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彭兆荣]“以生为业”:日常的神圣工作
  作者:彭兆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7 | 点击数:5191
 

  行业通常与早期的手工技艺存着历史的关联,所以,大多数与行业有关的无形文化遗产都离不开“用手工作”的性质。在西方,遗产观念的出现和工业革命有很大关系。工业革命以来,都市化进程以及大学教育的出现,各地方语言、传统服饰逐渐消失,农场主和农民开始向城市移动,成为产业工人。民俗作为民间智慧和遗产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正在丢失。于是人们开始怀旧(nostalgia),并产生了艺术和手工艺运动(ArtandCraftMovement)。一些社会精英和富人开始学习各种传统手工艺,记录保存各种口头民俗传统,他们住在那些具有传统民俗的村子里,向普通人、或民间乐队收集整理资料,他们会写,懂得记谱,甚至请来摄影师拍照片。这个运动非常大,影响了欧洲和北美,大约有5000多名成员参与。

二、行业组织与原初形貌

  从可知的文献记载,我国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完整的行业定制,也即所谓“百工”。对此,《周礼·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此不赘述。“行”原指分叉道行,甲骨文作,其文像是一个十字路,金文大同。本义道路、行走,《说文》释:“行,人之步趋也。”这个字的含义演变和扩大就如其字形一样,越行越宽,基义也变得驳杂;“行业”便独立地成为“行”之历史演化的一个领域;特指从事各种的专门性工作、事务和技术,俗称三百六十行。费孝通先生晚年有一著述,取名为“行行重行行”,既是道路、又是行走,更是行业。行业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它既是一个生计、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也是各个行业协作的产物。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社会”就是一个不同生业、行业、专业、职业的相互协作而形成的网络。社会分工也可以简述为:不同的人根据所从事的工作而结成一个松散的社会群体,并被赋予特别的社会价值和等级。换言之,社会等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从事不同工作、工种、工序演变而来的。

  行业本义就是分工作业。人活于世,必赖以生计;生计之方式,必赖于协作;协作之社会,必赖以分工;分工之形成,必赖于行业。是为天下道理,社会秩序。所以,行业就社会分工和分层来说,应为社会基础和基本。远古时代,人类为取得食物以满足生计,工具的变革为一个重要的线索。随着历史的变化,一方面,制造和制作工具的专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工艺技术致使分工成为一种必然。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仰韶文化时代,就有烧陶与居住不同区域的情形出现。到了早商时代,更有冶铜、烧陶、制骨等不同专业作坊的建立。那里的氏族有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为名字的,如《左传·鲁定公四年》记载,周初分封给诸侯的商遗族有索氏、长勺氏、尾勺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终葵氏等。从命名可以看出他们分别精于从事绳索、酒器、陶器、旗帜、马缨、釜、篱笆、椎等器物的制造。另一方面,这种行业职业化社会现象的出现,说明了氏族社会的原始家庭化行业分工的雏形,透露出氏族社会不同的性别、年龄与氏族的社会化分工的概貌。

  行业分工必赖以组织,今天人们常说“组织”,大多已经忘却其本义,甚至违背其本义。追根溯源,“组织”的最初的记忆是丝绸行业;“组织”即从这一行业典出。“组”原指丝带,《礼记·内则》载:“织纴组。”疏:“组俱为条也。”二者皆从“丝”,甲骨文作状,形如纵横交错,原指“编织”。编织就是丝线互相交织,所以“组织”之最为确切者即经纬交错,织作布帛。《吕氏春秋·先己》:“诗曰执辔如组。”高诱注:“组读组织之组。夫组织之匠,成文于手,犹良御执辔于手而调马口以致万里也。”此比喻非常形象,仿佛一个好的骑手缰绳在握,便可以驰骋万里。借用《中国丝绸文化史》作者的话:“无数的经线与纬线,以各种步同的‘组织’(交织规律)交织,形成不同的结构与表面肌理,再结合工艺方法的应用,就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丝绸品种。”

