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利慧]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民间传统的重构
——以大型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为例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17293
 
 
二、《哪吒传奇》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新国策的全面施行,中国迅速走进了全球化时代。据报道,中国经济在此后的30年中,保持着年均9.8%的高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左右的增速。[3]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其融入世界的速度更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量,大众传媒在中国也经历了迅速的全球化过程。以动画片的生产为例,据统计,自19201980年代初的六十多年间,中国播映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国产的,但1980年以后,中国的动画市场逐渐为外国动画所占据。[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1991年,在北京播映的电视动画片中,66.7%是外国生产的,其中50%来自迪斯尼。[4]这一情形在随后的十多年中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2002-2003年间,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青少年中,最喜爱的动画片是日本的,其次是美国的,国产动画位居最后。在“最喜爱的10部动画片”中,只有上海的学生选择了一部国产动画,而北京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对美国片兴趣较浓,小学生则“完全为日本片俘虏”。[5]
观看这些“洋动画”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许多外国的动画形象成为了孩子们崇拜的英雄,对他们的服饰装束乃至言行举止的模仿成为青少年中流行的时尚。80年代末,北京流行的一首民谣描述了外国动画对国产动画业的冲击以及对青少年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头戴克赛帽,金刚怀里抱,晚间看老鼠,一休陪睡觉。”[5]近年来,奥特曼、迪斯尼公主、芭比娃娃等又纷纷成了许多少年儿童喜爱的明星,不少孩子都拥有印有这些偶像形象的服饰、书包、玩具、画书、光盘等,甚至在照相时也经常摆出偶像的动作造型。[6]
这些现象是否显示了一种“均质化(homogeneous)的全球性文化”正在当代中国出现?全球化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摧毁吗?中国传统(包括民间传统)将在此情形下发生何种变迁?
事实上,在谈到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出的“全球性现象”时,已有研究者提醒我们注意:“要将内容与形式区别开来”,因为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所谓世界文化的“相同性”可能只是“一个幻觉,一个遮掩了地方对全球化全副武装地加以应对的幻象”[6]P196-197),比如在北京,美国大众文化的著名代表麦当劳餐厅“已经被转变为中产阶级家庭的设施,人们可以在此享受闲暇时光,并体验一种中国版本的美国文化。”[7]P72)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可能遇到来自地方社会的反省、批评、竞争以至抵抗,由此激发起地方传统的复兴。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全球化的态度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现代化、“洋化”(尤其是西方化)往往受到欢迎和鼓励,“西方”常常被视为先进、自由和民主的楷模。可是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种乐观主义态度开始变得凝重和复杂,[7]有关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反思、担忧和批评越来越多地见诸各种媒介之中,主张“竞争”与“抵制”的声音日益强烈。90年代,国内出现了新的民族主义思潮。[8]
在对全球化的各种担忧和批评中,主要的一项是全球化削弱和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挤压了国内市场。以国内动画市场为例。不少研究者指出:本世纪初,国内市场的80%以上为外国动画所占据。[8]由于外国动画的大量进入,国产动画市场受到了严重压制。[9]与这些局面以及担忧和批评相应,90年代以后,有关加强和提高民族产业以抵御外国资本的侵占、赢得国内市场的呼声和建议日益强烈。
对全球化的另一个主要批评是外国文化正在侵蚀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传统以及民族认同的危机。外国文化时常被认为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代表,是一种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向世界其他各地输出其流行文化而导致的新形式的剥削。由于它们的强大影响,中国的青少年、尤其是“80后”和“90后”被认为严重地“洋”化了。他们追求西方的时尚,而很少了解自己悠久丰富的民族传统。[10]更为糟糕的是,随着他们对外国流行文化的欣赏和接受,他们也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了异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趣味——例如许多动画片中渲染的个人主义精神等。[11]许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担心,这些外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会给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例如集体主义等)带来冲击和削弱,将中国的青年一代变成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黄皮白心的香蕉”,从而使中国传统面临危机。
“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强化和重新确立民族的认同?”诸如此类的反思在当代中国思想界和文化艺术领域普遍盛行,为此,许多批评家和研究者献计献策,力图加强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以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在此形势之下,自9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国学院”,学校里纷纷开设有关传统哲学、文学、历史等的课程。
国产动画也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政治语境中成为了体现与承载社会变革与发展、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政治形势迫切需要它与外国动画竞争国内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它也被赋予了“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去教育青少年以抵御外来动画片影响的职责。[12]在这样的语境中,199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国产百集动画系列片《自古英雄出少年》。研究者陈舒平的下面一段话明确地道出了这一时期包括《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内的许多国产动画片拍摄的内在动因:
 
