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张海岚 田兆元]非遗运动下的高校清明
——“革命先烈”与 “哥哥忌日”夹缝中的尴尬与突围
  作者:张海岚 田兆元   摄影/图:中国高校传承清明节活动照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4-03 | 点击数:5405
 

  二、清明祭祀“哥哥”:“偶像神”祭祀的自发校园文化

  与被动参加到“革命先烈”的祭祀中不同的是,在校园里,学生会主动祭祀的,是在2003年4月1日自杀身亡的“哥哥”。

  对于很多年轻学子来说,清明时节,比起祭祀祖先,缅怀“哥哥”(张国荣)才是正题:网络扫墓,主题活动,微博点蜡烛,甚至有人跑到张国荣跳楼的地点去祭祀,今年某网站出现的VR技术做的墓宣称可以实景感受祭祀张国荣。

  在张国荣去世后,每年各大高校都有一些社团和粉丝自发组织祭祀“哥哥”,在百度张国荣贴吧上,时常可见这样的求助帖:“我在南京大二学生,喜欢哥哥4年了,特别想在今年4月1号在学校为哥哥做一个活动。但是目前还没想到有什么可行的方案。希望大家可以给点建议。”

  今年的3月底,河南某高校发布这样的一条新闻:该校“教育科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致敬张国荣先生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从3月28起在该校八餐附近青年小广场以海报、展板的形式系统回顾张国荣先生经典的形象,志愿者在现场义务为来往学生讲解他的重要电影,歌曲以及不平凡的一生。第二部分将在4月4日至4月7号在该院社科楼212活动教室对张国荣先生11部重要电影进行展播,以及重温张国荣先生《热情演唱会》《音乐传奇不羁的风》等经典音乐会。此次致敬张国荣先生纪念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经典,感悟经典,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丰富了该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诚然,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被誉为风的使者的张国荣确实在影视、音乐上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可是以张国荣这样的明星,在高校这样的空间里大肆祭祀,也未免有些不妥,姑且不论他的艺术价值,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就其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人生向导。但是“明星”们又确实填充了年轻人的精神空间和信仰空间,尤其是张国荣的忌日又距离清明节非常接近,“偶像神”的信仰也需要安放,校园里不能祭祀先祖,不能烧纸焚香敬酒,那么,观看逝者的电影,听听逝者的音乐总是可以的吧。总之,“追远”中的祖先祭祀这个词和校园无关,和“学生”的身份无关。在“祖先神”淡出校园后,缺乏精神信仰的校园里,“偶像神”自然要补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下的校园清明:探索学术崇拜的节俗再造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第3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农历当日)放假一天,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波澜壮阔的非遗运动中,清明节成为第一批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拉开了全民大扫墓的序幕。在各路扫墓大军造成交通几近瘫痪的同时,高校校园成为了“被剥离了祖先信仰”的孤岛。作为“游子”的青年学生,清明节留校不回家扫墓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回家扫墓的学生。这其中的客观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学生回家不易,经济开支和精力时间安排以及交通问题都是有一些限制,在人口大流动的时刻,让所有的学生回家参与家庭祭祀活动是不现实。

  于是,清明在高校校园中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国家层面的英雄祭祀没有很好在高校实施,家庭扫墓也没有实现,缅怀“哥哥”倒是有声有色。清明节在高校中距离传统文化内涵相去甚远,节日祭祀层面被流行文化中的“哥哥忌日”占领,假日休闲功能因为时间短、出行人多以及学生经济条件所限制而演变成了“睡觉节”、“逛街节”。大学校园里的清明节,就在国家意志和偶像崇拜亚文化的夹缝中,地位愈加的尴尬。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清明节对于大学校园的意义,也许更多的在节气而不在节:天气暖了,樱花开了,食堂的窗口里多了绿绿的青团。微信上刷屏的是徒步旅游的信息,回家方便的人也许考虑的是否要把一箱脏衣服拎回去。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文化遗产真的成了遗产,节假日真的成了假日。这是完全违背实施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初衷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田兆元先生认为,高校校园,处在家庭微观与国家宏观的中观层面。它的清明祭祀活动文化传承也应该实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中,有一类是生产性保护,也就是加强保护对象自身的造血功能,变被动保护为主动的自我传承,那么在节日类的非遗里,是否也能创造性的实施一种“生产性保护”呢?就以下案例进行清明节的校园空间传承探讨:

  从201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在高校校园中举行了“祭祀师祖,追慕先贤”的清明节祭祀学术先贤的校园活动,除了公祭校长孟宪承外,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祭祀陈俊英、徐震崿,哲学系祭祀冯契,经济学祭祀陈彪如,教育系祭祀刘佛年,社会发展学院祭祀胡焕庸,这些都是各个领域内的学术先贤,这些先贤无论从学术地位上还是人性品德上,都是后辈敬仰的对象,因此也形成了独特的清明校园祭祀传统,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今年,除了华东师大,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加入了清明祭祀学术先贤的活动。

  高校的清明节俗实践,重提学术先贤的治学理念,让后辈学子了解先师的治学经历,树立学术理想和更加高远的精神信仰,赋予校园清明节更为深广的内容。是让学生树立学术先贤信仰,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树立端正的价值观念。传统节日在当代不断式微,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冲击外,应该更多的考虑传统节日在教育体系中的呈现与传达。因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在学生阶段都不能很好的了解本国本族的民俗文化,遑论到了社会上就会主动变成一个文化自觉的公民?因此校园空间在传统节日的继承和恢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该在校园空间内完整而生动地恢复节日传统,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校园这个文化空间的特殊性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节俗再造,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能够符合的文化发展规律。国家规定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是为了还俗于民, 那么,作为未来公民培养主体的高校是否更应该考虑一下如何更好的还俗于“学”。

  (作者简介:张海岚,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中华微信平台 2016年4月3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萧放]清明,让我们接过火种
下一条: ·[侯仰军]孝在清明
   相关链接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杨苗苗]岁时节日习俗的维系功能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谢灵睿]元杂剧中的岁时节日民俗·[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
·[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古人如何过清明
·[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
·预告║ 清明,拥抱春天的节日(CCTV-10 科教频道,2018年4月5日18:55)·[刘启振 王思明]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
·[张隽波]清明节:现代节日体系构建的先行者·[严昊]吉祥思维在清明民俗文化时空中的嬗变
·[郭彦鑫]汉族岁时节日逐除习俗研究·[冯志洁]江南蚕桑区清明卜叶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