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从“禁鞭”说起: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一
  作者:陶立璠 刘宗迪 郭翠潇 王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9 | 点击数:28169
 

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文化还有哪些仪式?现今承载这些仪式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春节的其他仪式是否也面临着象放鞭炮仪式同样的继承与发展困境,如何实现民俗的现代性转变?          

  【特邀嘉宾:陶立璠】春节的仪式内容非常丰富,过去我们说春节以前的一段时间,叫“忙年”—忙于准备年事。真正过年就是除夕夜,这一夜是新旧交替,那么第三个环节,就是到大年初一以后的许多活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年前的准备,要贴春联,贴窗花、年画,要准备年夜饭。这些活动都是春节的一些内容。今天这些内容可能有一些变化,比如说,过去除夕晚上的请神的仪式没有了。只保存了这种祭祖的仪式,这跟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信仰心理的变化有关系,所以我们叫做“俗随时变”风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适合时代发展的风俗会延续下去,有些不太符合的风俗可能就要渐渐地消失掉,所以,如何实现民俗现代性的改变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人们会有选择。选择那些有益的东西,逐渐地补充到春节习俗里面去,这是年俗发展永不变的规律,就是“俗随时变”,肯定要变得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特邀嘉宾:刘宗迪】节日风俗肯定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的春节习俗一直都在变化之中,在春节这种习俗产生之初,它主要是一种农耕庆典,人们在春节中庆祝丰收,同时企盼新一年的风调雨顺,所以在春节上,要祭祀五谷之神,要祭祀水神,还要祭祀天神,甚至还要祭祀猫和老虎,因为猫吃老鼠,老虎可以赶走破坏庄稼的野猪,但是到后来这些仪式都消失了,祭祖反而成了春节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祭祖可以增加中国宗法社会的凝聚力。到了当代社会,尤其在城市里,人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但是,春节作为一种团圆狂欢的民间节日,其意义依然如故,正因为春节这个节日能够延续的精神内核,至于未来的春节会是什么样子?在春节时人们干些什么?出现什么新的仪式?这可能还得等待时间来回答,只要中国人依然在春节放假,他们肯定就要找点事来干,肯定就会赋于春节新的内涵和意义。这并不是专家和学者所能够进行规划或指导的。

  【s秋水伊人s】任何现代民俗都可以从古老的的风俗中找到它的基因,请问两位嘉宾,当代社会如何传承这种基因,凭借这种仪式是否能找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

  【网友嘉宾:郭翠潇】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则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

  【特邀嘉宾:刘宗迪】实际上应该说,民俗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延续民俗就是在保存民族文化的经验,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不在于什么唐诗宋词,孔孟儒教,而在于民间文化,因为民间文化是民众自己的文化,而民众才是我们民族的主体,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

  【特邀嘉宾:陶立璠】春节文化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典型的文化现象。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基因,作为民俗文化来讲,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它对我们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对于民族的凝聚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种传统的文化,应该是继续得到健康的传承,如果这种文化代表了一种历史,不仅应该传承,而且还应该加以保护。从这种保护中间,使我们的后辈能知道我们的前人是怎么样思考、怎么样生活的?比如春节这种习俗,我们应该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社会的一些内容来加以保存,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里?         

  【特邀嘉宾:陶立璠】中国的春节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春节民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中国人智慧和文化积累的过程,如果说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节的话,春节当之无愧,首屈一指。因为春节对于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的需求来说,是太重要了。春节是中国的综合性文化节日,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但不管怎样,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使春节年年过,常过常新。这种新表现为时代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作为年节,它体现了东方民族的特色,不仅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而且在东亚各国汉字文化圈的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以及全世界的华人世界也都把春节作为重要的节日。这说明春节习俗的影响之广,是其他民族节日所不能比拟的。中国人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经历时间最长的。前后要一个多月时间。春节前的准备被称作“忙年”,一般是从“腊八节”以后开始的,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历时一个多月才算结束,也有的地区直到二月二和清明节过后,年节才算结束。但一般来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进入年关,腊月二十三祭祀,民间称为“小年”。然后是除夕、春节,直到元宵节过后,年节才算结束。春节习俗的文化底蕴,它表现在很多的方面,比如说它的仪式非常完整,这是几千来形成的。特别是里面的信仰的成分内容浓。“福禄寿喜财”这是春节期间崇拜主要神明。其中最主要的是财神,大家春节第一句话是:恭喜发财!这是中国人共同的心理。另外一个,就是祭祖的仪式和团圆的仪式,这也是春节文化很重要的内容。再一个,就是我们讲的道德规范,这个我们从春节的禁忌里面可以看到,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春节的时候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打碎一个碗叫做“岁岁平安”所以中国人讲究开门红。所以春节文化包括了很多内容,也包括上面所讲的。

  【绿极极】农历是最科学的农时表。作为节日和一种仪式,其中有许多我们中国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辞岁,祈求新年的平安、丰足,亲情的凝聚,家庭的和睦。老人、孩子...这是民族传统,也是社会人文思想的表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2002-12-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我们需要春节吗?——春节与百姓生活
下一条: ·春节习俗的历史演变——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关链接
·[张志刚]深描“中国本土信仰仪轨传统的文化底蕴”·[刘辉豪]云南民间故事的生态源流与文化底蕴
·烟花禁燃为何这么难?·广州今年炮声渐响不言开禁 应否“禁炮”再热议
·烟花爆竹“禁放结合” 专家:限时限址还要限类型·鞭炮禁放争执再起:要年味儿还是要低碳
·[乌丙安]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从“禁鞭”说起: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