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周晓冀]汉人宗族的移居传说
  作者:周晓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0-15 | 点击数:7086
 

  宗族的移居是历史上的常态,没有一支宗族不是经过多次迁移才定居到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区域。宗族总是处于移居和定居之间,定居是各方利益达到平衡时,宗族选择的生存状态。“每个集团都有一套关于其祖先曾起源于同一场所经过若干次变迁才来到现住地的传说。”对这些祖先移居传说进行史实性的诠释并无不当,而更应该做的是说明支撑着这类传说的形成、普及和再生产过程的意识结构。

  祖先移居的传说指示了现存宗族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世系,而共同的祖迁地形成的共同的乡井观念,使分布在广大地区内的同姓宗族在心理上形成彼此认同。这种认同既是宗族的自我认同,也是对于不同世系宗族的“他者认同”。

  自明朝洪武年间以来一直到清代康乾时期,桑氏宗族在山东地区的迁移不断,最终在清代中期形成了大约十支桑氏宗族。根据桑氏族谱中的移居传说,可以将山东地区的桑氏宗族主要来源分为四类。

  第一类洪洞系,族源来自山西洪洞县,时间为洪武八年。传说为桑氏青、全两兄弟自洪洞大槐树迁至山东。青居宁阳,全居东平。1766年,东平一系效珠移居肥城。由于东平、宁阳和肥城均位于泰安西部、南部,可以称之为泰安支桑氏。这一支桑氏最早在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定居,从此在四百年的时间内播及泰山以南50公里的狭长地带,人数在1万至2万之间。泰安桑氏甚至以后又有迁回山西者,定居于太宁地区。东皋村原名即为桑家海,迁至东平须城后,桑氏族村名亦为桑海子,“海子”名称的由来可能还能上推至元朝。在该村现留存桑家祖庙和族谱,证明是桑氏泰安支系的发源地。另外一种桑氏祖先移居传说略有不同。根据第五次《续修屯头桑氏须城全祖族谱》主持桑桂川(19世族人)的调查,明洪武八年,始祖来从山西洪洞县迁至该村,先居博平海子、平阴湖溪渡,后迁肥城屯头、东平须城。还有一种说法,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大佛寺列祖昆仲三人分居博平、宁阳、平阴。总之,洪洞系的桑氏族人在明初陆续从山西洪洞县迁至聊城和泰安等地,逐渐成为泰安支桑氏族人。这与史料记载明朝洪武至万历年间政策性的全国大移民有关。事实上这一迁徙行程也经过河北枣强,有记载,永乐三年,曾有兄弟二人定居于该地马屯镇,也很可能与下面要提到的枣强系桑氏产生许多世系上的瓜葛,如果在传说上发生混淆也是不足为奇的。

  第二类枣强系,族源为河北枣强县,时间为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枣强也是明代移民的三大重要迁出地之一,许多宗族的始迁祖据传说也是来自枣强。而且特别是在山东的桑氏族群中,不同支系的族谱大多流行着祖先来自枣强的说法,只不过在时间、人物和具体细节上有所出入。这一系的传说产生于三支桑氏宗族。一是寿光支。成化年间,枣强三祖徙居惠邑,季祖镇入赘落户寿光,生九子。万历十三年(1585年),分迁七处:临朐、蒙阴、黄庄、高唐、滨州、宁阳、惠民。寿光桑氏是山东规模最大的一支,其在清代的传播分布也最为广泛,是现今山东桑氏族群最为重要的来源。二是莱芜支。相关族谱中碑文载:万历十三年,枣强逃荒始祖迁来蒙阴桑家庄,七子分各处:寿光、滨州、宁阳、金水河、临朐。现该支桑姓主要居住在莱芜黄庄镇六村:金水河村、东王家庄、南北通香峪、台子村、茄子峪村、桑家庄。三是桑响泉支。这一支桑氏族人宣称自己的祖先也是洪武初年来自枣强,到清代中期才由铁车保迁至桑响泉。这支族群现今居住在单姓村落之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独立性和稳定性。他们尽管处于莱芜支的包围之中,但从系谱和辈行上分析,是完全不同的一支桑氏族人。

莱芜桑响泉桑氏谱碑

  第三类河南系,族源为河南黎阳,时间失考。洪熙元年,桑士奇自黎阳定居曹州,为菏泽支。菏泽与濮阳(郓城)同族脉。濮阳先祖桑梓为51世祖(51世前无考),菏泽先祖桑兰普为52世祖(52世前无考),播居生息繁衍,现已延绵77世。菏泽市属南桑庄、康庄、何楼,郓城黄安等地桑姓均由菏泽桑庄迁居。黎阳(今浚县东北)也成为桑氏宗族的著名郡望堂号。

  第四类为四川系。莱州朱家镇桑家村有桑氏家谱,该谱为1936年首修,2000年是第二次修谱。谱中传说该桑氏由四川黎阳铁堆臼迁徙。族谱有记述:“黎阳世宅千秋载,铁砚家风万古存。”自明洪武二年由蜀迁莱郡东北偶社二甲始居,后由莱郡迁居进仕乡诸冯礼社九甲,以耕读为业。后复迁今桑家村。始祖昆仲三人,长世福落居寿光,次世禄居本桑家村,三世寿居栖霞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宋鸿秀 高忠严]英雄人物的历史记忆建构与文化传承
下一条: ·[丹珍草]《格萨尔》文本的多样性流变
   相关链接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武静静]华北乡村宗族组织形态的当代变迁
·[唐穆君]乡村文化的变迁及价值重构研究·[林秋炀]慎终追远:潮汕地区丧葬习俗个案研究
·[贾凯露]鹿蹄石传说与宗族村落记忆的互构·[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罗兆均]宗族的意识与行动:建构“英雄神祖”的地方性策略
·[赵韩]张家界永定区亲属称谓系统文化内涵分析·[林晓平]宗族祠堂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
·[栗建伟]论宗族因素影响下鄂南民俗乐舞的基本风格·[金丹妮]村落宗族的当代复兴及生存策略
·[何绮珊]宗族重构和身份认同·[周连华]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
·[赵婧旸 罗震宇]祖先神话与巫道传统·[黄韧]中国民间信仰在都市化语境中纠纷解决功能
·[王天鹏]客家送大神仪式的人类学思考·[邵凤丽]祖先传说与祭祀仪式的互构性关联研究
·[卞利]论徽州的宗族祠堂·[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