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文峰]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刘文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24 | 点击数:8266
 

  三、传统戏剧的形成规律

  中国戏曲在宋金时期形成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元代,由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宋金杂剧发展为以唱为主、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形式。第二次变革是明代中叶,在南戏基础上发展为歌舞并重、情节复杂分出演唱的传奇戏曲形式。第三次变革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由曲牌体的传奇戏曲形式发展为以梆子、皮黄为代表,唱、念、做、打并重、分场结构的板腔体戏曲形式。这是戏曲发展的总轨迹,我们研究各地各民族传统戏剧的时候,要把握这个总规律,把它们放在这个总轨迹中去研究。此外,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戏剧的形成发展还有如下规律:

  1.由说唱艺术或民间歌舞到两小戏,发展为三小戏,最后形成地方大戏

  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于民间,是一种活在舞台上、艺术形式不断新陈代谢的艺术。一种新的戏曲形态在民间形成后,流入城市,受到都市文化和市民审美意识的影响后走向成熟,由小旦、小丑的“两小戏”发展为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然后发展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大戏,并由俗向雅发展。步入上层社会的艺术殿堂后在形式上逐步凝固以至僵化,最后走向衰落。在我国戏曲发展历史上,北曲杂剧、南戏传奇、近现代传统戏剧都经历过这样的道路。北曲杂剧是由宋金时期流行于黄河流域的说唱诸宫调发展而成的,南戏传奇是在宋元时期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俗曲发展而成的,前人已经有定论,我们不再论述。我这里主要阐述一下地方戏的形成。

  地方戏是指以梆子、皮黄为代表的剧种形成以后,弋阳腔、昆腔发展为各种地方声腔剧种以后,以及在它们的影响下,由说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各种传统戏剧。如梆子戏是由山、陕、豫交界地带的民歌、说唱发展为“两小戏”、“三小戏”形式的“土戏”,约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发展为地方大戏的。这一点不仅有乾隆年间编印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为证,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梆子戏的发源地山、陕、豫乾隆年间城乡戏曲活动的史料中得到证实。

  再如越剧、沪剧、锡剧、黄梅戏是由江浙一带的民歌小调发展为花鼓滩簧小戏,最后发展为地方大戏的。当时花鼓戏的演出形式是“男敲锣,女打两头鼓,和以胡琴、笛、板,宾白亦用土语”。道光年间,花鼓滩簧得到了发展,演员由二人,增加为三人,由一丑一旦的“对子戏”发展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演出剧目也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卖花带》《卖花球》《卖桃子》《卖冬菜》《卖馄饨》《卖瓜子》《卖红菱》《十打谱》《小分理》《女看灯》《捉牙虫》《拔兰花》《绣荷包》等一大批反映民间生活的剧目。同治年间,花鼓滩簧戏更加繁荣,出现了流动演出于酒楼茶馆的职业性、半职业性班社。逢节日庙会,他们在村镇中搭台演出,称“放高台”。光绪初年,花鼓滩簧进入上海租界演出,他们或走街串巷卖艺,或在广场空地圈唱,称“敲白地”,也有一些艺人进入茶楼以坐唱的形式演出。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所受艺术的影响不同,演员的籍贯不同,发展的道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剧种。黄梅戏是由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戏流传到安徽后发展而成的。早期的采茶戏和花鼓戏一样,只有一丑一旦,演出的剧目亦为反映茶农生活、载歌载舞的小戏如《姐妹摘茶》《唐二试妻》《打猪草》《睄妹子》《睄表哥》等。嘉庆年间,采茶戏的表演艺术得到了提高,剧目反映的题材有所丰富,由“两小戏”发展到有小生、小旦、小丑为脚色的“三小戏”,如《姑嫂花鼓》《走四川》《卖花线》《瞎子裁衣》等。道光年间,采茶戏在各地迅速发展,流布地区进一步扩大,演出剧目进一步增加。道光年间,黄梅采茶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取材于当地真人真事或民间传说的剧目,如《张德和辞店》《徐公正闹公堂》《於老四拜年》《毛子才滚烛》等,另外流传至今的优秀爱情神话戏《董永卖身》《山伯访友》等也出现于这一时期。黄梅戏发展为大剧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充实了黄梅戏的创作队伍,使黄梅戏在音乐、剧目上有较大的提升,出现了《天仙配》《打猪草》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

  评剧也是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剧种。它是由冀东的说唱莲花落吸收秧歌而形成的,最初的形式称“蹦蹦”,经历了以两小戏为主的“对口莲花落”阶段和三小戏为主的“拆出莲花落”阶段。成兆才在“蹦蹦戏”的基础上,吸取了梆子、皮黄的表演艺术,创造出能演出整本大戏的评剧艺术。

