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罗微 高舒]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罗微 高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12 | 点击数:7648
 

  (二)建立评估机制,强化问题导向意识

  1、《非遗法》颁布5周年,贯彻落实情况评估

  2016年,《非遗法》颁布实施五年之际,文化部于6月13日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函〔2016〕224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法规情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情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开展保护情况;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情况;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场所情况;《非遗法》贯彻落实中出现的其他问题等。

  受文化部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非遗法》为准则,以《通知》为主要依据,通过材料评估、实地评估、评估总结等工作过程,最后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非遗法》颁布实施以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对提升文化立法的层次和水平,丰富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近五年来,各地在文化部的有力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非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大力推进,成效显著。全国18个省(区、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出台,加上《非遗法》实施前已有的6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文化)地方性法规,截止2016年8月31日,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相关省(区、市)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并出版了相应成果,如《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至2016年底,国务院已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不含扩展项目),各省公布省(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87项;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命名了1492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各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收徒授艺得到更大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及展演、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活动常态化、深入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所有省(区、市)均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与此同时,《非遗法》实施五年来,尚有7个省(区、市)未出台省级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来源单一化,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机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整体提高等相关问题需要解决。

  2、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评估

  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部、教育部在先期试点基础上,于2016年起,共同组织实施“研培计划”,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该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

  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了2016年度“研培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对2016年1月至10月“研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总体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参与各方(包括参与院校及其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能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为总结2016年度“研培计划”实施工作经验,建立工作规范,制定2017年度工作计划和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命名工作提供依据。评估报告显示,参与各方对“研培计划”实施效果较为满意。主要体现为:文化部与教育部携手,中央与地方联动,规范要求,努力拓展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培训对象参与积极性较高,分布全国各地,涉及年龄及社会层次较广,传统手工艺项目从业人群比例较大;参与院校积极性高,依托专业优势,拓展培训方向与内容,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努力实现“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培训目标;受训学员及参与院校所在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工要求,做好招生、院校推荐、计划制定、款项拨付、专业指导多项工作;建立回访制度,了解研培效果。存在问题包括:学员年龄、文化水平及实践能力差异较大;部分针对少数民族学员的研培班,需加强专业翻译队伍建设等。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实施,将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相应工作优化。

  3、部署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第三方评估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课题研究,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初稿)》做好基础工作

  2016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第三方评估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课题研究,为形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初稿)》做好基础工作。

  (三)探索创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

  2016年,许多管理、保护、保存、调查、传承、传播的新思路新办法也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中来,方式多样、社会参与度高的保护传承体系正在形成。

  在管理方式上,北京市、福建省泉州市采取“以奖代补”,为名录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提供财政支持,确保资金使用绩效。

  在传承传播方式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技术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泰山皮影戏)的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接近互联网前沿。目前,已成立“幕影春秋”项目组,通过“网络众筹”等渠道,建立山东皮影保护发展基金会,建立“幕影春秋泰山皮影传播与推广系统”团队,通过网络、微博、微信、APP等终端推介,设置婚庆“私人定制”专栏、制作微电影、结婚纪念品、人物实体皮影等,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与3家创投机构实现洽谈。同时,泰山皮影戏还与腾讯游戏联合开发“泰山英雄传”手机游戏,皮影DIY、皮影微电影线上定制与展映,实现皮影与网络、微电影的三方跨界,带动山东其他地方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新媒体“直播”越发成为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传播资源,大力实践传统媒体、微信、网站的共同传播方式,2016年最新的“直播”方式也被运用其中。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对江浙、湘黔、川渝、陕冀等地的传统村落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在阿里巴巴文化中国、淘宝头条的支持下,此次为期一个月的回访活动在淘宝直播频道一共进行了12场全程网络直播,直播观众人次从最初的百余逐步提升至最高破万,观众还能够实时在直播评论区与传承人交流。用实时影像和互动的方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文化,既分享了这次“探宝之旅”的所见所闻,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带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传承人在直播过程中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时分享自己淘宝店中的“宝贝”,感兴趣的观众边看直播边下单购买,更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线上销售。

  在提高传承能力方面,《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厅〔2016〕2号)提出,“支持高校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教育研究、工作坊建设、成果呈现、辐射带动等工作内容”。在已有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项目,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目前已在中小学建设完成“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499所,在高校创建了第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16个,包括重庆大学“川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河南大学“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等。清华大学等57所高校参与文化部组织的研培计划,则跳出了“家族传承”“埋头苦干”的老办法,面向传承人,实现了160期、8700人次的研修研习培训。这是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掌握的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何有效传承,如何面向社会传承的关键问题展开的实际行动。在扩展传承方式和提升传承能力的过程中,也使社会对传承人所掌握和承续的传统技艺的价值给予了更为充分的认可。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各高等院校的特色课程中崭露头角,如北京舞蹈学院就连年邀请安徽当地花鼓灯民间艺术团的艺人开设实验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在九年义务制教育和中、高等教育中置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使中小学和高校成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大本营”的做法,进一步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程度和传承广度,打破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习生活的疏离感,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兴趣和感性认识,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能力,也提高了民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水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张凡:“非遗进校园”深意何在
下一条: ·习近平: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