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40年演出15000场 皮影戏老艺人讲述非遗传承五年巨变
  作者: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6 | 点击数:10150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电视、电影逐渐普及。“明显感觉到对皮影戏的冲击。”秦礼刚回忆,当时很多皮影艺人赚钱越来越难,在茶馆里演一场往往只有七八个人看。

      皮影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该怎么演?这门技艺该怎么传承下去?每场表演结束后,在不足10平方米的后台,秦礼刚几乎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作为皮影行业技艺精湛的艺人,自己10多次上中央电视台、3次上新闻联播、多次受邀出国表演,对技艺有着足够的自信,但却对于皮影的未来感到无奈。

      “过去皮影戏火的时候,很多传承人的技艺只传后人;后来我想传给外人,想学的人却很少。尤其别人看做这个挣不到钱,就更不愿意学了。”秦礼刚说,毕竟,如果不能解决生存问题,传承就会很难,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近年来,虽然曾经的戏迷年龄越来越大,但对皮影感兴趣的年轻人、外国人却越来越多。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2年,作为孝感云梦皮影戏代表人物的秦礼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梦皮影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一致追捧。“尤其这几年,国家对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支持的力度逐渐加大。”秦礼刚深有感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近年来,文化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特别强调这三个理念。另外,非遗保护体系顶层设计也在不断完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全国26个省份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文化部还进一步完善了关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制度规范。

后台表演(李政葳/摄)

      “对皮影戏传承有信心吗?”“非常有!皮影戏是我一生传承的艺术,为了不让它成为绝迹,传承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以往,秦礼刚的皮影戏内容多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传统文学作品,现在,他把很多皮影戏融入了现代元素,加入很多即兴加演义,把时事新闻、生活日常都融入其中。另外,秦礼刚还把传统的皮影戏改编成儿童戏,推动皮影戏进校园、进社区,几乎每周都去讲课。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17-09-25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大国非遗项目工匠专项公益工程工美项目”启动
下一条: ·让英雄史诗绽放民族歌剧舞台
   相关链接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杨志伟]新媒体在罗山皮影戏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马娇娇]皮影戏民俗文化的嬗变及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影响·[李颖]与动画IP联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路径探索
·[鲍园园]李子柒短视频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价值·[马娇娇]执守与嬗变:当代关中地区皮影戏民俗文化研究
·[苏长鸿]社区再造:论作为社区的大学及其非遗传承的意义·[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