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伊家慧]从印度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陀降生神话图像
——从五台山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说开去
  作者:伊家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29 | 点击数:8457
 

  二、佛陀降生神话图像溯源

  纵观世界各大宗教发展史,宗教与艺术总是相伴相生。其中,宗教美术具有较强的静止性和象征性,适合作为礼拜对象。佛教美术以壁画和造像为主要表现形式,佛陀降生神话图像初创于古印度,由于早期佛教教义中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当时的佛传图像风格是以局部图案代替整体人物形象,此后逐渐由局部走向整体,最早有佛陀形象出现的犍陀罗艺术图像代表其典型原初形态。

  随着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在西域和汉地发展兴盛,现存佛传图像主要集中于中国。正如杜继文所言:“变化是佛教的内在生命力,贯穿在整部佛教史中。”[2]4这一点在佛教图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的佛传图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时间上,从魏晋南北朝绵延至明清时期,体现出以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亦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发展对佛教各方面的影响。空间上,从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等,几乎遍布于佛教兴盛的各个地域。可以说,佛陀降生神话图像见证了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历程。

  佛陀降生神话的文本主要包括汉译佛传、其他原典文献中的佛传故事、中国人编撰的佛传以及佛教类书等文献中的佛传故事。这些文本从纵向上反映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从横向上又体现出同一内容所具有的多样性。文本的流变反映出佛教史发展长河中佛陀观的变化:原始佛教至早期部派佛教过渡时期佛陀的形象还是佛教导师,早、中期部派佛教中仅可能有神化佛陀的雏形,真正意义上佛陀的神化形象诞生于部派佛教晚期、大乘佛教初期,兴盛于大乘佛教时期。换言之,在这个过程中,佛陀的形象逐渐从历史走向了神话。

  佛陀降生神话以时间作为线索可以分为降生之前、降生之时、降生之后三个部分,包含“降生选择”、“入梦受胎”、“摩耶说梦”、“太卜占梦”、“出游观花”、“树下诞生”、“七步宣言”、“龙浴太子”、“瑞应频现”、“仙人占相”十个核心情节。

  佛陀降生神话是佛传中的“虎头”,情节较为完整的佛传故事皆以降生神话开头,在图像领域更是如此。从美术操作的角度来讲,降生情节往往最先创作,有时后面的故事情节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而降生故事已经画出。从图像表达的系统性建构上来讲,降生神话也具有结构上的标志性意义。因此,佛陀降生神话图像作为佛传图像的重要部分,值得作深入、全面的研究。

  三、印度佛陀降生神话图像

  印度腹地最早出现的佛陀降生神话图像可以追溯到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巴尔胡特塔栏楯和公元前1世纪的桑奇大塔栏楯上的雕刻片段(如图3)[3]38。阿玛拉瓦提浮雕饰板上也有这两类故事的雕刻,以莲花象征佛陀诞生。这一时期的佛教图像并没有佛陀形象的出现,除莲花外,还有佛足印、圣树、宝座、舍利塔等等用来表达佛陀形象的象征物,因为佛陀在当时的佛教徒心中刚开始被神圣化,还未从导师形象中彻底脱离出来作为偶像被崇拜。

图3化象入胎印度巴尔胡特窣堵坡

  印度佛陀降生神话图像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早期犍陀罗艺术作品,以浮雕为主,占到半数以上,壁画较少出现,亦为中国图像创作初始时的摹本。犍陀罗地区曾受希腊人统治,又崇信佛教,思想和文化体现出强烈的希腊文化色彩,其中佛教造像即为希腊雕塑艺术影响下的产物。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诞生后,印度其他地区和时期的佛教艺术多受到犍陀罗风格影响,这些图像通常被统称为“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佛陀降生神话图像最早可以达到公元1世纪前后,但是完整保存至今的作品中最早的创作于公元2世纪左右(如图4)[4]29。希腊式风格的主要特征是注重肌肉美、线条美、裸体美和衣服的褶皱美,以及人物面部的印欧人种外貌。正如印度腹地的情况,早期犍陀罗佛陀降生神话图像中,亦为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性的局部图案表达故事情节,例如用莲花来表达佛陀降生后步步生莲的情景。公元2世纪左右出现了对单独场景的构图较为完整的作品,佛陀从此以人的形象出现,但是各个场景之间并没有形成较强的连贯性,仅是一些重要情景的着重表现。犍陀罗艺术在笈多王朝时期(320—540)达到顶峰,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220—589)中晚期。此后,随着佛教在印度发展的衰落,犍陀罗艺术图像发展也逐渐式微。

图4化象入胎二白沙瓦马尔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传统重建的内在生命力
下一条: ·[丹·本-阿默思]我们需要理想的(民俗)类型吗?——致劳里·航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