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30 | 点击数:7274
 

  (三)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反思历史和分析现实是为了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当在国家层面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时,文化自愈机制不仅有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更有意义的是对平民百姓的个人身份认同的重建。例如,“广场舞”、“自驾游”、“个体经营”、“出国游”、“咖啡屋”、“快餐店”、“个性设计”、“常回家看看”等新民俗现象,反映的不仅是国家认同得到发展下的个体的经济和思想自由,更是个体认同中的心理层面的重建,所以,也是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心理自愈行为。

  从全球性文化互动角度看,类似“非遗”的国家认同的重建,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整合和重构,更是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话语和平等交流中提供了展示自信的机会和平台。全球几百个“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机构便是一个例子。中国文化内在的开放包容所体现的“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态度和机制,在唐朝使其各个文化领域得到空前发展,如今也同样为中国文化在新的国际语境中吸收和发展新文化开拓了新渠道,使中国文化有了新的活力。无疑,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自愈机制将继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认同中国文化的个体和群体提供认同之根,并在全球化的多文化互动中以其包容精神和实践影响着其他文化。

  五、结语

  本文的目的是对文化自愈机制的界定与阐释。作为前提,本文提出“民俗认同”等概念,归纳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再进一步以传统的“生命力”、“有效性”和认同的“核心符号”与“随机符号”等概念剖析中国文化的传承机制和自愈机制。随后,通过日常生活行为,在国际、国家、地方文化群体和个人层面,辨析传承机制与自愈机制的运作,论述当前多种文化自愈现象。藉此,本文试图归纳出实用的分析方法以便更广泛地认识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的内在逻辑。

  文化自愈机制需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前提。这个前提必须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之根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又必须体现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传统的认同。只有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对所认同的传统的文化自信,才有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愈,这是一个理性的逻辑进程和机制:外在环境可以抑制这个机制的运作;内在的理性认识则决定这个机制可否正常运作。没有理性和客观的文化自信,就无法回归传统之根,也难以达到文化自愈,由此将持续文化认同的危机,面对更大的文化存亡问题。

  文化自愈机制是内在逻辑,文化自卑、自否、自觉、自信等都是外在表象。内在的决定外在的,外在的反映内在的。内在的对外在的影响取决于历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外在的条件构成激发内在动力的环境。内在的是根,相对稳定;外在的是表现,相对多变。外在的变化提供维系与创新多文化交融的条件,内在的根决定在多文化交融中对核心符号与随机符号的取舍。内在的和外在的都反映在实践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内在的是实践者集体文化的潜意识基础,外在的是实践者进行有效性选择的条件。实践者的有效性选择是为延续正在实践的传统,而其终极目的是对其根文化的认同和维系。实践者的取舍表面上是为了获得新的文化认同途径,实质上是其认同之根的必然反映。

(本文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注释从略,详参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下一条: ·[张静]西方故事学转型与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刘守峰]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 以虎扑黑话为例
·[林继富]“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两个有用的概念·[赵李娜]学术转向与历史借镜:近年“技术与民俗”诸议题实质蠡析
·[张举文]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张举文]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
·[卫才华]艺术性与神圣性:太行山说书人的民俗认同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