对似曾相识的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产生民俗节日的农耕文化根基与构成民俗节日习惯规则的深层文化记忆,就成为更重要的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文化连同它的民俗节日传承的链条曾遭受急速断裂,使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形式不仅变得异常支离破碎,黯然失色,先后使几代人失去了太多的文化记忆,其中也包括失去了独具中国农耕文明特色的节日民俗的文化记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如何诊断这种被迫造成的节日民俗自发传承链条断裂的后遗症,如何治疗至少两代人失去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传承的后遗症,成为当务之急。

  由此,唤醒全社会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自然是必要的,特别是积极全面普查并寻觅那些被迫隐蔽传承的节日民俗文化记忆,激活民众与生俱来的代代相传的积层丰厚的民俗信息,使它们自然而然地整合成适合当今民众需求的多样性节日民俗文化生活就更是必要的。

  民众自我保护文化记忆和自觉传承文化记忆是关键的关键。

  在节日民俗文化记忆的觉醒方面,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人们都注意到,许多年事已高的节日民俗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是近年来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重要依据。

  文化修复使文化更加完美

  在抢救过程中要不要对缺失、损坏了的节日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修复?怎样修复?由谁来修复?有的人回答是:“陈谷子烂芝麻”就是要抛弃,“四旧”就是要砸烂。有的人回答说:既然是跨越式现代化高速发展,那些陈旧的古老节日文化又何必一定要保留下来呢?完全创新不是更好吗?但是,传统节日的产生自有它深刻的、为千百年来民众认同的成因,延续也有它自身的生命力得到民众的认可;因而,节日民俗文化遭遇破坏时,民众自发的自我文化修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惯。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为世世代代传袭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从来都与民众生存生活的期盼和愿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民间歌、舞、乐及其它游艺民俗项目都紧紧地联系着各种节日、庙会的原生文化内涵。

  目前,在节日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化修复的传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节会习俗的多样性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不断挖掘和修补,使近几年的节日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起来,人们也越来越懂得了真正代表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和现代化发展并不矛盾,而是更加相得益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锡诚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建民]“非遗”保护应激发少数民族主体性
下一条: ·[苑利]非遗的去伪与鲁迅的担忧
   相关链接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