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8-19 | 点击数:9586
 

三、激活文化交往:学会、刊物与主要成果

  厦大国学院开展的风俗调查与访古活动,相关人员、组织、机构等资源被调动起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协作氛围。原存于民间繁盛的文化事象、学者与地方文人的交际,刊物创办与传播被激活,并带引福建民俗学运动走向深入。顾颉刚、容肇祖到中大后,和董作宾、钟敬文、杨成志等人发起成立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周刊并发展会员。福建设立厦门、漳州、福州三处分会,与浙江、广东等地分会共同成为当时传播弘扬民俗学的主要组织。1930年12月,协和大学国文系师生还发起成立福建文化研究会,创办《福建文化》,内容选材多为地方文化史,涵盖语言、风俗、民族、歌谣、物产等,共计90余篇。学术研究与报刊媒介相融合,在挖掘、传播闽文化的同时,构建出一个颇具影响的知识社群网络。

表4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分会概况(福建)

  谢云声、魏应麒、翁国梁创办的周刊,不仅刊发福建各地民俗调查、研究方面的文章,还编辑丛书,与顾颉刚、容肇祖、钟敬文等学者保持密切联系。“民俗学会厦门分会和漳州分会在闽南民俗研究方面,也秉承厦大国学院民俗研究的旨趣,做出了较大成绩。厦门分会和漳州分会的谢云声、翁国梁、薛澄清、魏应麒、黄仲琴、胡张政等成员几乎都与厦大有一定关系。凭借师生、同学、同乡等关系,他们与厦大师生保持了往来与交流。”厦门分会创办的《民俗周刊》,汇聚了众多知名撰稿者,成为重要的民俗学研究阵地,还聘请数十位指导员,刊出故事、歌谣、谜语、风俗、月歌专号研究成果,可谓异彩纷呈。

  (一)谢云声与厦门分会及成果

  谢云声(1900-1967),字龙文,晋江南安人,中大民俗学会校外会员,曾任厦门同文书院华文部文史教员,兼任《江声报》《思明商报》《全闽日报》等报刊副刊编辑。曾主持出版《民俗周刊》50期,发起成立中大民俗学会厦门分会,1937年远赴新加坡,任华侨学校教师、校长,抗战期间转业从商,1967年在新加坡去世。谢云声关注歌谣、谜语等研究,曾编撰出版《福建故事》《台湾情歌集》《闽歌甲集》《灵箫阁谜话初集》,发表《闽南阴历新年竹枝词》(《论语》1934年第35期,收录21则)、《闽南旧历新年的风俗》《闽南旧历新年流行的歌谣》(《民俗》53、54、55合刊)《异代同居的天后与吴真人》、《闽南神诞表》(《民俗》1929年第61—62期)、《厦门风俗谈》(厦门通讯教育社《通俗报》1926年4月1-3期连载)、《陈三五娘故事的研究》《闽南唱本提要》等。

  除此,他还深入生活广泛搜集闽南占验气候的歌谣、闽南医事用的歌谣、闽南迷信术语。同时参与闽歌源流的研讨,参加北大《歌谣周刊》歌谣《看见她》的研讨。通过与顾颉刚、钟敬文的交流讨论,结下深厚情谊,体现在顾、钟二人为他著述作序、与他通信的交游上。谢云声回顾了厦门分会的运作情况:“论起各分会的成立,要算我们厦门为最早的,原意打算自行出单行本,为了经济问题,不得不借思明日报的副刊而发行。顾颉刚、周作人、钟敬文、赵景深、江绍原、朱自清、钱南扬、樊縯、娄子匡、清水、容肇祖、刘万章、于飞、叶镜铭、曹松叶、黄仲琴、薛澄清、叶谷磐、王成竹、叶绍芙,都是当时共同努力过的。可谓极一时之盛,出到50期,因个人的杂冗纠缠,无人帮作,始暂行停刊……刊行的丛书,尚有一部分在印刷中,因中日沪战事起,原稿飘佚。”谢云声做了很多详实计划,与出版机构、文化名人加强联系,提高了所办周刊的声誉和影响力。但遭遇战事散失的材料,也成为他的遗憾。所编《台湾情歌集》收山歌、采茶歌等台湾情歌200首,《闽歌甲集》收福建东南、西南和台湾的歌谣250首,儿歌105首、民歌145首。