  2.由曲牌体到板腔体

  由曲牌体到板腔体,中国戏曲在音乐上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变革。梆子戏是最早出现的板腔体戏曲形式,它是直接由诗赞体的民歌和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弋阳腔流传到各地以后经过“滚唱”、“滚白”等通俗化的改造,发展成为各种高腔。高腔既保留了曲牌体音乐的基础,又发展出了板腔体音乐的成分。由曲牌体向板腔体发展是戏曲音乐发展的趋势,除高腔剧种外,一些道情戏、秧歌戏也由曲牌体向板腔体发展。

  3.由单一的声腔到多声腔

  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长江流域成为戏曲诸腔杂调会聚的地区。清末民国初年,戏曲改良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为编演新戏,争取戏曲观众,不同声腔的戏班联合,组成新的演出团体,为多声腔剧种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川剧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弹腔、灯戏五种声腔组成,在辛亥革命之前,这五种声腔原以不同的剧种分别在四川各地演出,后逐渐合流,形成高昆兼唱的班子或胡弹兼唱的班子,以及昆、高、胡兼唱的班子。约在辛亥革命前后,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各个剧种的戏班涌入城市演出。为了适应各个层次观众欣赏的需要,出现了容五种声腔为一体的演出团体,如“三庆会”。三庆会成立于清宣统三年(1911),它是由唱高腔的戏班宴乐、长乐、宾乐、翠华,唱昆腔、弹戏、胡琴为主的太洪、舒颐、彩华等班经过协商,自愿成立的。三庆班的出现,标志着川剧的成熟。湘剧、祁剧、赣剧、婺剧等多声腔剧种,都经历了与川剧类似的过程。在多种声腔并存的戏班里,声腔虽然不同,但无论何种声腔,唱、白的语言是统一的,用相同的打击乐、统一表演的节奏,故逐步形成了表演风格统一和谐的剧种。

  四、传统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戏曲在形成唱、做、念、打为一体的、成熟的戏曲形式后,又因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语言、风俗、民间艺术的影响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剧种,如京剧、秦腔、梨园戏、藏戏、蒙古戏等等。不仅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本地本民族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而且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之内,形成若干个剧种。戏曲以其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艺术造型,各具特色的地方唱腔,深受百姓喜爱,尤其一些经典剧目,像《西厢记》《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花木兰》以及三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等,皆是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其故事情节、精彩片段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可谓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对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的先人做过许多工作。明清以来,刊印了许多戏曲的选本和曲谱,比较著名的如《元曲选》《六十种曲》《缀白裘》《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审音鉴古录》等,使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人能看到元代、明清时期戏曲的演出剧本和演唱声腔。但这种对戏曲的传承还属于文本传承,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还谈不上活态传承。民国年间,以齐如山为首的一批既热爱中国传统戏曲,又接触过西方戏剧的学者与一些有志于戏曲传承发展的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等,成立了国剧学会,全方位地搜集、记录、整理戏曲艺术,特别是作为戏曲艺术重要部分的表演身段、服饰道具、乐器等,为我们积累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录音录像设备的落后和不足,艺术家们的舞台表演艺术还是没有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对戏曲艺术做过三次大规模的抢救、发掘、搜集、整理工作。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各地各民族戏曲遗产的发掘、抢救、整理,记录整理的传统剧目有数万种,还有大量的戏曲音乐曲谱,初步摸清了我国戏曲遗产的家底。第二次是80年代至90年代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这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主持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戏曲遗产调查、整理和研究工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数千万元,参与的戏曲工作者五千多人,搜集的文字资料3亿多字,图片5万多张,音像资料数千小时,戏曲文物数千件,将中国戏曲五千多年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用志书和集成的形式记录下来,被学术界誉为世界戏剧史上最宏伟的工程。第三次是近年来在文化部的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戏曲又有新发现,如山西翼城发现的唱故事、襄汾发现的花鼓腔,在编纂《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时没有记载,是流传范围很小,现只有少数老艺人会唱的民间戏曲。新发现的剧种虽然不多,但各地民间戏班、业余剧团活动的情况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发展为一个工业化、信息化的国家。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戏曲不仅退出了城市舞台,而且在乡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萎缩,一些剧种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

  中国传统戏剧的衰落,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在文化部支持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申报,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被联合国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又在各地政府支持下,藏戏、粤剧、京剧、皮影戏、木偶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优秀实践类名录。国家除通过文华奖、艺术精品工程等促进戏曲创作外,还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制度。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1082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有126项,保护的剧种有210个。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毛巧晖]他者“制造”与家园守护——“老虎外婆”型故事中的儿童教育观
下一条: ·[蒋明智 黄震宇]民间立场与人性救赎——莫言小说《蛙》的民俗意蕴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