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近代以来遭受了一个被现代性所殖民的过程,民俗成为知识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于是有民俗学或多学科民俗研究的发生与发展。这种由比较简单的意识形态和更加简单的政治方案所规划的再造日常生活的工程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日常生活蜕变为文化遗留物。近30年的社会进程重新把文化遗留物复兴到日常生活中,其中一些部分重新成为公共文化。民俗学群体如果把知识生产定位于对这个自发过程的学术和思想自觉,就有机会在利用后现代思想氛围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享太平”创造知识条件的同时成就自身的事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日常生活;遗留物;民俗复兴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3-0006-09
王子成青蛙,仙女变田螺。
所幸故事并不就此结束。
梁祝化蝶,蝶会化回梁祝吗?
那要看是否处于“后现代状况”。
引论:寻找把握中国民俗学路向的学术框架
中国的社会科学是因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而产生的,它被建立的动机是解答现代化问题。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解答现代化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的同时,它也制造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当然,它承诺继续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从民俗学的学科史就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内在的紧张关系和诡异局面。民俗学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核心学科,不仅因为民俗学的知识生产在型塑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中发挥过关键的作用,并且有机会在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在重塑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日常生活现实的关系上做出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贡献,而且因为民俗学所研究的“俗”是以民族立国的现代国家的文化根基,而“民”是民主政体的政治根基。民俗发生于其中的日常生活应该是整个社会科学的知识兴趣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民俗学与日常生活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内在地注定了它在社会科学中应有的位置。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对民俗学事业拥有更加乐观的预期。
回顾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展望它的发展前景,我们不能不联系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过去150多年不断被批判、反复被否定的遭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心理都被持续的冲击扭曲得颠三倒四。一种可以心安理得、泰然处之的日常生活,或者至少不受外部力量强制介入的日常生活,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多少年来都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近代以来不再具有不受干预的正当性,这在过去是民俗学参与制造的后果,这在现在也是民俗学要参与解决的问题。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人民可以奢望一种自在、自得、自由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原来可以轻易被牺牲的日常生活领域正在成为重点关怀的对象。相关的许多问题的提出与探讨,因其成因与解决之道都与民俗学纠结在一起,所以也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们要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的格局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历史遭遇中看待我们的民俗学,“遗留物”(SURVIVALS)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遗留物”是西方人类学和民俗学在学科初期广泛采用的一个关键概念,但是它失去运用价值已经许多年了,因为它在理论上所归属的进化论在上世纪20-50年代受到了功能论的有力冲击而难以自圆其说,学者们不再有强烈的兴趣通过“遗留物”获得古代乃至原始的社会的信息。但是,“遗留物”概念在中国的遭遇却是另一个故事。虽然它在中国学界不再流行的时间也有十多年了,但是我在这里想把它重新激活,让它具有新的理论意义。我还是把它放置在时间的维度之中,不过,不是把它作为一个重建历史的概念,而是作为一个观察社会过程的工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