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朝戈金 弗里]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
  作者:[中]朝戈金 [美]弗里( John M. Foley)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6 | 点击数:79245
 

2)南斯拉夫
前面给出的关于典型场景的轮廓很契合南斯拉夫史诗的实际情况。南斯拉夫史诗传统为“口头程式理论”提供了最初的材料。联系到蒙古叙事的情形,我们发现我们心目中的“词”或者reči这个术语的含意,不同于歌手或者guslar的认识和表达上的“词”,他们的“词”是“说话单元”(units of utterance),而不是印刷物上所界定的“词”。对南斯拉夫史诗歌手而言,“词”从来不是印刷出来的“词”的单元那么小和零碎,无论是中国字符或者欧洲的字母串。相反,reči 是故事讲述中的单元,它小到一个片语,大到整个表演或者是成为叙事基础的故事范型,或者是以动作为核心的典型场景。Guslar(歌手)以“词”(他们的含义)为基础进行创编,而不是以词(我们的印刷符号概念的词)为基础。[19]      
在南斯拉夫史诗传统中,典型场景在长度、细节和可变通性等方面彼此差异极大。正如我们可以按照逻辑推演的那样,基督教传统中较为短小的歌,就意味着在其“文本—表演”中拥有较少的典型场景;这是由于这一类叙事在表演风格上简约和直接,那种在长度上往往超过数百诗行的典型场景,就不大可能用在创编中。在它们确实出现时,较短小的篇幅也要求更为简约的场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不同的歌之间变异的跨度。简而言之,南斯拉夫基督教传统史诗的“词”较少与典型场景相联系,相反,倒是更为贴近诗行长度和表演长度。      
穆斯林史诗传统却凸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它的风格导致它极为依赖那些归属于许许多多歌、而不是某个特定歌的叙事单元,而且这些单元由于受故事范型、特定故事、歌手和特定表演的制约,呈现为多种多样的形态。[20]例如,如果一个guslar(歌手)演唱“归来歌”故事,他非得知道怎么用那些我们可以叫做“狱中哀号”和“备马”的“词”。狱中哀号说的是某个经年累月与他的家人和人民失去联络的英雄,每夜在狱中哀诉,其声音之响亮,使得整个城镇彻夜不能成眠。最成问题的是,他划破夜空的声音,使得擒拿英雄的统治者的男婴不能入睡,从而危及这个孩子的健康。这位统治的妻子便威胁说,如果不能让这个囚徒安静下来,孩子就要有性命之虞,那么皇家的血脉也将由此中断。特定的故事会发展下去,不管这个囚徒是谁,统治者怎么样,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管无法忍受的哀号具体进行了多少个夜晚,总之,这种特定形式的“狱中哀号”大体而言却是相类似的。在其表面上的差异之下,潜藏的是相同的“词”。
“备马”也与此相似,具体描述英雄怎样备马以准备他或她行程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归来歌中,也出现在其他种类的穆斯林史诗中。这里,动作往往要从英雄到马厩里把马牵至庭院里开始,然后是一番彻底的清洁和梳理打扮。自然,歌手要用多少口舌形容这个程序,要视一系列条件而定,一般来讲常见的内容包括洗涤骏马的马衣,并在手上套上山羊皮袋子将马周身擦洗一番。做完这些初步的准备,还会继续描绘毯子、马鞍、笼头、缰绳等——通常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在结束这个单元之前,还要提到骏马的能耐,它昂首腾跃,在无人乘骑和引领下,它会绕着庭院转圈。在演唱《穆斯塔伊贝之子别齐日贝的婚礼》[21]The Wedding of Mustajbey’s Son Bećirbey的时候,歌手哈利利·巴日果利奇(Halil Bajgorić)为最后一个部分增加了一个明喻,将无人乘骑的马比作一位粗心的年轻牧羊女。然而,无论这个典型场景在这位或者那位歌手手上,在这个或者那个场合中被演唱成什么样子,它的结构和内容都是合乎南斯拉夫史诗的一贯模式的。没有这种传统性的语汇,guslar(歌手)就不能流畅地编排他的歌,而听众也不可能完整理解这个歌,正如我们将要在回答关于“语域”的第五个问题时所看到的那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文章来源:《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一)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口头传统》学刊全面实现网络共享
下一条: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面世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与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魔法故事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东亚神话比较研究的大视野·[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