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郑土有]研究者、编辑家、出版商共同构建的学术空间
——试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研究与书籍出版
  作者:郑土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3 | 点击数:20346
 


      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口述文学受到了中国学人的热情关注,成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端。在这过程中,1918-1926 年的“北大时期”、1926-1929年的“中大时期”以及1929-1937年的“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时期”,以学术团体、刊物为中心,汇集了众多的学者,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无疑是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但是,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自1842年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国现代出版业的中心,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又逐渐成了中国新文学的中心,她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发展史上又是处于什么地位呢?对此,至今尚无专文论述。本人在梳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发展史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了上海的情况,发现她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民间文学的理论 研究及民间文学书籍的出版方面成绩卓著,独树一帜。而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上海的民间文学的学术空间是由研究者、编辑家和出版商共同参与而构建的。


      一、学术团体与富有特色的报刊专栏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在1919至1949年这段时间中,上海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专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团体只出现过一个:中国民俗学社。由李白英、钱小伯发起成立。时间大约为1943年9月至1944年5月,当时李白英由内地回到了上海,主持《新中国报》的文艺副刊《学艺》。在钱小伯的建议下,借《学艺》版面,搞了一个《民俗周刊》专门刊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方面的文章。办了一个多月后,由于各方建议,成立了中国民俗学社,请作者、读者参加,由李白英起草了《中国民俗学社的组织和简章》,参加民俗学社活动的人员有一百多位。虽要交会费,但数量很少。钱小伯建议大家把稿费的十分之一抽出作为学社活动经费。从此,通信来往、邮资等等,都不再由报馆负责,《民俗周刊》与民俗学社成为一个独立的与报馆无关的部门。
      《民俗周刊》最初一期在1943 年8月10日出版,仍用《学艺》报头,是《学艺》的864期。李白英(署名“南容”)在“发刊词”中说: “民俗学,一种‘谣俗学’。简单地说,是指关于民间流传的信仰、习俗、故事、歌谣、谚语等的搜集与研究。风俗,也是社会的反映,同时形成以后,却有再教育的作用。大部分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和抒情的东西。因为风俗带有节日的娱乐,对信仰的神,或作歌舞的献技,许多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诗歌,就从中产生出来。艺术最初的胎源,是由劳动,追赶野兽,共同运负重量的物件,或庆祝胜利、收获,婚丧喜庆等而产生的。民俗学,一方面有辅佐社会学考证一时代的制度;一方面,其中有的是有着极浓重的泥土气息的纯正的艺术。从这些艺术上,我们还可清楚地看见生活与艺术的紧贴。我是生长于农村的,对于农村里四时八节的风俗,迎神赛会的玩意,婚丧喜庆的仪式,感到极大的兴味。那些老祖母讲的神话传说、故事,又何等动人。青年和少女唱的山歌,我敢说,目前的新诗,还没他们那样的成就。迎神赛会,过节,婚丧仪式,道士和尚的拜忏,其间美妙的地方,都可以摄成电影,或编入戏剧,有些美妙的音乐,可以灌成唱片,把一时代的民俗记留下来。我们发刊这‘民俗’,是想集合民俗学的爱好者来共同作一点搜集工作。希望爱好民俗学的友人,多多和我们通讯、联络,供给材料。和我们来一回尽一点可能的力,更大的志愿和希望,留在后面,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做起来的。”像当时中国其他刊物一样,上海的《民俗周刊》也是把民间文学作为民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的。
