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俞孔坚: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专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
  作者:俞孔坚 王尔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8 | 点击数:7318
 

  《21世纪》:在重建“天地—人—神”的过程中,乡土景观对城市景观设计有哪些借鉴意义?

  俞孔坚:我认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三个核心关键词: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

  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和当地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阉割。 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是中国自己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直到最近我们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乡土与寻常势在必行。

  建立起和谐的“天地-人-神”的关系

  《21世纪》:近年来,无论在城乡,风水现象在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复活。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俞孔坚:风水是中国文化对不确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一种景观认知模式,包括对环境的解释系统、趋吉避凶的控制和操作系统。其深层的环境吉凶感应源于人类漫长生物进化过程中人在环境中的生存经验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生态经验。前者通过人类的生物基因遗传下来,表现为人对环境吉凶感应和审美的本能;后者则通过文化的“基因”(包括口头的和文字)而积淀下来。

  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景观吉凶感应(风水吉凶感应),构成风水的深层结构;中国传统哲学和包括罗盘和天文地理的观测和分析在内的技术、以其中国他民间信仰,三者构成了风水的表层结构,它系统地解释了(更确切地说是系统地曲解了)风水意识(景观吉凶意识)。

  作为表层结构的风水解释系统并不能完全反映吉凶景观现实的功利意义,因而使风水带有很大的神秘性和虚幻性。

  风水的可珍惜之处在于其承载了人类和华夏先民关于自然灾难认知和适应方式和理想的景观模式,风水说的荒谬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唯气论)的荒谬;用当代科学去肯定或批判风水,则同样是荒唐的,因为那根本就是前科学时代的产物,是前科学时代的文化现象,根本就与科学两回事。

  风水意识不唯中国人所独有,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都有,只不过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语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这种文化现象统称占地术(Geomancy)。无论是埃及法老王的陵墓选址、还是玛雅文化中金字塔的方位、还是美洲印第安人的蛰居洞穴的选择,人类都有类似的环境解释和操作模式,都旨在茫茫的大地上给自己定位,以便建立起和谐的“天地-人-神”的关系。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农业文明,唯其如此,中国文化与土地具有最紧密的联系,因此,中国的风水带有更加浓重的土地及土地上的自然关系的烙印,因而更强调“风”和“水”这两种对农耕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自然过程;也正因为农耕文明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庇护环境的需要,使中国文化中的理想风水成为“桃花源”。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20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戈枢]电影里的乡愁
下一条: ·强世功:重建家庭的意义与挑战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