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作者:邱国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2 | 点击数:8281
 

      摘    要:民国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频繁,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更为深刻。史料(尤其是口述史材料)证明:在同一块土地上,畲汉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友谊,成为民族和睦相处的佳话。畲汉互动,可分为三个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民间交往层面。

      关键词:民国时期; 畲汉互动; 民族和睦; 口述史


      学界一般认为,畲族先民约在明清时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畲民在浙南山区定居以后,对浙南、浙西山区经济的开发,以及畲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隔阂。但是,这一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频繁,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更为深刻。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畲汉人民并肩战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畲汉人民相互影响。这一时期的畲汉两个民族的互动,可分为三个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民间交往层面。

      近年来,笔者在做《浙江畲族史》课题时,接触了大量相关材料。其中,颇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当属两则口述史(oralhistory)材料。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从方法上说,口述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研究畲族史,口述史材料显得弥足珍贵。

      一、觉醒与团结:政治层面的畲汉互动

      民国时期,浙江畲民仍然被民族歧视的阴影所笼罩。

      1929年夏,时任上海同济大学教师的德国学者哈·史图博(H.Stbel)和他的中国学生李化民在浙江景宁县敕木山做调查时,目睹了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他们在《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写道:

      他们(指畲民)对汉人总觉胆怯而且不信任,像见了陌生人一样。……住在附近的汉人则把畲民看做外来人,比自己低一等,有时以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直到两年以前,畲民的子女不准上景宁的小学……虽然共处了千百年之久,畲民和汉人之间还是隔着一道鸿沟……

      民国年间曾任云和县县长的沈松林先生,在《一件错事》一文中印证了史图博的说法。他在文中检讨了自己当年在大汉族主义思想支配下的愚蠢做法,并对畲族女同胞表示了歉意:

      ……但我很惭愧,曾经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强求畲族妇女改变发式与服装——不许她们戴头饰和穿民族服装。于是她们上街时,只好取下头上的头冠、石珠等装饰品,大体上与汉人相同。可是她们回去时,一出城外仍旧戴上,恢复原来的样子。我这种“同化的偏见”使她们增加麻烦,虽然后来也听其自然。回忆起来,深感惭愧和内疚,应该向畲族女同胞道歉。

      可见,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不仅源于历史、文化的沿袭,更与民国时期政府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有关。

      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浙江省党组织就先后派出干部深入畲乡,向畲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民族平等,培养畲民干部,发展党组织,建立工农武装,领导畲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和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这一背景下,畲汉民族政治层面的互动得以展开。

      早期共产党人在畲区的宣传活动,拉开了畲汉民族政治层面的互动序幕。早在民国十五年(1926),共产党员周定被党组织派回到家乡青田县敖里乡(今属文成县)畲民聚居村创办平民夜校,演文明戏,向畲族人民宣传教育救国思想。民国十六年(1927)12月,中共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等到曳岭区,在老竹、马村、永丰等畲乡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组织畲民开展减租、反霸、抗捐的的斗争。民国十七年(1928)3月,陈俊、郑和斋在宣平县横塘等村宣传二五减租,“耕者有其田”,成立了曳岭区农民协会和初级佃业仲裁会,畲民踊跃参加农民协会和二五减租运动。这些活动,固然是党开展的政治活动,但在当时相对闭塞的畲村,也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启蒙。而畲民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敦厚朴实、热情大方的民族性格,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勇敢顽强的精神,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外在体现,给汉族尤其是汉族劳动人民以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共同的苦难,共同的敌人,使浙江畲汉劳苦大众团结一致,开展斗争。如民国四年(1915)10月,景宁县暮洋湖畲民蓝炳水等率领两千余名畲汉群众反抗苛捐杂税,捣毁县烟酒稽征所,畲民称之“打酒局”。民国十六年(1927)11月5日景宁县畲民蓝东林和汉族潘德金、陈振兴等为实行“二五减租”,发动畲汉农民千余人包围景宁国民党县党部,并举行示威游行。民国十九年(1930)1月,以景宁畲民蓝正新、雷之成等人为首,率领畲汉农民二百余人进行“打盐霸”的斗争。民国廿五年(1936),云和县县长赵天河以挑夫名义,欺骗163名畲汉壮丁入营,引起全县人民的公愤。畲汉人民三四百人,齐集县城,大闹衙门。

      目标和理想的一致性,使畲汉人民在政治上达成共识。民国十七年(1928)4月,中共党员谢玮、王景贤、陈玉川等在宣平县介绍畲民雷明清、蓝仁和、钟水根、蓝志明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是浙江省畲族第一批中共党员。觉醒了的畲民,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他们或踊跃参军参战,或积极支前,或在山间岩洞里办“野地医院”,或“白皮红心”与敌人周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与汉族兄弟一起,抛头颅,洒热血。据《浙江省少数民族志》记载,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战争,浙江畲族共有145位烈士。[1]畲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谱写了民族关系友好的新篇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科大卫、贺喜:文献内外——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下一条: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相关链接
·[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
·[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任大猛]民国报纸:打倒春节!喊“恭喜发财”就是“反动派”!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 41位专家受聘·[林杰]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中美学者研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国图新项目“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正式启动
·[张永钦]构筑民国社会史的双重史料·[何也]民国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调查
·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大 保护难度超过古籍·专家呼吁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
·[曹兴]民国时期宗教政策研究的一部力作·[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