  (二)魏应麒、翁国梁与其分会、成果

  魏应麒(1904-1978),字湍甫,福州人,史学家。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甘肃大学、福建师范学院等,著有《中国史学史》《福州歌谣甲集》《福建三神考》《林文忠公则徐年谱》。曾与江鼎伊成立福州分会,创办《民俗周刊》。其中《福建三神考》收录了在福建考察临水夫人、郭圣王、天后的文章,包括与容肇祖讨论“临水奶”的通信文章,以及顾颉刚、容肇祖、周振鹤三位先生所作的《天后考》。所编《福州歌谣甲集》由顾颉刚、容肇祖作序,收录福州歌谣224首,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儿歌,编排次序先长短句、次五言、次七言,共154首;下卷为民歌170首,大多附方言注解,极少注音。其中还提及“已写信给潘翌珊先生及潘苹馨黄玉卿二女士的《福州歌谣乙集》”。

  翁国梁(1910-1978),号春雪,福州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教师,漳州分会负责人。喜爱研究地方民俗风物,著有《漳州史迹》《漳州荔枝考》《水仙花考》《永安史迹》等书。他所编《福建漳州传说》,认为要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来进行搜求研讨,尤其注重实地调查,肯定了乡土与国家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乡土的爱护延伸至对国家的爱护,深切认识乡土可以激发爱护乡土的热情与兴趣。顾颉刚为其作序让他备受鼓舞,发出“得先生等振而起之,无任欣幸!将来的事业正多,愿从此加勉”的感慨!

  (三)林惠祥、吴藻汀等人的民俗学活动

  林惠祥(1901-1958),福建晋江人,毕业于厦大社会学系(1926),获菲律宾研究院人类学硕士学位(1928),后回到厦大任人类学社会学教授,著有《民俗学》《神话论》《中国民族史》《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怎样研究民俗学》《民俗学研究导言》等。《民俗学》是较早的概论性著作,与当时厦大文学院社会学系所开设的“民俗学”“中国民俗史”等课程有所关联。该书分为绪论、信仰、惯习、故事歌谣及成语四个部分。

  吴藻汀(1888-1968),名堃,泉州人,光绪优贡,考入福州全闽高等学堂。一生经历丰富,曾担任多所学校校长,创办女校和《复报》周刊社,曾任泉州《闽声日报》总编辑,组织移风、更俗剧社。顾颉刚来泉州调查,曾与刘谷苇先生陪同考察。平日深入里巷搜集民间故事,对泉州民俗学和地方史研究也有贡献,主编过《闽南乡土杂志》《泉州文史资料》。他先后整理出版《泉州民间传说》6集共100多篇,主要包括人物传说、俗语的来历、风物传说及鬼神传说。其中有《秦钟震》《东街蔡六舍》《开元寺与黄姓四安》《聂豹》等名篇,为福建民间文学史留下了珍贵史料。

  值得注意的是,《民俗》周刊当时作为传播辑录闽文化的平台,共刊发60多篇文章,作者有谢云声、翁国梁、黄仲琴、胡张政、叶国庆、李绍芙、王智章、张文焕等。内容涉及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宗教信仰、节日、学术通信及消息通讯,如胡张政的《漳州赛龙舟的风俗及故事》(21、21期合刊)《谢能舍的故事》(39期),张文焕《闽南正月的风俗》(第68期)《创造洛阳桥的传说》《石敢当的故事》(72期),王成竹《食饼屑的故事》(68期)《关于风的种种》《泉州秦进士的逸事》(77期)《关于董仙的传说》(78期)《关于雷公电母》(86、87期合刊)等。福建民间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好地挖掘,并通过地方文化精英的记录和传播提高了知名度,为后来闽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丁晓辉]“民族志式的描述”与“立体描写”
下一条: ·[李小玲]反本溯源:对中国民间文学概念及理论的反思
   相关链接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施爱东]我们都是顾颉刚的私淑弟子
·[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
·[李向振]顾颉刚与早期中国民俗学·[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
·[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
·[陈泳超]陌生的田野·[赵李娜]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
·[李政君]1930年前后顾颉刚学术理念的变与不变·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
·[王学典]“顾颉刚研究”应更多地纳入到学术史范畴中去·顾颉刚:我怎样进了商界
·1893年5月8日 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顾颉刚全集》:“顾学”宝山有经典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