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北京将重建天桥历史文化景观 公示四种方案
  作者:记者 耿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3 | 点击数:6489
 

  方案三:就近建造

  凉亭围绿地 天桥穿水系

  为了保证交通不受影响,设计单位又根据专家的论证,设计出了第三种方案-就近建造。

  在这一方案中,将在这一路口的东南角,也就是天桥南大街和天坛北路交织的绿地里,建设出一片广场。广场中除了天桥这一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外,还有两座凉亭。天桥下还将建设一条小型的水系,让天桥确确实实地架在了河上。

  据一张嘉庆年间绘制的北京城图显示,在天桥南端东西两侧确有两座攒尖顶碑亭存在。

  “这个方案在实际中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施工时对交通没有影响,对于周边居民来说,又多了一个消暑纳凉的好地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规划图中发现,由于未来天坛周围将拆除简易楼、种上大树,这些图纸上,都已经能看到天坛露出的坛墙。一片绿荫中,连绵的坛墙和白桥、灰顶凉亭一起,构筑起传统建筑的天工之美。

  但如果要说起“复建”,这座天桥可能就谈不上具有什么历史文化意义了。参会的10多位专家中,有部分人认为,天桥原为中轴线上的节点,但这一方案不仅偏离了中轴线,还设计在一个景观公园中,很难让人对这一“天桥”产生认同。

  方案四:桥印糅合

  演艺区起始点重建 不离中轴线

  方案四中,虽然桥和石碑向南移到绿地中,但在原址上,还会以印记的方式标示遗址原位。

  据了解,这个方案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一些专家认为,历史文化景观延伸形成了景观带,同时照顾到了交通和绿化。这一方案可以算是取几个方案的优点设计而成的。”相关负责人说。

  方案四中,以“印记”方式标示老天桥的遗址原位,将石拱桥和石碑迁至南侧绿化带的前端进行建造。历史文化景观延伸成为景观带,同时作为整个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这一方案的最突出优点是不对文物造成破坏。景观选择沿着中轴线南移,遵循中轴线的序列关系,选址与现状冲突较少,减轻施工和使用时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广场紧邻地下过街通道和人行道,行人步行到达景观时也很方便。

  按照这一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南中轴线绿化带上的一处富有历史感的景观节点。但也有设计专家提出,相比较于天桥遗址原址,这一方案将复建的新桥不在遗址原位,而是向南移动了。

  “这一方案能让‘天桥’距离规划的天桥演艺区更近。”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按照方案四实行,未来的“天桥”就恰好是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方案将不会对现有任何文物产生破坏,景观选址虽然往南移位,但仍在中轴线之上。建成后,行人可以通过地下通道和人行道抵达景观广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12年06月0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各地争建文化产业园 专家称同质化透隐忧
下一条: ·传承百年民俗 聚首廿载妙峰山庙会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鞠熙]19世纪北京国子监街火神庙商会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