在阿童木、一休、奥特曼等外国卡通形象占据中国荧屏,成为少年儿童偶像的非正常形势下,中国美术片的诞生地和摄制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作人员,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推动,决意塑造中国自己的动画英雄形象,搞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多集卡通片,让这些真实的、可信的民族形象去占领荧屏,去教育人、感染人。……有益于提高跨世纪一代青少年文化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4]
 
这段话清楚地道出了这些国产动画拍摄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在“外国卡通形象占据中国荧屏,成为少年儿童偶像的非正常形势下”,要用“中国自己的动画英雄形象”、“民族形象”“去占领荧屏,去教育人、感染人”,“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此追求一脉相承,1996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启动了“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在中小学中发行《中国卡通》杂志,以抵御境外动画对国内少年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1999年,为与美国迪斯尼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拍摄了动画片《花木兰》“一比高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生产了动画片《宝莲灯》。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政治语境中,《哪吒传奇》于2002年被制作出来。此剧的拍摄正是有感于“近年来,中国著名民间神话传说频频被日本改编成动画片,而作为所有者的中国人却并没有让自己的民间文化在下一代心中扎根”,因此央视才“花大力气在儿童影视范围把中国传统神话进行推广,一改日本动画垄断青少年的局面。”[13]该片的制作有着明确的目的:力争拍出“富有民族性”的“国产动画的精品”,“在剧情的演绎中向少年儿童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了民族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帮助他们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和信心。”[14]
正是出于拍出“富有民族性”、”、“讲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和需要,该剧在取材上广泛吸收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民间传统,采用了有关哪吒和“封神”的诸多传说以及不少神话;同时,为适应这些新的需求,其中所援引的神话和传说又被加以了改造和重构——三足乌和夸父追日的神话因此被串联、复合了起来,这样夸父追日的动机变得更加清晰,夸父的形象也变得更加崇高悲壮,成为了一个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英雄。无疑,剧中的夸父是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来塑造的,是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其追日神话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加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有报道称《哪吒传奇》播出后,受到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有家长说央视拍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义,比一些国外动画片好多了,希望以后拍摄更多这种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15]这些意见从侧面证明了该剧的创作旨趣获得了成功。更有报道用“中国民间故事挑战哈里•波特”的醒目标题,认为《哪吒传奇》画书的销量超过了《哈里•波特》,“这充分说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类题材的少儿作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1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彭牧]医生的身体:中医知识的“体现”与多样性
下一条: ·[刘铁梁]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
   相关链接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张淇源]跨媒介的民间传统
·[张淇源]主体互动视角下的民间传统新诠与习得· [姚慧]何以“原生态”? ——对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邀请函|“传承&创新”缙云首届民间传统手工编织大赛 ·手工编织创意赛公告
·[岛村恭则]“民俗学”是什么·[萧放]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
·[赵萱]全球流动视野下的民族国家转型·[刘麟]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成长”与“自由”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谢开来]全球化与民俗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对民间故事的一次再发掘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曹南来]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
·[石维刚]全球化语境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的生存展望·[毛炜玮]介于多者之间的现代性
·[张帆]文明及其反思:马林诺斯基、《自由与文明》与费孝通先生·[孙亮亮 董立]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传承与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