  对中国人而言,“组织”从丝绸说起尤显重要。中国素有丝绸故乡之说,“丝绸”是外国认识中国最为重要的识别之一,古代之“丝绸之路”即代表我国的物质符号和文化传播。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分工在远古时代显现出一个外在的形态:男耕女织。这一粗糙的社会性别分工甚至成为历代传承的特殊表述范式,在文学里,“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构成了农业社会的基本形态——“温饱”被简化为外在生计的两个生物性社会需求,它们分别由“女管温”,“男管饱”,即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模式下的男女自然分工;所谓“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这样,性别也就参与了最为早期的社会分工,这又何尝不是行业的雏形。

  既然纺织属于“女性”的行业,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行业神(行业始祖)成了我国传统“业缘”最为基本和基础的建构工作。因此,丝绸之神——蚕神,与谷物之神——社稷崇拜一样,既受到帝王后妃代表家国天下的祭祀,又享受蚕户农家民间香火的供奉。而这位蚕神不是别人,正是黄帝元妃嫘祖,相传这位华夏始祖的正宫“始教民育蚕”。在我国,就像一个氏族、家庭都有一个英雄始祖,以昭英名,示正统。行业亦然,都有一个神话的英雄始祖。嫘祖始蚕在后来的历史典籍中不断出现。《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以正名正统。确立蚕桑生产与农耕一样皆为“国之根本”。因此,相关的行业极受重视,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可以在传统蚕桑和丝绸发达地区看到林林总总的行业组织。

三、“业缘”与传承

  毫无疑问,严格意义上的“行业”组织有其具体的行业内容、要求、训练、义务等等。我国在西周(前1027-前771年)时期,官府对手工艺职业就已经有管理制度,但那是从官府的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百工—百官”形制。那个时候的“工”是以“手工”作为基本工作方式,手工艺制作世代相传;所以,从事手工技艺的工匠身份世袭,不能随意改行等。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行”的组织晚至宋代才出现。而“行业”组织的出现随着商业发展而至。这种民间产生的手工艺团体组织,对从业者和其产生有了一些制约。至明清,手工艺商业更为细化,专业从事手工行业人员众多,“行会”对手工艺行业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手工艺行业中的技术,多是世代相传的技艺,几乎不落旁人,由此来保证技艺的独有性,保护手工业者的利益。而行业内的学徒制度又成了保障行业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今天的情况看,“行会”的主体是民间、民管、民营的结合体。

  在管理制度方面,我国古代在具体的生业管理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管制度,这从甲骨文中就可以管窥,出现了管理军事的职官、管理收获的职官、管理仓贮的职官、管理耕事的职官、管理田猎的职官、管理农垦的职官等等。为了配合“百工”的发展,我国古代的“工业”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比如汉代的工官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工匠制度的管理面貌。《汉书·地理志》记载有工官的地名及郡制。《汉书·贡禹传》载“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所谓“工官”,原来指商之臣,《史记·五帝本纪》“工”字正作“官”,工臣者,犹《诗经·臣工》言:“嗟嗟臣工”的臣工。《尚书·酒诰》:“越献臣百宗工”,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国语·郑语》“择臣取谏工”等,都是“臣工”连称,工即官,官即臣。臣司专务,渐而为专业。《后百官制》云:“其郡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或知其主事制造、税收之务。工官所涉及的部门非常广泛,大抵与手工有关的机构都在其列。体制上看,从现存的资料记载主要有“中央”、“郡”制,中央最为集中,而主持手工业生产管理主要是郡制官署。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充分发展的工业形制,便不会有工官管理制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徐新建]“缪斯”与“东朗”: 文学后面的文学
下一条: ·[孙明璐]舌尖上的象征:当代影视饮食文化与民俗主义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UNESCO ‖ 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申报/推荐将于12月评审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晋陕豫民俗组织与治理共同体建设·[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