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跨境民族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跨境民族研究

[周建新]“跨国民族”再认识——与马戎先生商榷
  作者:周建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2 | 点击数:5283
 

  五、处理好“民族”概念的翻译即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从以上分析看,“民族”和“族群”两个概念的真实所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重点考虑翻译用词问题。

  由于西方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几乎都带有早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幼稚思想,因此往往把民族与国家相联系。西方学者认为民族是后农业社会、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而中国数千年前就有了“族类”的文化分界意识,因此如何认识文化群体,我们应有自己的标准和词汇。

  马戎先生的担忧是,我们把“民族”说给外国人听时,他们容易误解或搞混,才出现了对外翻译使用“ethnic group”,以及“minzu university”的现象。而我认为,只要外国人把中文学好,就不会出现对译错误。我所见过的那些精通中文的外国人,大多将中国的“民族”翻译成“people”或“ethnic group”,他们甚至比我们更加注意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民族”概念词汇。他们绝不会把中华民族翻译成“ethnic group”,也不会把56个民族翻译成“nation”。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翻译的问题,是迎合西方的概念内涵(担心外国人看不懂),还是主张自己的概念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在“民族”一词的英汉互译上有不确切之处,造成一些概念混淆,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是必须的……梳理这些概念所进行的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中文的每一个词汇在外语中不一定都有对应的词汇或必然与外语中的某个词有着内涵和外延上的绝对一致性。汉语“民族”一词尽管是早期外来语,在初期使用时与西欧语言中“nation”的含义一致,但在以后的长期使用中,具有了自己的有别于西欧语言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是说西欧语言没有的概念或没有区分的概念汉语就不能有。把汉语中约定俗成的概念轻易改变,也许更符合西欧语言词汇的内涵与外延了,却会在汉语中造成新的概念不清。

  尽管朱伦先生对“跨界民族”的用词有看法,但他也认为,用族群替换民族,在政治学领域不可以接受,也会造成学科之间用词的不统一,带来更大的概念混乱。他甚至认为,“在对外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时,便使用了‘族群’,弃用了‘民族’。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它有悖于我国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治原则”。

  必须肯定,马戎先生提出用“族群”取代“民族”的设计,把民族翻译成“ethnic group”是基于个人的理论思考、良好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消除概念歧义可能性的价值判断,但从实操层面考虑,我以为有更加可行的路径。

  核心概念的更替是一个系统性的改变,如果我们确定使用“族群”,那么就必须系统性地改变各种现行的“民族”称谓,同时让社会慢慢接受这个新的名词。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是难事,但整个国家将要付出的社会成本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如果我们只是改变对应的英文翻译,这就容易得多,相关中文词汇只要一以贯之使用下去就好了,仅仅在对外翻译时加以区别即可,其社会和经济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央民族大学”的翻译就非常可取,它直接使用汉语拼音“Minzu”,既避免了翻译用词问题,也突出了中国特色,更不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概念理解混乱等问题。况且,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对带有“民族”二字的地名,都已开始使用“Minzu”直接翻译。因此,我建议将中华民族译为“the Chinese nation”,第二层次的56个民族直接译为“Minzu”,“跨国民族”译为“cross-border ethnos”,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六、“和平跨居”是跨国民族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马戎先生认为“跨境民族”的“提法和与此相关的交流活动已使邻国政府和学术界十分紧张和反感”。这种判断并不符合事实。这种忧患意识下产生的联想,事实上是一种泛政治化的思考,这与他在面对国内民族问题时一贯提倡的“文化化”的观点相左。

  事实上,来自邻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反应并不都是负面的。虽然周边个别国家确有疑虑,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坦然面对现实。周边多数国家并不介意其国内民族与中国境内相应民族所具有的天然联系。范宏贵先生的《同根生的民族》论述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存在的“跨国民族”联系。该成果在东南亚周边各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多次邀请范先生讲学,泰国王室甚至邀请其举办相关内容的讲座。

  坦率地说,马戎先生提出警惕民族问题政治化的观点非常必要,但在具体分析时要有理有据,权衡利弊,不能把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放大,也不能简单弃用“跨境民族”而改用“跨境族群”。

  关于“跨国民族”,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它就在那里。“不承认‘跨界民族’的共性特别是忽视其民族心理方面的认同性……是会适得其反的。这决不是赞同民族分离和泛民族主义,只是承认客观现实。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给民族分离主义以有针对性的回击。况且,一个名词的改变,或人为赋予某个名词含义具有某种政治、甚至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并不解决实质问题。现代泛民族主义并不会因为我们将‘跨界民族’改称为‘跨界人民’,就丧失要求‘统一’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失去其作为历史文化人们共同体的一致性和认同的基础……因为导致这种(民族主义——笔者注)运动产生的不是词汇原因,而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原因。”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跨国民族”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民族分界线与国家分界线从来就不是完全一致的,纯粹的单一民族国家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现今世界大部分国家是多民族国家,“跨国民族”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单从理论上分析,“跨国民族”的确存在着破坏现有国家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民族主义运动的潜在风险,但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国家治理应当更多地进行正向疏导,积极构建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国际政治生态环境。

  从当今世界主流来看,由于国际共识和国际法的保障,现存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广泛尊重,国际社会虽然仍有强权存在,但跨国民族问题逐渐失去其滋生的法理土壤,任何试图建立“跨国民族统一体”的政治活动,都难有作为。因此,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是各国政府克服跨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手段。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经济组织的形成,也弱化了跨国民族问题的表现。“尽管当今世界跨国民族问题普遍存在,地缘政治日益弱化,族缘政治日益彰显,而且有进一步发展之势。但总的来看,世界人民是要和平要发展的……各跨国民族必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态度去参与所在国的国家历程。因此,世界跨国民族问题的未来发展,只能在现实国际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走平稳发展的道路。”“和平跨居”应当是世界范围绝大多数跨国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最正向、最平稳、最主要的选项。

(本文原载于《开放时代》2017年第0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马戎]如何认识“跨境民族”
下一条: ·[郝国强]“离散”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省思
   相关链接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
·[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高荷红] 从概念到文本:《集成》前后的“摩苏昆”·[石子萱]试析普罗普的“回合”概念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韩成艳 高丙中]非遗社区保护的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的理论探讨
·[刘先福]民俗过程:概念、实践与反思·[中村贵]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学问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施爱东]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