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我们的父亲何其芳
——何三雅、何京颉谈何其芳及“何其芳现象”
  作者:记者 祝晓风 杨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2 | 点击数:17183
 

  何其芳生平大事

  1912年,出生在四川省万县(今属重庆),取名永芳。

  1926年,在万县第一高小求学。

  1927年,进入万县中学读初中。国文老师为其易名为其芳。

  1928年,赴重庆治平中学就读。

  1929年,赴上海求学,就读于中国公学预科。

  1930年,在《新月》第3卷第1期发表短篇小说《摸秋》。同年秋,赴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1年,与杨吉甫自办文学刊物《红砂碛》。同年,转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2年,发表诗歌《季候病》、《有忆》,后改名为《脚步》、《秋天》(一)。

  1935年,北京大学毕业,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经历南开中学参与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发表《画梦录》、《魔术草》等散文。

  1936年,出版《汉园集》;6月,出版《画梦录》(年底获天津《大公报》文艺金奖);创作《呜咽的扬子江》、《街》等散文。

  1938年,任教于成都联中,与卞之琳等创办《工作》杂志。8月,与沙汀、卞之琳等奔赴延安。被安排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沙汀等赴晋西北前线。

  1939年,从前线回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

  1942年,全程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3年,发表《改造自己,改造艺术》;出版散文集《还乡记》。

  1944年,赴重庆,宣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5年,1月回延安,8月再赴重庆。出版《星火集》。

  1947年,《新华日报》停刊。3月,回延安。

  1949年,出版散文集《还乡杂记》。

  1951年,写作《驳对于武训和〈武训传〉的种种歌颂》。

  1953年,调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1955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副所长。

  1955年,发表论文《胡适文学史观点批评》;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委员及常委、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6年,发表《论阿Q》。

  1957年,出版《何其芳散文选集》。

  1958年,论文集《论〈红楼梦〉》出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所长。

  1959年,发表《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和《再谈诗歌形式问题》,系统阐述“现代格律诗”的理论,引起争论。写作《〈青春之歌〉不可否定》、《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同年,《文学研究》改名《文学评论》,何其芳担任主编。

  1961年,因编辑《不怕鬼的故事》两次被毛泽东召见,该书“序言”由毛泽东亲自修改。

  1963年,发表《曹雪芹的贡献》,对《论〈红楼梦〉》观点作了自我批评。

  1966年,发表《评〈谢瑶环〉》、《夏衍同志作品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命”开始,被宣布撤销职务,随后被抄家、批斗。

  1969年,随单位下放到河南省息县“五七干校”。

  1971年,从干校调回北京。

  1972年,逐步恢复工作。

  1976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诗歌《献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1977年,创作《毛泽东之歌》。7月24日逝世,享年65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03月20日 总第429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会”
下一条: ·对“文明冲突”论的反驳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