      从第2期开始,把《学艺》的报头去掉,只用李白英的《民俗周刊》四个墨笔字作为版头。在《民俗周刊》第2期里,扩大了风俗资料的征集,刊登了钟敬文为光华书局汪馥泉编的《新学生》杂志写的一篇关于风俗资料征集的大纲。
      在《民俗周刊》第5期(1943年9月7日)上刊登了《中国民俗学社简章》,宣布中国民俗学社正式成立。编者在《关于〈中国民俗学社〉的组织》的按语中说:“从前,北大研究所有‘歌谣研究会’,广州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有‘民俗学会’。前者范围较窄。本来‘民俗周刊社’也可以,但周刊社不能征求同志做社员,也无权保存民俗资料。”很清楚,上海中国民俗学社是学习北大和中山大学的做法,以学术团体团结同志,推动学术发展。关于学社的工作和任务,按语中说:“我们成立这个‘中国民俗学社’,还谈不到‘学者’式的研究工作,现在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民俗的采集工作。这项工作,原是民俗学者最初步的,也是最实际的工作。‘中国民俗学社’一则表示所采集的以‘中国民俗’为限;二则初步进行的是‘采集工作’;三是有了这个会,可以征求会员,集合同志,从此慢慢的可以把这项工作扩大地做起来。”
      《民俗周刊》出到第36期(1944年4月27日),因为李白英离开《新中国报》,就停刊了。余下来的一些稿子,其中较好的放在该报另外一个副刊《趣味》(1944年5月15日1055期)编为《立夏风俗特辑》出版。
      从《民俗周刊》刊登的文章来看,民间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第30期几乎全部是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郑鏐《木鱼的传说》、亮川《牛的故事》、南天《汾酒神话》、鑫树《乞丐始祖传说》、鲁丁《无锡风光桥石臼的传说》等。此外,《民俗周刊》出版的同时,还出了一种64开本的小册子,叫《七日谈》,原计划每星期出一辑,但实际上未能做到,只出了六、七辑,每辑都登五、六篇到七、八篇民间传说故事。因为当时的《民俗周刊》容纳不了这么多的民间传说故事,但民间传说故事又是广大群众所欢迎的,所以,通过这样一个小刊物让民间传说故事得到传播。同时想借此筹集一点钱,作为民俗学社经费。这本小册子由街灯书报社发行。
      当时,另外的杂志、报刊受了《民俗周刊》的影响,也登了一些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文章。李白英和钱小伯都曾为其他刊物写稿,如李白英的《孟姜女考略》(《华文每日》)、《二金龙子》(《文友》1944年33期)、《后母泪》(《太平洋周报》 1944年97、98期)。此外,还有陈依的《浙东风俗漫谈》(《文友》1944年8月)、内山完造的《食人肉的习俗》(同上),钱小伯的《七夕风俗志》(《文友》1943年 8月)、《蛋民的歌谣》(《太平洋周报》1944年)等。①
      上海“中国民俗学社”崛起于全国其他地区民间文学、民俗学团体趋于低谷之时,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但客观地说,中国民俗学社当时在中国的影响并不大。
      在刊物方面,在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未出现过像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中山大学《民俗》周刊那样专门的有全国影响的民间文艺、民俗学刊物。《民俗周刊》严格来说,只能算是《新中国报》的副刊。这也是上海民间文学、民俗学活动影响不大的原因之一。不过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的专号和专栏方面,上海不仅数量多,而且也办的很有特色。如:
      叶德均编《草野》杂志,出过“风俗专号”,常发表一些民俗学的文章,如1934年4月25日5卷3号中叶德均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是一篇对当时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概括性的文章;
      1934年9月24日,陈望道编辑《太白》半月刊问世,设有“风俗志”专栏,每期发表2~4篇民俗学文章;
      开明《文学周报》第4卷第24期郑振铎编“世界民间故事专号”;
      钟敬文给上海《黎明》编过“民间文学”专号;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妇女杂志》第7卷第1号(1921年1月5日出版)至第 12号(1921年12月1日出版)的“风俗调查”和“民间文学”专栏;《小说世界》第16卷第10期(1927年9月2日出版)的“民间文艺专号”,第 16卷第14期的“中国神话专号”(1927年9月30日出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蔡可]数字时代的学术“交往”
下一条: ·[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