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女娲及其故事具有突出的地位。千百年来,女娲以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在中华大地上被民众不断流传演绎。在学术研究中,有关女娲的研究一直是神话学研究中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女娲神话起源于何地?在中国哪些地方流传?对女娲神话起源的研究不仅要在古代文献中梳理考察,还需要关注、研究民间女娲神话的口头传承与流变。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那么,邵原镇是女娲神话故事的起源地吗?女娲神话缘何在此地广泛流传?近日,记者赶赴河南济源市进行了探访。
呈现出“神话群”现象
济源市北接王屋山、太行山,南邻黄河,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广为人知。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济水占有重要位置,济源、济南、济宁皆因济水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四渎”,济源市现存有济渎庙(全称是“济渎北海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是隋唐及以后历代王朝祭祀济水和北海神的场所。据悉,济源市济渎庙是“四渎”中唯一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祭水神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梳理历史文献可以知道,女娲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西经》等文献。据记载,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化”。以今日的眼光观之,似显荒谬,但女娲形象作为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人类起源、社会风俗习惯的解释,体现了先民对宇宙万物及人类自身历史的认知与追问。
谈及女娲神话,女娲补天及女娲抟土造人流传最为广泛。其中,女娲抟土造人是创世神话对人类起源的一种解答。按照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择令的调查,在邵原地区,女娲造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娲娘从西边天(山名),路过娘娘腰(地名)、梳妆台(地名),经邵原到黄河洗漱,忽有所思,便照着水中自己的模样,用身边的黄泥捏小人。小人一放到地上便欢跳起来,庆祝自己的诞生。从当地口传版本可以看出,女娲抟土造人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但不容否认的是,千百年来,女娲神话的口传故事遍布中华大地,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流传。
2006年9月18日,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多次实地论证,认为邵原镇所报材料属实,手续齐备,申报规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成为济源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不仅仅是女娲神话故事传播广泛,事实上,济源市邵原镇一带的创世神话传说内容异常丰富。通过对当地人的采访以及查阅当地文献,记者发现,当地广泛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女娲炼石补天、轩辕祭天、皇帝战蚩尤、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神农播五谷、颛顼与共工等神话,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文明创始时期的所有神话传说,呈现出“神话群”现象。当地学者归纳出邵原创世神话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口头性。当地人用想象构思、创作,用口头语言表述传播。第二,广泛性。创世神话在邵原地区广泛传播、妇孺皆知。第三,丰富性。邵原创世神话在民间流传甚多,已搜集百余条之多。2008年,“邵原神话群”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