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
——仪式空间与民间叙事的重构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6-03 | 点击数:8545
 

  《南方都市报》这一报道,目的在于推广“绿色祭典”,这是“网祭”的一个重要标签。网祭的优点在各媒体逐步推出,如:网上扫墓可以避免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网上扫墓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让常年在外地的人避免来回路上的劳顿;也可以减少高速公路的拥堵;网上扫墓不但环保、低碳,而且更富个性化、艺术化,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些优越性紧密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流动性增强,生活空间日新月异,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固性发生极大变化。清明节产生于农业社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信仰仪式及节日风俗经过自我调适在变迁中得以传承[7]。而微信祭拜恰恰弥补了“流动性”,突破了“时空限制”,尤其是空间上的突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说:“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生活‘环境’(environment)。这一观点在某些方面帮助加强了学科的划分。因而时间可能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空间可能受到地理学家们的关注,而社会科学的其他部分则极大地忽略了这些方面。我认为时间和空间对于社会科学是极为基本的问题。”[8]155随着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空间转向⑧,仪式研究中的“空间”面向成为一个重要维度,正如朱狄所说:“神圣空间并非完全靠神庙的围墙建立起来的,它还需要祭礼仪式去加以充实。”[9]84而当互联网、微信等自媒体开始普及以后,这种“物理”空间更是进一步被突破,正如微信祭拜一样,在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成为了“仪式”的存在场域,亨利·列斐伏尔曾经指出:“空间从根本上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相关的主观空间,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构想的又是想象的‘生活空间’。”[10]27-29微信祭拜恰是在网络“构想与虚拟”的“空间”中,通过“祭奠仪式”构建了“仪式空间”。

  传统清明节节俗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祭祀祖先、亡人;饮食习俗和娱乐互动;农事祈丰,祭神;折柳等习俗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俗活动单一化、简单化、均质化。当下节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祭奠先人,抒发哀思”,祭祖扫墓成为清明节俗的主体,且它有显著的仪式感。微信通过虚拟祭奠,重构了传统的祭祖扫墓之“仪式空间”。传统社会“祭祖”“祭亡”“扫墓”都有特定的仪式空间,一般而言,这一空间主要包含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传统乡村社会清明祭祀祖先、亡人,都是在清明前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个体家庭与家族要在特定的日期祭拜⑩,祭拜者都会到坟墓或者祠堂。从仪式空间而言,坟墓或祠堂就是祖灵、神灵居住的区域即精神空间,但是随着城市化变迁,这一空间渐趋被取代,如香港就转换为“道观祖堂”[5],很多城市的祭祀空间则变为公墓等,微信祭拜则转换为“电子纪念馆”“祈福馆”。传统乡村社会,清明节为了祭祀,要制作大量供品,如晋南一带,要制作大量的花馍、纸钱、元宝等,供品的制作空间主要是自己家、客厅、院落等日常活动区域,这些承载供品生产的物质空间,到了微信祭典仪式中,已经基本消失。

  清明节传统祭奠仪式中,供品制作、购置以及展示,都是以人、家庭、家族、邻里为单位建构起来的。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11]28。村落、社区恰是传统清明祭祖仪式的社会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空间在压缩或迁移,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传统村落的家族、邻里关系渐趋淡化,他们构成的社会空间也逐渐消解。微信祭奠中,这一空间在网络上重新构拟起来,朋友圈将散居各地的亲朋好友重新勾连,共同在微信圈随时随地祈福上香,甚至赠送花篮、水果等,各种供品在鼠标点击的瞬间一触即达,这就重新将传统仪式中的“社会空间”建构了起来。也就是说,在微信祭奠仪式中,传统的物质空间消失了,但是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同构并存,在这一空间中,祭奠仪式得以传承与表达。

  三、清明节民间叙事的微信表达

  在微信时代,清明节俗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民间叙事表达的重构。传统清明节习俗有各种起源传说,在2008年清明节进入国家假日系统之前,这些起源传说更多以“民间叙事”自在存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当然,从唐代到当下,清明节俗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在民国时期就曾以“植树节”“民族扫墓节”“音乐节”等形式出现[7]33。只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介子推传说几乎成为清明节节俗“标准化”11的口传叙事。随着清明节进入公众假期系统,有关清明节的叙事,从新闻媒体开始发生了转变,以《新闻联播》为例,从话语上而言,主题主要有缅怀革命先烈、节日安保、群众祭典活动、节日风俗、节日服务信息,通过这些话语,一是宣传传统节日文化;二是通过对先烈、英雄的集体悼念塑造民族精神;三是为“假期经济”提供一定服务,当然这也进一步拓展了清明节俗的“活动习俗或延展范围”[12]。

  微信时代,国家话语或公共话语会迅速转化到民间(或民众)叙事文本之中。在过去,媒体传播较慢,民间接受公共话语相对滞后,在滞后的这段时期,文化的选择性就较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礼失求助于野”,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民间文艺是对传统的存续,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民间文艺与主流话语实现了同步。微信中的“清明节”叙事与主流话语系统或者说“国家话语”保持同时同步。在微信中,清明节的叙事表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养生介入清明习俗叙事中。“节令养生之清明”“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均将“清明”视为节气的转换,同时又将清明节令食品加以推广。一般的叙事模式为:

  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也是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的节气之一。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养生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2。

  朋友圈会出现大量相关养生帖,衣食住行均有涉及。从饮食到出行,各地叙事在朋友圈交替出现。尤其是各地清明节令食品起源传说,可以说是遍布朋友圈,一般而言,不同地域会转送传播自己地域的清明食品及其起源传说,这就使得清明饮食叙事多元化起来。

  二是传统文化的推广。据纯真网推出的一篇《清明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素材》13分析,主要涉及清明诗词、清明节的佛教意义、清明节中的寒食节俗等。《光明日报》利用H5技术推出《清明炫融特刊·大美华夏礼仪》,此文主要介绍传统射艺、服饰、音乐知识,“截至4月6日下午1点,该媒体产品在微信朋友圈的阅读量已经突破21.1万次”;微口网、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也相继推出《老祖宗原来是这样过清明的,学着点!》《“小新”版〈清明节日手册〉良心出品》等14,追溯“清明弄柳”“踏青”等习俗及其源起,这就使得清明节俗起源叙事渐趋打破仅仅关注“寒食”“扫墓”等习俗源起叙事的“‘归一性’特点”[7]。

  三是英雄先烈的事迹叙述,追思先烈的伟大贡献。在当下微信叙事中,普及范围增强,将过去局限于学校或课堂的知识进一步普及,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先烈的范围,从解放战争的英雄,到抗日英雄,再进一步到了扬中华民族威名的“远征军”等。这一文化叙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四是对“文明”“安全”“防诈骗”等“当下”叙事的关注。2016年3月30日,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清明”,你必须知道的事儿》,这篇帖子涉及了清明的时间、文明祭扫、公共治安、旅行、防诈骗等,尤其是旅行中“高速公路安全事故”以及“诈骗”在微信圈广泛传播,转发率极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侯仰军]孝在清明
下一条: ·[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