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中国生态社会史学刍议
  作者:高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15 | 点击数:3024
 

  近些年来,学术界已就研究人类社会本身的规律必须要确立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这一点达成了共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揭示出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限于地理环境能为人类提供自身繁衍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场所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多的、内在的联系。因此,生态史学逐渐成为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笔者近些年来也在从事人地关系的研究,在此就开展中国生态社会史学的研究谈点浅薄的见解。

  首先,开展这项研究,既是符合新时代对历史学研究新要求的一种反映,同时也符合将中国生态史的研究与中国社会史的研究紧密联系的新的学科要求。事实上,从20世纪中国社会史学和中国生态史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看,生态史与社会史研究之间的交融性已越来越明显。那么,什么是生态史呢?生态史,又称环境史,是受到二次大战后所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影响与推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率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从环境史的概念看,它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历史上人地关系以及以自然为媒介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与反思自然改造史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和迅速传播,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史学理念和视角;就环境史的研究内容看,它早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便以‘历史地理学’的形式发展了起来。而就目前环境史的研究方向来看,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探讨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致力于重构过去的自然环境,以正确理解历史上的自然界本身。所以,环境史又被称为生态史;其二是探讨历史上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三是研究历史上的某一社会与国家政治及政策的关系;其四是研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环境意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生态史的理论及其思想根源,实际是由西方思想史上诞生于希腊文明中的原始的环境决定论发展而来的。同样,现当代获得迅猛发展的中国社会史学,也一样受到过来自西方社会史学新理论的影响。20世纪初,由于受到西方历史学新理论的影响,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首先提出要开创社会史研究的呼唤,从此作为中国历史学重要分支之一的社会史,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兴起,并经历了自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初步发展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以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为主的社会发展史研究时期,80年代以后以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等级结构、血缘社会与社区、区域社会史、人口与社会保障、生活方式与生活习俗等为重心的各个方面获得蓬勃发展的三个大的时期。所以,无论是从生态史和社会史产生、发展的历程看,还是从生态史应与社会史紧密联系的学术要求看,中国生态社会史学科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生态史与中国社会史学术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科技成果的高度发展的态势,也为中国生态社会史学学科的提出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史学与生态史学的发展历程,尽管两个学科都突飞猛进,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两大学科门类中的许多研究,实际上还存在着不足。关于这一点,正如常建华认为的中国社会史学的研究仍然没有强化“问题意识”,即没有达到将理论关怀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进而形成一种“新史学”的目的;同时,社会史与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仍需加强;随着区域社会史的发展,研究疾病、灾害的环境史也应该成为学界重视的问题。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疾病史和灾害史实际上也可以归属于生态史学的研究范畴。同样,近年来生态史的研究如火如荼,但相关的研究仍存在相当多的误区,本应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却往往受到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禁锢。因此,将社会史与生态史研究结合起来,尽快加强对人类周围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要素的研究,是有助于加强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产和生活必备的外界条件产生新认识所必需的。

  最后,就中国生态社会史学的研究方法看,必须密切关注地理环境的重要地位,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历史上人地关系的规律以促进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水文和动植物等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的外界条件。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只是这一有机整体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我们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应是“人地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应是土壤环境、水环境和气候环境通过人类的饮食、起居而对人体的生理产生影响,其次才是疾病、健康等生理影响扩大到对人的心理、精神和社会风俗等社会学层面上的影响。这些影响累加起来,进而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所以,中国生态社会史学的研究应当尽可能将土壤学、矿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和气候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更加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08-04-13 07:3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何星亮]关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
   相关链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王宇曦 何潇 俞冰]共富与共生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郝佩林]地缘·社群·秩序:近代徽州地方戏与山居江南人文生态·[楚惬 张子程]“云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
·[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朱冠楠]涉农非遗的民俗生态位辨析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岩本通弥]“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思考
·共建数字生态,探索产业创新|腾讯互娱数字生态伙伴大会圆满落幕·[王倩倩]边疆生态景观与乡村旅游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胡茜茜 武靖佳]文化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
·[白莉 王晟聪]高淳地区民间信仰的生态结构·[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何志清]赣南客家原生态体育文化的活化石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李子贤]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