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刘晓峰]重阳节在日本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8 | 点击数:6479
 
  《太平记》这段慈童故事被涂上很重的佛教色彩,但不难看出原本故事的核心,依旧是菊花与长寿。在日本古代这一故事流传颇广。古代日本传统戏曲能乐中,就收有形成于室町时代的《菊慈童》和《枕慈童》两种。问题是这段慈童故事,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还是日本人再创造的呢?这段故事的最后,提到了魏文帝曹丕。我以为这与曹丕曾撰写《九日与钟繇书》有关。这篇文章写道:“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宴享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者。而芳菊纷然独秀,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在这段文字中,包含了菊花、酒、长寿、彭祖等与《太平记》所收故事有很深关联的基本元素,并构成了慈童故事的重要细节。单就菊花而言,所谓“煌煌丹菊,翠叶紫茎”,菊花从古以来就是“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仙草。中国古代神仙传说中,不乏服食菊花成仙者。如“康风子乃以食菊仙”,又如汉末朱孺子“入玉笋山食菊花,白日乘云而去”。慈童故事中的菊花水,一如张哲俊先生曾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存在。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载:“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少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又《后汉书·郡国志》注引《荆州记》云:“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馀,七十者犹以为夭。汉司王畅、太傅袁隗为南阳令,县月送三十馀石,饮食澡浴悉用之。太尉胡广父患风羸,南阳恒汲饮此水,疾遂瘳。此菊茎短花大,食之甘美,异于余菊。广又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我们认真比较一下会发现,从曹丕的文章到《抱朴子》,这些典故大多在前引《本朝文粹》中纪纳言《九日侍宴观赐群臣菊花应制》一文中都出现过,到了《太平记》成书的14世纪,这些知识在日本应当是知识人广为知晓的常识。我以为日本知识人14世纪结合上述知识创造出慈童故事,是完全可能的。这个问题今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徐州彭祖像
 
  到了17世纪初的江户时代,重阳节已经在日本传承了近千年,作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其地位也固定下来。依据江马务《日本岁时全史》的介绍,在江户时代日本人的日历上,有五个节日最被重视,那就是元日、雏祭(三月三)、端午、七夕和重阳。一年中这五个节日最大,俗称“五节句”。江户人亲切地称重阳节为“菊之节句”。饮食上,菊花酒和板栗饭是这一天祈愿长寿的代表性节食。日本人在重阳节食用蒸栗子,并流行在重阳节互赠栗子的习俗。特别是做奶妈的,会在这一天赠给自己奶大的孩子两个分别盛有栗子和年糕的小柜。在日本各地,重阳节食栗子的风俗广有流行,所以有把重阳节称为“栗节句”的说法。这种说法与把重阳称为“菊之节句”一样,言简意赅,生动反映出江户时代日本重阳民间节俗的重心所在。
 
  2010.10.7于成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0年第12期“民俗志”栏目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韩雷]暧昧的传统节日保护
下一条: ·与传统节日同行这十年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