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8 | 点击数:9869
 

  即使是鬼神崇拜(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人格化的神灵崇拜)、巫术迷信这类文化现象,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看来,是人类处在野蛮时期低级阶段上发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的较高的特性”。[1] 况且,这种滥觞于野蛮时期低级阶段的鬼神崇拜、巫术迷信思想,此后又延续了千年万年,跨越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民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这些漫长的历史途程而未衰,而且连同其创作者们的世界观一道,渗透进了口述文学、神话、表演艺术和手工艺中。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巫师或类巫师的人物,他们的头脑中保存着许许多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族源历史、宗教经典等,他们是民族的知识分子,是民族历史的知识库,当然也是某些祭祀仪式的大司祭和村寨里维护乡规、解决纠纷、甚至裁定神判的有权威的长老,而非简单的装神弄鬼者。

  20世纪上半叶功能学派文化学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对于巫术现象则作了另一番解说和评价:“要想对于巫术现象,人类迷信,和半迷信的举动,加以正确的解释,必须先用明了它们的功能,我们已经发现了:在个人方面,巫术可以增加自信,发展道德习惯,并且使人对于难题抱着积极应付的乐观信心与态度,于是即处危难关头,亦能保持或重作个性及人格的调整。在社会方面,它是一种组织的力量,供给着自然的领袖,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它可以发展先知先觉的能力,并且,因为它常和权势相连在一起,便成为任何社区中——特别是初民社区——的一大保守的要素。所以,由发展社会风俗,巩固社区和文化的组织,而使变改与暴动不易发生和使各种活动更有效率的进行,巫术就尽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功能。”[2] 他对巫术及其功能的解说,特别是对它的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的评估,也许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的我国农村中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并不完全吻合,但其思路还是可以参考的,但他对其在民众精神方面的危害则缺乏足够的估量。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可以溯源于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当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分层、特别是阶级分化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主要是下层的社会成员,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和传承下来。其要义在: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性与群体性,即所谓“民族文化记忆”是也。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十分顽强的,历久不衰的。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族源,其所经历的战乱、劫难、迁徙,民族的英雄和头领的业绩,总之,民族的历史,差不多都是靠口头的史诗、传说、经书,甚至靠头脑等文化记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的。汉民族家喻户晓的孟姜女的故事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等传说,仅从最早的史籍记载看,也都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不衰。它们的传承,不能说没有书面记载的功劳,但主要靠的是群体记忆,靠口传心授。群体创作,民族记忆,口传心授,跨越时空永无止息,这种传承方式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历代个人创作的最根本的特点:思想观念的包容性和叙事形态的模式化。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在其漫长的传递中,像滚雪球一样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素养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的世界观和许许多多具体的事物和观念,多少显得驳杂而散乱,曲折而迷离,但这些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反映了、体现了和传递了民族的文化精神。一种文化,能够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途程而不衰,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因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包括思想)、扬弃失效的或过时的因素而产生嬗变,在民族或群体中获得生存和继续传袭下去的活力,谁能说这种文化没有合理性呢?

  在全球化形势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一个焦点。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多样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交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乃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伊斯坦布尔宣言》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中华文化也是人类多元文化中的一员,而且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或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由于历代封建帝王常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帝国”、“大清帝国”等傲慢自恃、盲目自大的名号自欺,麻醉国民的精神,故到了晚清,一旦帝国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袭来,便一败涂地,被迫签定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清”的“大”字,一下子变成了被列强欺凌的“睡狮”。由于帝王统治集团精神遗产的影响,在什么是民族的文化精神上,我们的民众一向存在着盲目性。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大东亚共荣圈”、“武士道精神”、“更新文化”等口号企图消解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精神。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上一条: ·[刘锡诚]全球化与文化研究
下一条: ·[李牧]民俗学新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萧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阿牛木支]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寻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