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徐新建]采歌集谣与寻求新知
——民国时期“歌谣运动”对民间资源的利用和背离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7 | 点击数:39153
 

  翻检当时的诸多相关资料,让人不断加深的一个印象是,民国时期知识界“以学为本 ”的态度决定了歌谣采集和研究的文人化、学术化和非中心化。顾颉刚答复舒大桢的信 中提到过“空闲的缺乏”。那是什么意思呢?顾解释说是因为“我们”有志研究歌谣的 人都没有空闲工夫:教书的教书、读书的读书、办公的办公……都在忙着;对于歌谣嘛 ,只是硬抽出一点工夫来做。一句话,都是副业和“客串”。周(作人)先生是文学家兼 任文科教授,钱(玄同)和沈(尹默)先生专治“小学”,常惠是法文系学生,(注:此处 关于当时几位教授合作分工的介绍,参见常惠给蔚文的回信。参见北京大学《歌谣周刊 》第4号,1923年1月7日。)顾颉刚本人主攻历史……可说是各有其行,虽曾因征集之事 而有分工合作,但主业都不在“歌谣”上面。顾颉刚在后来的《古史辩自序》里坦诚道 ,对于歌谣,自己其实并没有兴趣,研究歌谣“是有所为而为的”,那就是只想把歌谣 作为研究历史的“辅助”。[3](P270-281)美国学者洪长泰因此把顾等人称为民间文学 的“业余爱好者”,强调说他们——除了后来的钟敬文一人外,都不曾把研究歌谣当作 安身立命的正业。[11]

  那什么才是这批新知识分子的正业呢?简而论之,就是为新“民国”——或曰新生的“ 民族国家”——服务的“新国学”。其中俨然挺立的三大主干是“新文学”、“新史学 ”和“新科学”(注:1925年,梁启超以清华大学为例,撰文论述设立大学部和国学研 究院与中国学术独立之关系,指出至少对于该校来说,最为重要的学问包括三类,即自 然科学、工学和史学与考古学。参见梁启超:《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清华 周刊》第350期,1925年9月。)。这些主流“学科”,或重组、或新建,均扮演着开风 气之先的角色。相比之下,未曾完型的“歌谣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和回应而已。

  基于这样的背景,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歌谣研究终未独立成“学”,但其所派 生或相关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乃至后来的人类学等新生学科仍不断被视为“学术界的重 要部分”,加入到了的被称为“新学术运动”的总体行列之中。至于民间的“歌”由“ 唱”变为“学”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发生,值得另行讨论。这里接着分析歌谣研究与 “新文化”的关联。

  在前面的论述里,曾对顾颉刚的《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作过介绍。因其中的观点较 为重要,这里不妨再引以为例。在同一篇文章里面,顾在依据中华民国的成立为界、判 定今后须替得民众文化的翻身努力之后,接着声明这并非意味着从此就可要喊出“打倒 圣贤文化、改用民众文化”的口号来了。事情不是这样的。顾颉刚分析说,民众文化虽 然近于天真,但也有许多不适应新时代的“粗劣”,因此“我们”要喊的口号是彼此相 关的两句:研究旧文化,创造新文化。

  怎样相关呢?应当把“圣贤文化”和“民众文化”各置一端:

  以前对于圣贤文化,只许崇拜,不许批评;我们现在偏要把它当作一个研究的对象。 以前对于民众文化,只取“目笑有之”的态度;我们现在偏要向它平视,把它和圣贤文 化平等研究。

  最后,顾颉刚总结的模式是:收集文化材料——研究文化价值——批评文化价值,然 后——创造新的文化(迈向新的生活)(《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钟敬文记录整理])。

  关于清末民初以后对中国“新文化”、“新生活”的呼唤和营建,不独为歌谣研究圈 的创举,而是那个时期“知识界”——包括“自由知识分子”和“职业革命家”的普遍 提倡和共识。于是,顾颉刚等学者由征集和整理起头所引出的对歌谣之种种“发掘利用 ”,显然又再度归并到了前述新时代的“知识流”当中,并与之形成彼此参引和发挥的 群体互动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收稿日期:2004-11-20)

 

  【参考文献】

  [1]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5.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胡愈之.论民间文学[J].妇女杂志七卷一号,1921.

  [4]汪馥泉.民歌研究底片面[J].中国文学研究,1927.

  [5]朱介凡.中国歌谣论[M].台北:中华书局,1983.

  [6]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年刊[J].1999,(创刊号).

  [7]梁昭.一个被忽略的“背影”——论朱自清的《中国歌谣》[D].四川大学中文系200 1届学士论文,2001.

  [8]朱自清.中国歌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9]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A].钟敬文.歌谣论集[C].

  [10]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11]洪长寿.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M].上海:上海 文艺出版社,199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国家文学信息网 2006年09月13日

上一条: ·[叶隽]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
下一条: ·[董晓萍]大学圈中的学报效应
   相关链接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吕乃华]理顺民间资源 做强民俗文化
·[李静]学术、文艺与政治的分殊·[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任大猛]民国报纸:打倒春节!喊“恭喜发财”就是“反动派”!·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 41位专家受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