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彭兆荣 徐杰舜]我非我与“学术浪子”
  作者:彭兆荣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04 | 点击数:10557
 
徐: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难点是学科地位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你对此有何看法?
彭: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是进化论。它由基本的“两翼”(体质与文化)所构成。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由于学科的细致化,致使两翼产生了相对的分离。人类学的中国化过程,更是将原先并置的部分依“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分类作了进一步强化。似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人类学已经成了“画地为牢”的东西。人类学变成了“人类文化学”(这个语用还相当通行)。从人类学变成文化人类学,再变成“人类文化学”,重蹈着中国式的学理轨迹。体质人类学则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基本上不关心学科“定位”,因为它被划到“自然科学”那儿去了。国家制度下的“重理”使其免受了“轻文”的痛苦。在人类“地球村”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经济、科技强化着从国家到个人的务实性,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讨得一个高地位,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说到底,它是国家制度下的策略问题,不是学者们能够真正讨得了“说法”的。有意者可参见拙文《科学的限度》(《光明日报·理论版》1998.8.14.)本人是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自然知道学科的重要性。我想,只有中国人类学真正“崛起”了,才有机会到国家制度那里去获得更高的评价和地位。一个孙子要去讨“爷爷”的名分和地位,岂不令人怡笑。只有孙子真正变成了爷爷,才可能拥有爷爷所有。用这一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例子来比况,就应了这样一个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人类学更是真正发展得充分壮大,地位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是铁钉的道理。
徐:请你谈谈人类学的本土化问题。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如何“化”法?
彭: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在1997年昆明会议期间,光明日报记者曾邀请几位青年学者就此问题有过一次交谈(参见《研究中国、建设中国五人谈》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4.)本人亦在其中,此不作详述。
不过我倒想就一些具体问题简单地谈几句。1.由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这里的“中国”是以中华文化传统为基本内涵,不是以政治命名和国家领土为背景的概念)。2.做符合国情的调查研究和“文法”提升,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自己的“话语”。在此我举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为例子。“东巴”原本是纳西族祭司制度下独特的文化传袭现象。如果勉强用已经规约化了的“萨满”去套用,不啻为削足适履;而且还会带出许多问题。本人在几次国际会议上就看到过这样的尴尬,个别中国学者以诸如“图腾禁忌”、“祖先崇拜”等去套用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事像,结果西方学者首先让他将这些名称的出处、含义、使用范围、表现特征“检索”出来。我不能说西方学者在有意刁难,因为你用了这些概念,人家就有权利要求你回答。如果将“东巴”去套“萨满”,同样要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何不直接用“东巴呢?!好了,现在世界上的人要研究纳西族文化,都必须首先去了解“东巴”。那么,你在纳西族文化上就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刻意去做这种工作。人类学既然为“舶来”学科,我们就应该全面了解、弄懂它所包含的内容,没有这样的前提,连“自我”都很难确认。3.对中国文化传统要有一个基本透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遗留大量的历史文献,对于这一笔先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任何本土学者所做的本土研究都不能漠视。因此,田野调查与历史文本并重的人类学研究应该构成本土化的一个方面,这也是社会文化结构“十字架”中历时性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张扬历史人类学、文本人类学方面的研究。4.组成社会文化结构“十字架”综结的另外一个方面自然是所谓的共时性。在这方面,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已经作了概括。以我的体会,多元一体不独指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单一层面;它也可以指示不同区域生态、不同文化圈的事实存在。古来中国就有“中西南北中”的说法,它也可以用以说明“多元一体”。近几年来,“楚文化”、“粤文化”、“闽文化”大量见诸报章,都在强调区域的、乡土的、民间的特点和特质。
徐: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功,请你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体验。
彭: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有所不同,它不是理念的、灵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相反,它是亲历的、观察的、自下而上的研究。人类学家田野作业有对基层单位的具体要求,民族的、族群的、村落的、社区的,同时是亲身参与观察性的调查,无疑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标志,对这一环节的缺失,很难谈得上完整意义上的人类学研究。在田野作业中,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必须兼顾。从事民间文学研究也提供先期的“采风”调查,与人类学调查不同的是,“采风”不但时间短、范围窄(局限于民间文学范畴),更重要的是“以我为主”。另一方面,民族志的体例和写作要求也成了检讨田野作业的标准。传统的民族志基本上强调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要求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立场上的研究。解释人类学出现以后,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它鼓励人类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知识背景对调查对象进行解释。甚至主张“实验民族志”写作。
以我本人的田野经验,在调查过程中还是尽可能的“主位”,否则会影响到对客观存在理由的解释效度。当然我并不排斥(其实也无法排斥)来自主观上对事实的看法,毕竟那都是我的亲身体验和分析。在民族志写作上我基本上做两种文本的写作。比如我对贵州荔波瑶麓瑶族的调查就是这样。目前我对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也是这样。这有一个好处,即可以让读者通过视角转移来看待所调查的族群和文化。其中一个文本(即按传统民族志的要求)尽可能隐匿自己,让客观事实说话。另外一个文本(即贯彻实验民族志的精神)写出“我的”看法、思考和解释,甚至直觉、情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1卷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徐杰舜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叶舒宪 徐杰舜]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
下一条: ·[笔谈]传统的复兴与发明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