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穆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9 | 点击数:8427
 

二、学科意识:非遗保护的外部推动

  非遗作为一个文化语汇,由外入内,并且自上而下地成为一场实在的文化保护实践,并以此促进学术发展。非遗正成为一种突出的学术话语,吸引众多学人加入。民俗学人表现出极高的文化自觉,紧扣时代脉动,介入非遗保护工作。高丙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实践,成为直接的外部推动力,助推了中国民俗学基本意识的健全化。这一方面来源于学科自身内在积累的演化,另一方面非遗热潮引燃了更大的学科激情,主要体现在对学科认同、学科参与社会服务、学术实践理念与学术理论应用等方面。

  林继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自我认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研究不仅局限于国家层次、民族层次和地域层次,而且涉及文化如何在地方性社会、国家场域和国际舞台上具有认同的身份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是民俗学在新世纪里一次积极的学术尝试,它增强了学科内部对于学科的认同,促进了学科发展走向深化。“民俗学者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认真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学术体系的建设,建立起知识论目的的民俗学学术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以学科的独立性进入人类的知识和学术体系中,为人类的知识传承和进步发展贡献力量。”进入21世纪,中国民俗学发展面临着选择,应用研究与纳入国家文化建设体系成为重点。民俗学学术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从学术走入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并且更多地为地方社会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和学理支持。

  以民间故事为例,它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文化表征,或是对某种事象的叙事,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构图了知识谱系;又能够成为文化资源的取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和利用。从国家层面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研究如何将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研究对象之中。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在配合国家主体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民间故事应能更真确地采集,并通过现代手段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最终转化为构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因子,成为构筑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通过不同族群文化记忆的传承和述说,丰富的内容充实了原有的文学传统,成为共享利用的文学资源,促成集体记忆的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和文化资本,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应是学术理论的最终实践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加强了民俗学学科意识,也为民俗学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应用平台。

  处于非遗保护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地位受到更多重视。民俗学在为非遗保护提供研究视角和学科基础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科振兴的好机会。学科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科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容易受到热潮的干扰。民俗学人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是学术走出书斋,服务国家的需要,创造了许多学科发展的良机。当然,“任何形式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都不是民俗学自身的学科研究或学术研究,更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它取代民俗学的研究。”乌丙安先生指出了民俗学应有的学术本格研究,非遗保护并不能取代民俗学。终归到底,民俗学仍然要靠不断完善自身的学术研究和理论积淀来增进学科发展,非遗恰好成为了借力对象。我们仍要保持这种学科本位的研究意识,展示出民俗学应有的学科魅力和学术愿景,积极探寻民俗学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

三、学科发展:非遗保护的专业实践

  毫无疑问,中国非遗保护运动提升了民俗学的学科影响力,推动了民俗学的壮大和发展。对外为中国民俗学者参与国际交流与对话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对内则促使民俗学者参与非遗保护的具体工作。而对学科自身建设来说,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术发展、学术梯队、知识普及等层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民众知识,向文化资源转变,并在非遗热潮所带动的知识再生产和学术理念更新中,进入公共文化的视野。非遗保护推进了民俗学科的发展,并提升了民俗学的地位。民俗学学科理论的存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奠基石。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实践两个层面,中国民俗学都有迅速的发展。中国民俗学人肩负“知识人的双重角色”,即社会大众的启蒙者和专业知识的研究者,还是文化传播应用的践行者。

  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学科,其发展蕴藏着无限可能。非遗申报、评审、名录公布、保护等环节,都有民俗学人的身影。通过政策、学术支持、项目委托、人才培养、培训、媒体宣传等方式和路径,民俗学高度参与非遗保护运动。原有的地方性的、族群性的民俗文化,被精心提炼出来,转换了身份角色,作为文化财富,让更多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语汇还被赋予了行政色彩,成为中国政府文化政策推行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民俗学学科获得了新的力量支持,通过非遗保护,介入地方文化建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俗教育等领域,真正体现了民俗学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机。

  一个学科的发展,其内部的学术水平增长和学术理论提升才是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任何一个学科应该修炼的“内功”。在学科基础资料的累积、研究财力的支撑、外部政策的支持、学校学科学位点的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是需要获得发展的。高校中民俗学学科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内生力,近年来也与非遗保护相融合,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文化普及传播活动。在当前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了高度重视,民俗学人也进入到这些社会公共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咨询建议。一直以来,民俗学学科的发展,都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相连,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此,民俗学做出了积极回应。“民俗学学科建设初期,将民俗文化置于国家建设的平台上,为民俗学在国家文化体系中确立了重要地位。如今,在全球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迫切需要借助传统文化根基之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民俗文化的价值,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部署和实施中定位民俗学的学科发展。”这也意味着,民俗学者应积极为国家文化建设服务,为其提炼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和要素,更加突出民俗学在非遗保护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文化建设领域中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惠嘉]民俗学“框架式”语境观的双重向度
下一条: ·[福田亚细男 菅丰 塚原伸治]民俗学的方法问题
   相关链接
·专题║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