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
  作者:李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31 | 点击数:15727
 
 
  但是,与前述(蒋)萧子才的墓碑类似,两墓虽然都被认为是宋墓,却难以找到切实之证据。根据前引姜红胜先生的解释,旧的墓碑一般都会依照当地惯例,置于重修之墓或者重立之碑中,现已不可见。根据蒋发显夫妇墓之碑文,此墓是在1997年重修的,晚于重修之(蒋)萧子才夫妇墓,如今并未留下旧墓或旧碑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而如今可见的碑文,与九修《蒋萧氏宗谱》中的记文十分类似,同样是1997年重修家谱之始重新书写的,因此并不能作为蒋发显生平的佐证。因此,蒋发显与蒋芾极有可能并非一人,而所谓别号为芾,乃是巧合或是后人的附会之作。关于这一点,在访谈中,萧同敬先生也承认:“这以前是无文字可查。只是我们这支人一直传下来的。那是历代往下传的。墓碑上有写。都是说蒋发显,从江西瓦屑坝,迁到英山来的。因为我在史料上追了蒋发显,这今后在我们的家史家谱上我都把它记载了。以前也有记载,没得现在清楚”。可见,将蒋发显认作蒋芾的说法由来已久,并非九修《蒋萧氏宗谱》之萧氏族人首创,或始于明代的修谱运动或更早的历史阶段。
 
  而英山蒋萧氏所联结的蒋芾家族,乃是宋代的高门世家。蒋芾的曾祖,出身名门的蒋之奇在其时也是名动一时的。据《宋史•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载,“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以伯父枢密直学士堂荫得官。擢进士第,中《春秋三传》科,至太常博士;又举贤良方正,试六论中选,及对策,失书问目,报罢。英宗览而善之,擢监察御史。”随后,蒋之奇历经北宋数代皇帝,“为部使者十二任,六曲会府,以治办称。且孜孜以人物为己任”,是一位很有政绩的人物。笔者臆断,蒋发显的蒋氏宗族能在英山一地立足并发展,除其自身努力之外,或与其所“缔结”的与宜兴蒋氏宗族的同宗关系密切相关。而英山的萧氏宗族则通过建立与蒋氏的联系,实现了与宜兴望族的联宗关系。或由于萧氏宗族所塑造的祖先形象,使其逐渐在地方事务中取得高位。萧氏五世祖萧子才之生平可为旁证:
 
  省长子七六世子才
 
  主薄。字荣甫,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承萧姓,为鄂英蒋萧派始祖。维时红巾作乱,公率乡众扎天马寨,保障一方,输粮济国,受主薄冠带。
 
  许多宗族研究者认为,宋代自北宋始,科举兴盛,到萧子才所生活的南宋末年,中国,特别是汉族政权控制地区,已然发展为较成熟的科举社会;而科举社会的特征就是社会中崇尚科举世家或者“尚官”的风气,士绅阶层开始逐渐控制(或已经控制)乡村社会。在这一背景下,以宜兴世代官宦的蒋氏家族作为其文化资源,加上英山萧维高氏所遗留的家财,丁口不旺的萧子才才有可能在地方社会中脱颖而出,“控制”“乡众”,且在取得胜利之后被授予“主薄冠带”之殊荣。
 
  依前所述,从蒋省一开始,萧氏族人或已开始与蒋氏频繁接触。作为蒋省一本人,虽然入赘萧家为嗣子,但其与父母兄弟的血缘关系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遇到困难时,蒋省一返回本宗寻求支援,并最终获得帮助的成功率不低。但是,其后辈子孙是否还能维系这样的互助关系,则是一个疑问。笔者在对《由萧入蒋记》的分析中提到,为应付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困难,蒋省一曾考虑过将子孙归宗,无奈由于自己入赘及嗣子的地位,加上夫人侯氏的坚持,想法并未完全付诸实践。而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即“生承萧姓,死归蒋宗”。在前引蒋省一的略传中,有以下文字:“命子孙生承萧姓,殁归蒋宗。凡祭祀、茔墓、碑誌,仍书蒋氏”。如此,至少从文字上,萧氏宗族与原蒋氏宗族之关系便可世代延续。而更为重要的是,蒋省一为萧氏子孙创立了一套祭奠蒋氏祖先的制度。许多学者提到,共同祭祖具有十分强烈的宗族认同的象征意义;宗族的凝聚力往往是通过祭祖仪式来催生和构建的。从这一点出发思考蒋省一的归葬,会发现这一举动值得玩味。蒋省一选择不与自己的妻子侯氏合葬,而是与父母同葬一处,使得萧氏与蒋氏族人共同祭祖成为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前引蒋省一略传中提到,侯氏的墓葬周围有“七世祖妣周氏”和“八世祖妣李氏”“附葬左右”,均未与丈夫合葬。可见,除蒋省一外,其曾孙及玄孙亦有可能归葬蒋氏故地。而且,后世子孙归葬的比例也应该不低。从《由蒋入萧记》可知,光绪时的裔孙萧伦序是到潜邑祭祀的,而当时士大夫一般按朱子《家礼》在宗祠中应只祭奠高曾祖考四代(不论大宗或作为小宗的本宗)。因此,可以推测,当时萧伦序的近祖中,应该有人归葬蒋氏宗祠。再者,《由蒋入萧记》中提到,萧伦序是在居潜邑祭祖的时候,发现了载有符合伦常的生死异姓故事的明朝谱牒。这说明蒋氏家族收藏着萧氏的宗谱,或者其旧宗谱中有关于萧蒋同宗的记载。从这一点上看,蒋氏族人直到清末仍认同萧氏族人的同族关系,并同意这些“异姓”与他们共同祭祖,二姓关系的亲密程度可见一斑。
 
