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
  作者:龙晓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7 | 点击数:12633
 

  然而儒家礼制通过书写呈现的同时,民间生活中的丧礼又以自身的规则、逻辑延续着。礼仪文献的书写与实践体现的是礼与俗的循环互动,各个地区、民族的礼仪实践都有独特的风俗、信仰融入。就湘乡丧礼民俗实践而言,除了儒家礼节以外,一直以来,佛道丧礼仪式也占据着重要位置,还有夜歌子的守灵传统等。这些多元的文化要素在丧礼中共同呈现,且有机共融,这种共融同时体现在书写和生活中。

  家谱中祭奠礼“化楮”的记载,祭文中“极乐”等词语的使用,《儒家经忏科》的出现等,都是民间生活实践在丧礼书写中的体现。而民间生活实践中“复合型”的丧礼仪式则是小传统丧礼的最大特征。在同一场丧礼中包容儒家祭奠仪式、道教科仪、唱夜歌子、西乐队、筵席等,兼顾肃穆与娱乐,孝道与社会交往,有节奏、有层次地共同构建秩序与满足。

  由此可见,要真正理解丧礼,既需要将之放置于中国整个历史文化传统中考察,又必须付诸于民间生活实践。而所谓中国的丧礼,实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礼仪传统‘杂交’(hybridization)的过程,为挑战儒教的‘大叙事’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不是礼教如何征服民间文化,而是不同礼仪传统如何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它让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界分不再稳定,从而有助于解构儒教的‘大叙事’”。不论具体内涵和外延有怎样的差异,这一套“礼”的传统是一致的。也正是因此,当代民俗实践中所见到的以儒家丧礼为框架,其他元素融合的复合型丧礼的存在才成为可能。

  从民国社会体制改变,经过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新的殡葬制度建立以来,在国家的推行下,中国城镇共享的一套处理死亡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医院、殡仪馆、公墓为主要场所,在家中设置简单的灵堂,在殡仪馆举行简短的追悼会,实行火葬。死亡在现代生活中渐渐被封存起来,似乎与生活相脱离。而在民间(特别是乡村)依然存在的传统丧礼仪式。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丧礼传统延续至今。然而若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当代的死亡“已然变成了一种技术性事务,只是在……身体功能停止运作的意义上宣布某人已处于死亡状态,然而,这与很多地方的丧礼民俗实践大相径庭。

  湘乡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他的人亡故都没有要求火葬。“目前,湘乡市仍无火化车间,无弔唁厅,无公墓山,无骨灰寄存处,火化遗体要到离城区50公里远的湘潭殡仪馆,往返极为不便。殡葬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也证明湘乡市属于非火葬区。但不久的将来,湘乡也必然成为火葬区。这也就是所谓的当代丧礼大小传统的断裂。跟其他很多仪式不同,“国家在场”在丧礼仪式中却是非常难以自我表述,因为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除了“孝”的观念能与国家意识相一致,其他文化内涵却很难被重新解读。

结语

  湘乡丧礼实践根植于当地的民间信仰之中,信仰是日常生活的常识,所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基础或基本内容。信仰作为一种生活状态而产生对各种信仰实践的需求,建构一种社会秩序。而这种社会秩序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由人在其持续不断外在化的过程中创造的。民间信仰被认为一直以来就有人文主义因素,是以人为主、为人所用的。以人为主体追求天人合一,以人的愿望来协调神人关系。而仪式与活动,都围绕着人的各种需求。民众集体创造、发展民间信仰,以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整体均衡为和谐之宗旨,将各种神灵进行创造性整合,建构多元化复合的神灵体系。并随着时代、社会变化而调整、改造,开放而变动。而且还有很强的世俗性,神人互通、互惠,信仰植根于世俗生活。丧礼中的“孝”的观念、祖先崇拜、超验信仰、功利性祝愿,儒道佛三教复合的信仰,为民众提供了充分的、丰富的满足。民众参与信仰实践,有节奏、有时限、有空间。无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如何发生变化,在此间信仰实践乃与整个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民间信仰是认识中国社会团结(socialsolidality)发生机制的一个核心范畴。由此可见,湘乡当代的丧礼实践恰是一整套多元复合信仰的具体表现,各种知识只是仪式与信仰的一种载体和存在可能。仪式与信仰的背后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建构,维持一种内在和外在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建构方式有历史传统,也曾断裂,如今之复兴是因为民众生活的需要,且知识传统仍存在。

  传统丧礼作为一种地方民众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态的表现,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脉络,又基于一些生活恒久性的本质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上被取代。传统丧礼是对这些基质性问题的思考,并在时间、空间上累积了民众生存的智慧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表达。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乡村转变为城市,传统丧礼仪的存续也成为重要关注点。“在前现代文化中,生育和死亡的过程当然不会在整个社会的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它与传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对代际传递的宏观解释紧密相关。而现如今……被当成一种离散的现象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有机融入“人生礼仪”,关注于生命的开始与终结的基本转折点,能以程序化的仪式和集体参与解决现代“个人”因无结构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为群体和社会提供团结一致的核心精神与行为规则。如何深层挖掘传统丧礼中对生命的重视;对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礼俗秩序的尊重;对情感的表述;采用更符合现代生活的仪式化方式呈现这种爱与敬,这些都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允许下,多学科相结合,就不同地区、民族的具体情况展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8年04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张兴宇]从梅花拳“拜师礼”看近现代华北村落中的礼俗互动
下一条: ·[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