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79年11月17日下午2时半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教师参考室
摄影:乌丙安
(接老照片4的故事)第二天下午两点钟一过,我就准时到了图书馆,隔着玻璃窗一眼就看到钟先生正坐在教师参考室一进门左侧第一张写字台处,这是他搬入红楼以前几乎常年固定的写字台,那个时期的文稿、诗稿大多是在这里写成的。我进入参考室后,见老师正在专心看一份材料,就没有惊动先生,拿出我的135傻瓜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过午的冬日阳光从侧面照来,在先生的肩臂上、手持的书页上,撒下了一抹光辉,使先生的大框眼镜反射出两个特强的亮点。我照相的技术虽然算不上太合格,但作为老师的剪影,我自己倒觉得不赖!那正是他老人家的“标志性”神情,没错儿!
钟先生找我主要是因为他要在这里马上起草《民间文学概论》的前言,需要我提供主要的编写工作情况。我大致汇报了几个过程的重要做法和大家积累的经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介绍了分章撰稿人的前期成果,建议前言要署名分章撰稿人,表明文责自负的意思,请先生考虑一下。钟先生也很谨慎,他认为应该是完全的集体编写成果,不管是“概论”分章撰稿人的文稿,还是“作品选”分担人的编选,一律不署名,就连编写组的名单也不是按章节撰稿顺序,而是以笔画顺序排列。我坚持分章责任制,先生考虑的是成绩是大家的,还是共同做成的为好。最后就按照先生的决定做。在这张写字台上,先生写成了那本有学术史价值的概论前言。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 2009-01-08 16:55:58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