  五、反对旧制
 
  笔者多次询问受访对象,是否知晓有不遵循生死异姓规矩的族人。外姓人的回答往往是肯定的,他们认为,萧氏或者汪氏子孙肯定有不遵守此项族规之人。但是,基于其作为刻碑人的长期经验,萧志龙至今不曾见过一例违反祖制的行为。其弟萧志文持与其兄相同的看法,认为“传统不是你说改变就改变的。我们萧家人做事还是依照传统和俗例的,哪能任凭个人乱改”。但是,如今,九修《蒋萧氏宗谱》的主修人之一萧同敬,则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萧先生说:
 
  我们应该是姓萧。现在到萧子才,到现在20代了,应该姓萧,如果牵得起这个藤,就更好,如果牵不起这个藤,我们就单独一支萧。再不可能再转姓为蒋。到现在20多代了,你么可能(英山方言,么,即没——笔者按)转去改姓,不可能。和原来姓萧的不同。现在就有了。过去家族管着在,不能乱搞。在我的观点就不同了。民国推翻了,民国不可能再用清朝的,这个东西。人要随时代走,要与时俱进。他们平生,从出生开始姓萧,如果说你改成姓蒋,他的子孙就搞不清楚。怎么我姓萧,我的太爹姓蒋。这就是个矛盾,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问题。所以从我这开始,比如我和我哥。因为我和蒋家根本毫无血缘关系了。对这个事,我现在有个想法,我想翻这个案,到我头上已经24代了。就是说从一世祖到现在我已经24代。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死了过后改姓。不可能,所以我想翻这个案,再修谱的话,如果我在的话,翻这个案。这里面,还有个什么呢,我有很足的根据。一是,姓萧的我们这支人有点名望的,县志、省志、包括国史,你生姓么事(英山方言,么事,即什么——笔者按),死了还姓么事。你不可能,比如说我萧同敬,如果有点能力,在国家档案室,写着萧同敬,死了之后不可能改成蒋同敬撒,是吧?
 
  萧同敬先生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其希望改变旧制的想法。他告诉笔者,会要求子孙在墓碑上刻写“萧”姓。萧先生对其改变旧俗的想法提出了两个理由。其一,是“和蒋家根本毫无血缘关系了”;其二,是英山萧氏族人的声望已经在慢慢提高,改姓在制度上已不可能。据萧志龙介绍,如今萧氏在草盘为主的英山地区已蔚为大族,丁男超过两万人。从萧志龙介绍的情况分析萧同敬先生的话,笔者推测,在今天安定丰足的时代,作为英山大族的萧氏,已经无需强为与他族认亲联合,即是说,从前宗族间依附关系的利益基础已不存在,故萧氏对于蒋氏的认同便在今天弱化了。关于这一点,黄素龙在介绍与英山地区相似的,广东潮汕姓氏的“生死异姓”现象时,也有提及,但仅限于描述逸闻。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阐述了湖北英山宗族生死异姓的习俗背后,邻近宗族之间的利益依附关系。这一利益共生关系的维系,往往是通过祖先故事的建构,以及丧葬祭祖仪式的践行而实现的。通过祖先故事的叙述传承及仪式礼俗的延续,由于姻亲关系而可能疏远的宗族间关系,重新回归到血亲关系上,使得事实上的异姓联宗成为可能。而这种联宗并非仅是家庭层面的异姓联合,更非临时性或短期的策略性交换,乃是具有较大人口数量的,长期稳定的宗族合并,但在外在形式上仍然保留原先的独立宗族形态。九修《蒋萧氏宗谱》的另一主修人,现年86岁的退休教师萧同壁对笔者说:“这项习俗的传承是因为长辈的一句话”。萧同敬先生也提到,过去不能翻案是因为“过去家族管着在,不能乱搞”。而根据笔者的分析,长辈或者家族制定这样的宗约,应是出于当时现实的考量。常建华曾做过以下评述:“宗族的形成发展也与移民、开发联系在一起,祖先传说的故事结合地方社会才能深刻理解。解析祖先故事成为宗族研究的重要途径,族谱世系的早期部分也焕发出新的资料价值”。现今宗族研究多关注单个宗族的发展,对宗族间关系的探讨,则主要集中于相互之间的争斗。本文希望从宗族间共生发展的角度,对过往宗族研究做一补充。
 
  (本文有所删节,引用和注释参见原文)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简涛]节日行为的社会系统:阿村的复活节
下一条: ·[高健]从开天辟地到“解放”来了
   相关链接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武静静]华北乡村宗族组织形态的当代变迁
·[唐穆君]乡村文化的变迁及价值重构研究·[林秋炀]慎终追远:潮汕地区丧葬习俗个案研究
·[贾凯露]鹿蹄石传说与宗族村落记忆的互构·[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罗兆均]宗族的意识与行动:建构“英雄神祖”的地方性策略
·[赵韩]张家界永定区亲属称谓系统文化内涵分析·[林晓平]宗族祠堂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
·[栗建伟]论宗族因素影响下鄂南民俗乐舞的基本风格·[金丹妮]村落宗族的当代复兴及生存策略
·[何绮珊]宗族重构和身份认同·[周连华]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
·[周晓冀]汉人宗族的移居传说·[黄韧]中国民间信仰在都市化语境中纠纷解决功能
·[王天鹏]客家送大神仪式的人类学思考·[卞利]论徽州的宗族祠堂
·[应超群]关于浙西应氏古村落文化生态的调查报告·[刘巧莉 王剑]负土筑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