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雨水
——一个诗情画意的时节
  作者:记者 王学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2-19 | 点击数:2150
 

   

黄卓绘

        明日既是大年初一,又恰逢今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说到雨水,让人总会想到江南烟雨,以及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烟雨是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出出古老的社戏,是一罐罐沉香的老黄酒,是用来让人品、让人悟的,这是文人心中的雨水。而在农人的眼中,雨水代表天气变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好时节,一年的忙碌就要开始了。两个雨水,两种意象,一个是精神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一个丰满的中国。

  【物候】

  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捕到鱼后喜欢把它咬死放到岸边依次排列,然后再下水捕鱼,直到够吃,才美美地大餐一顿。因为鱼没吃之前被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是在祭祀,所以有“獭祭鱼”之说;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升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信】

  一番风来,一种花开。雨水来临时,菜花、杏花、李花将伴着细雨每隔五日,相继开放。

  【民俗】

  在川西民间,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一种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会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幼小的孩子,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就会拦住对方,让孩子磕头,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是期望儿女能顺利、健康地成长。如今,只有当地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在朋友、同学或同事之间相互“拜寄”子女。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雨水时节还有女婿给岳父、岳母“送节”的习俗。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另外一个典型礼品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的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禁忌】

  谚语说:“雨水不落,下秧无着。”因此,传统农耕社会最忌雨水这天不下雨。农人们认为,绵绵的春雨表示今年将是丰收的一年。

  古人认为:“雨水之日,獭祭鱼。”因此雨水这天忌讳水獭捕不到鱼。这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如果雨水之时水獭无法捕鱼,说明水面的冰还没有融化,季节错乱,将会引来灾难。

  【赏鉴】

  初春小雨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养生】

  稳情绪: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情绪的波动,心神不安,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十分不利。在这一时节,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防湿寒:随着空气中水分的增加,寒中带湿,对人体内脏和关节的影响尤大,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湿寒。

  缓运动: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地上升,可作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5年2月18日第8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二十四节气:立春
下一条: ·二十四节气:谷雨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雷伟平]民俗叙事:岁时节令习俗中避瘟叙事及其价值研究·[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
·[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
·[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
·[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