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听到恩师乌丙安教授去世的消息我既震惊又悲痛,至今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我于1988年拜入乌师门下攻读民俗学硕士学位,从此受益终身。老师的睿智、坚韧、勤奋、幽默、豁达,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我。我的日记里,多处记录着乌师对我的教诲;我的学问里,深深烙印着乌师的学术追求;我对人生的很多看法,也带有乌师垂范的印记!多么希望再次听到老师亲切的声音,听他用幽默而智慧的语言笑谈学问和人生……心绪难平,一时不能撰成新的文字,谨以旧文一零,作为心香一瓣,以缅怀和感念恩师!
2000年与乌老师和师母刘航舵教授在一起。
最近蒙恩师乌丙安教授惠赠了他的一套大作,《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皇皇大观,一共八部,所以他戏称是“天龙八部”。这套文集包括了乌师迄今撰写的代表性民俗研究著述:《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学丛话》《民间口头传承》《中国民间信仰》《萨满信仰研究》《民俗文化综论》以及《民俗遗产评论》。这些著述基本都是以往曾经出版、2014年又由长春出版社再版的。再版时,有的基本没有改动,有的却有不小的增改。
其中撰写和出版最早的是《民间口头传承》。作为高校教材,该书于1957年内部铅印发行,1980年正式出版,写作内容和视角无可避免地反映了195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学界的诸多研究特点,比如,带有鲜明阶级斗争意识的“革命的”民间文学被着力强调,民间文学的“人民性”被置于突出的位置。这一看待民间文学的视角一直延续到了1990年代左右。有意思的是,本书的书名从1957年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到1980年的《民间文学概论》,再到现今的《民间口头传承》,同一本书,内容不变,书名却各有侧重,从微小处体现了中国学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民间文学观。
撰写和出版年代最晚近的是《民俗遗产评论》。该书初版于2010年。此次收入本套文集时,乌师特别选收了原书中有关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篇目,同时新增添了有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论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乌先生的“非遗”理念及其保护实践,对中国近10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形塑和推进作用。
文集中变动较大的是《民俗学丛话》。该书初版于1983年。此次再版,原书的内容全部被置于“上篇”,另外扩增了“下篇”,以集中展示作者在其后30年间的某些新思考和新追求。扩增的内容涉猎广泛,包括:民俗象征体系、地方产食民俗文化、民俗语言和语言民俗、民俗文化形态研究、灾害民俗学、百年神话研究之反思、两性民俗学发生论、民俗发生论,以及民俗学史论等。在扩增的17个话题中,有8个都是此番首次发表。与文集中那些论证性较强的学术专著或者简洁凝练的教科书不同,本书文风闲适,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格外引人入胜。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自己不擅长“那种四平八稳的、正襟危坐的、逻辑谨严的经典性写作手法”,而常常“习惯于学术杂感式的随笔恳谈,在谈吐间表达自己经过思考举证的学术感悟”(《民俗学丛话》再版前言)。这一文风在本书中有鲜明体现,突显了所谓“大家写小书”的特点。
这部文集是乌师六十余年来致力于民俗学研究的成果结晶,也是中国民俗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历程的缩影:从深受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羁绊,到积极推动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的建设,优秀的民俗学者不断鼓棹奋进,中国民俗学也扬鞭开始了新的驿程!
(本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封二。这里略有修改。)
《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
1995年与钟敬文先生、乌丙安先生、安德明的合影。
1990年在辽宁大学下课后的路上
1990年5月与乌老师及其研究生、进修学者的合影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